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社会科学基金(11ZD078)

作品数:12被引量:17H指数:2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作者:胡俊飞王东昌李游毛郭平黄念然更多>>
相关机构:华中师范大学长江师范学院四川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中国海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内蒙古社会科学》更多>>
相关主题:文学批评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政治马克思主义历史进程更多>>
相关领域:文学艺术文化科学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马克思文学批评的理论形态”论:历史梳理与理论反思
《宜宾学院学报》2018年第1期83-91,共9页胡俊飞 
重庆社科规划博士项目"马克思文学批评的问题域及其话语形态研究"(2016BS123);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的中国形态"(11ZD078);长江师范学院博士人才科研启动项目"马克思文学批评的问题域及其话语形态研究"(2016kyqd01)
马克思文学批评是否具有系统、独特的理论形态,不同历史时期的考察有着相异的判断和认识。从恩格斯到普列汉诺夫的早期,人们普遍认为马克思文学批评本身不构成理论形态,但马克思的唯物主义哲学蕴含着一套待建构的批评理论。恩格斯将马...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 理论形态 问题域 
马克思艺术生产论视野中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被引量:3
《内蒙古社会科学》2016年第4期117-123,共7页王东昌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的中国形态"(编号:11ZD078);华中师范大学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培育计划一般资助项目"中国高科技时代虚构的文学的变化与应对--在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的视野中"(编号:2015YBYB076)
针对当今中国文艺学界盛行的质疑、否定甚至批判科学技术的思潮,笔者认为应该回到马克思的艺术生产理论中去,在这一理论的基本框架下探讨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的关系。这一视角可以将我们引导到对物质生产和艺术生产辩证关系的深入探讨中...
关键词:马克思艺术生产论 科学技术 文学艺术 
后殖民理论的民族观批判
《内蒙古社会科学》2016年第1期145-152,共8页胡俊飞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的中国形态"(编号:11ZD078)
后殖民主义论述作为全球化语境下的理论探索,检视、扬弃和汲取其民族观是拓展中国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开放的民族主义"观的可行途径。后殖民理论肯定民族主义是摧毁殖民体系和重振文化的有力武器,认识到民族国家和文化建设、民族主义和...
关键词:后殖民理论 民族观 批判 
从中西比较看中国现当代作家的科技观
《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年第4期59-64,共6页王东昌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的中国形态"的阶段性成果(项目批准号:11ZD078)
当今中国,伴随着中国现代化的推进,现代科技也获得了高速发展并日益进入社会生活的中心位置,对文学艺术也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在这一时代背景下,本文通过与西方人文主义科技批判传统的比较,发现在现代科技以及现代科技与文学艺术的关系...
关键词:中西比较 现代科技 文学创作 科技观 
民族主义:当代马克思主义批评的质疑、辩护与重释
《外国文学》2015年第3期120-128,160,共9页胡俊飞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的中国形态"(11ZD078);华中师范大学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培育计划资助项目"马克思主义思想与当代中国文学批评"(2013YBYB26)
以伊格尔顿、詹姆逊、安德森和阿赫默德等为代表的当代马克思主义批评家把如何认识和处理民族问题置于自己批判理论中一个十分显要的位置。通过对民族国家和民族主义性质、内涵与功能的细致考辨,当代马克思主义批评质疑了旧有意义的民...
关键词:当代马克思主义批评 民族主义质疑辩护重释 
唯物史观下当代文学批评中的“非民族”论批判被引量:2
《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年第3期123-129,共7页胡俊飞 李游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的中国形态"(项目编号:11ZD078);华中师范大学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培育计划资助项目(一般)"马克思主义思想与当代中国文学批评"(项目编号:2013YBYB26)的阶段性成果
永生/消亡论、文化想象建构论和反现代性论是当代文学批评中"非民族"论的三种主要形态,它们均建立在非物质的历史虚无论基础上。"民族"是一种历史现象与历史范畴,不是一个仅在思想或情感层面抽象发生的存在,不是一种纯然"文化想象"与"...
关键词:当代文学批评 民族 非历史化 文化想象论 反现代性 
新中国成立以来文学与政治关系的演进及反思被引量:1
《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年第1期81-84,共4页毛郭平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11ZD078)
政治是中国文学研究中最为重要的问题域之一。新中国成立以来,文学活动经历了政治化、去政治化和再政治化三个阶段。从对文学与政治关系的检视中可以发现,政治的内涵被狭隘地理解为统治阶层的意识形态对非统治阶层意识形态的"权力斗争"...
关键词:政治化 去政治化 再政治化 功能论 政治优先性 
政治消费视域下文学与政治的关系——以建国30年的文学现象为例
《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年第5期85-90,共6页毛郭平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11ZD078)
政治消费是人诸多消费中的一种。中国文学批评史上,在政治优先性的前提下,文学的生产、消费与政治消费都产生了紧密的关系。在文学创作中,政治消费主要体现在作者如何对政治进行诠释、演绎,文学是对政治的直接表达还是将政治隐蔽在文学...
关键词:政治消费 现实政治 符号政治 文学批评 
资本市场与现代文艺的发生、演化与转型被引量:1
《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年第2期94-100,共7页胡俊飞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的中国形态"子课题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11ZD078)
文艺与资本、市场之间的纠葛盘根错节,端繁绪杂,迄今仍是文艺研究中尚未彻底厘清的重要课题。以马克思主义艺术生产论为指导,现代文艺观念的发生与创作实践的展开,资本的孕育与促动具有决定性的意义。借助市场的平台与力量,现代文艺的...
关键词:资本市场 现代文艺 发生 感性解放 
马克思恩格斯民族论述与中国当代文学批评被引量:2
《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年第4期117-124,共8页胡俊飞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的中国形态"(编号:11ZD078)子课题阶段性成果
马克思、恩格斯的民族论述精辟且自成体系,他们对民族属性深刻辩证的理解,应成为中国当代文学批评标举的立场基点。马克思、恩格斯拒绝民族虚无主义和价值相对主义,摒弃民族沙文主义与抱残守缺心态,鼓励民族间的交流与合作,警惕价值立...
关键词:马克思 恩格斯 民族 文学批评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