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要方向项目(KZCX2-YW-315)

作品数:19被引量:394H指数:12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作者:葛全胜况雪源刘健王红丽郑景云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科学院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南京大学广西壮族自治区气候中心更多>>
相关期刊:《应用生态学报》《古地理学报》《植物生态学报》《中国农业气象》更多>>
相关主题:气候变化木本植物木本植物物候北极涛动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生物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历史地理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1780-1819年华北平原水旱灾害社会响应方式的转变被引量:8
《灾害学》2011年第3期83-87,102,共6页萧凌波 方修琦 黄欢 魏柱灯 
"九七三"计划(2010CB950103);中科院知识创新工程基金(KZCX2-YW-315);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0901099;41071127)
历史时期水旱灾害的社会响应典型案例重建是气候变化影响与适应研究的重要方向。选取1780-1819年间华北平原发生的4次典型水旱灾害(1785、1792、1813年旱灾及1801年水灾),基于清代档案资料和历史气候重建结果提取代用指标,对其灾情严重...
关键词:1780-1819年 华北平原 水旱灾害 社会响应 
西安木本植物物候与气候要素的关系被引量:33
《植物生态学报》2010年第11期1274-1282,共9页白洁 葛全胜 戴君虎 王英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0625002和40871033);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重要方向项目(KZCX2-YW-315)资助
根据1963–2007年中国物候观测网西安观测站的物候和气温、降水资料,分析了西安站34种木本植物春季展叶始期、展叶盛期、始花期和盛花期等4个关键物候期的变化趋势、对气候变化的阶段响应特点及其与气温、降水变化的关系。结果表明,196...
关键词:气候变化 植物物候 木本植物 西安 
近千年来三个气候特征时期东亚夏季风的模拟对比被引量:11
《地球科学进展》2010年第10期1082-1090,共9页况雪源 刘健 林惠娟 王红丽 提汝媛 
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要方向项目“过去2000年东亚季风气候演变及其与人类相互作用研究”(编号:KZCX2-YW-315);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中国千年气候变化数值模拟与机理研究”(编号:40890054)和“中国东部近千年来土地利用变化对东亚季风气候影响的模拟研究”(编号:40871007)资助
利用全球海气耦合气候模式ECHO-G的近千年连续积分资料,选取与降水关系较好的东亚夏季风指数,对不同气候特征时期的东亚环流及季风影响因子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用海陆热力差异定义的东亚夏季风指数Isun在年际尺度上较好地体现了长江流...
关键词:近千年 气候特征时期 东亚夏季风 模拟 
全球气候变暖争议中的核心问题被引量:29
《地球科学进展》2010年第6期656-665,共10页王绍武 葛全胜 王芳 闻新宇 黄建斌 
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要方向项目"过去2000年东亚季风气候演变及其与人类相互作用研究"(编号:KZCX2-YW-315);财政部公益类行业专项项目"东亚对流层温度的年代际和年际变率及其对短期气候预测的影响"(编号:GYHY200706010);科技部重大科技支撑项目"全球变化人文因素研究"(编号:2007BAC03A11-09)资助
综合分析了全球气候变暖争议中的3个核心问题:①全球变暖停滞了吗?回答是不一定。虽然根据HadCRUT3序列显示1999—2008年温度增量很小,但是这10年仍是过去30年中最暖的10年。而根据NASA GISS序列,则同期温度增量仍达到0.19℃/10a。目前...
关键词:全球 气候 变暖 
甘肃临潭陈旗磨沟遗址人牙结石中淀粉粒反映的古人类植物性食物被引量:36
《中国科学(D辑)》2010年第4期486-492,共7页李明启 杨晓燕 王辉 王强 贾鑫 葛全胜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批准号:40771205);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批准号:40625002);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要方向项目(编号:KZCX2-YW-315)资助
甘肃临潭齐家文化陈旗磨沟遗址是一处4000a BP的墓葬群,规模较大.由于其独特的埋葬制度及丰富的具有代表性的器物类型而被评为2008年"中国十大考古发现".我们从墓葬编号M187和M194中获得了两个成人个体的3颗牙齿,在不破坏牙齿的情况下,...
关键词:陈旗磨沟遗址 齐家文化 淀粉粒分析 牙结石 植物性食物 
近40年中国东部木本植物秋季叶全变色期变化被引量:28
《中国农业气象》2010年第1期1-4,共4页仲舒颖 郑景云 葛全胜 
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要方向项目(KZCX2-YW-315);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课题(2007BAC03A11);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077101740625002)
根据中国物候观测网络17个站点的物候资料和气象资料,分析了近40a中国东部地区木本植物秋季叶全变色期变化及其对气候变化的响应。结果表明:近40a,中国东部地区木本植物秋季叶全变色期变化总体表现为推迟的趋势,推迟的幅度为3.7d.(10a)...
关键词:中国东部 木本植物 秋季叶全变色期 物候变化 气候变化 
近千年中国东部夏季降水的模拟研究被引量:10
《第四纪研究》2009年第6期1104-1114,共11页提汝媛 顾亚进 刘健 况雪源 王红丽 
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要方向项目(批准号:KZCX2-YW-315,KZCX2-YW-319和KZCX2-YW-337);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规划项目(973项目)(批准号:2004CB720208和2010CB833406);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批准号:40890054,40871007和40672210)资助
利用ECHO-G海气耦合气候模式模拟的中国东部过去近1000年的降水资料,通过经验正交函数分解方法得到了中国东部夏季降水分布的主要空间型态:华北和华南地区与长江中下游地区反位相,即华北和华南地区降水多(少)时长江中下游地区降水少(多...
关键词:夏季降水 时空变化模拟 中国东部 千年 
BP神经网络在古气候序列重建中的应用被引量:3
《地球科学进展》2009年第11期1275-1279,共5页王红丽 顾亚进 刘健 况雪源 提汝媛 
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要方向项目"过去2000年东亚季风气候演变及其与人类相互作用研究"(编号:KZCX2-YW-315);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中国千年气候变化数值模拟与机理研究"(编号:40890054);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近千年来东亚季风年代-世纪尺度变化的模拟与重建资料综合研究"(编号:40672210);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中国东部近千年来土地利用变化对东亚季风气候影响的模拟研究"(编号:40871007)共同资助
当前小区域的古气候变化研究受模拟资料分辨率和可靠性的严重制约。为了将大区域的气候模拟资料应用到小区域的古气候研究中去,亟待建立有效的降尺度方法。为此以徽鄂地区为例,建立了一个3层BP神经网络拟合模型,利用相关气象要素作为拟...
关键词:BP神经网络 古气候 拟合 重建 
近50年中国西北东部半湿润、半干旱过渡带气候变化及生态影响被引量:7
《第四纪研究》2009年第5期920-930,共11页戴君虎 王梦麦 王焕炯 白洁 崔海亭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批准号:40871033和40471047);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要方向项目(批准号:KZCX2-YW-315)资助
以宝鸡、凤翔、千阳、陇县、西峰、环县、平凉、泾源、六盘山、固原市、西吉和海原等台站的气象数据为依据,对近50年来地处西北地区东部的半湿润、半干旱过渡带的气候要素进行了系统分析,发现区内各地气温有普遍升高的趋势。其中,冬季...
关键词:气候变化 半湿润半干旱过渡带 生命地带 树木年轮 生态影响 
宋元时期中国西北东部的冷暖变化被引量:31
《第四纪研究》2009年第5期871-879,共9页郝志新 葛全胜 郑景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批准号:90502009和40625002);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课题"气候变化的检测和预估技术研究"项目(批准号:2007BAC03A01);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要方向项目(批准号:KZCX2-YW-315)资助
根据历史文献中的作物种植界线、种植制度变化、植物及异常气象水文物候等记载,并辅以树轮、湖泊沉积等自然证据指示的冷暖变化状况,分析了宋元时期(960~1368A.D.)我国西北地区东部的冷暖变化特征。主要结论是:960A.D.前后,西北东部地...
关键词:宋元时期 西北东部 冷暖变化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