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科技支撑计划(2013BAC08B03)

作品数:33被引量:149H指数:7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作者:陈志彪陈志强姜超区晓琳徐国忠更多>>
相关机构:福建师范大学福建省湿润亚热带山地生态国家重点实验室福建省农业科学院福州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草业学报》《草地学报》《海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福建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更多>>
相关主题:小流域植被恢复红壤侵蚀区水土流失侵蚀红壤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天文地球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南方红壤区土壤侵蚀强度评价及空间分布特征被引量:5
《福建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9年第3期88-95,共8页邓超 陈志彪 陈志强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2013BAC08B03);福建省社会发展引导性(重点)项目(2016Y0024);福建省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2017J01462)
以2016年GeoEye遥感影像为基础数据源,通过ENVI软件提取植被覆盖度和土地利用类型数据,结合DEM数据,提取研究区土壤侵蚀等级图,定量分析南方红壤侵蚀区朱溪小流域的土壤侵蚀空间分布现状以及不同地形、土壤因子下土壤侵蚀面积的分布.结...
关键词:土壤侵蚀 空间分布 有机质 容重 朱溪小流域 
亚热带侵蚀红壤区植被恢复过程中土壤团聚体化学计量特征被引量:23
《土壤学报》2018年第5期1156-1167,共12页区晓琳 陈志彪 陈志强 陈海滨 任天婧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2013BAC08B0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171232;41371512)资助~~
植被恢复过程中侵蚀退化地区土壤团聚体碳氮磷及其化学计量特征是反映土壤团聚体对养分固持能力以及土壤生物地球化学循环的关键环节,也是定量评价退化地植被恢复效应的重要途径。为深入了解侵蚀红壤植被恢复过程中土壤团聚体碳、氮、...
关键词:化学计量特征 团聚体养分 植被恢复 侵蚀红壤 
崩岗区不同植被覆盖度对土壤氮素含量的影响被引量:5
《生态科学》2018年第4期81-85,共5页梁美霞 陈志彪 姜超 区晓琳 
福建省社会发展指导性(重点)项目(2016Y0024);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南方红壤水土流失治理技术及示范"(2013BAC08B03);泉州市科技局科技计划项目(2018Z025);福建省泉州师范学院院士专家工作站(YA0202)
不同植被覆盖度土壤氮素含量变化规律的研究可作为评价生态退化区植被恢复的指标之一。以福建省长汀县濯田镇黄泥坑崩岗群中三种不同植被覆盖度的毗邻崩岗为研究对象,比较其氮素含量的变化及不同部位氮素含量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植被...
关键词:土壤氮素 植被覆盖度 崩岗区 
红壤侵蚀区崩岗土壤Ti-Zr-Y分布特征及其影响因素被引量:1
《稀土》2018年第1期57-66,共10页任天婧 陈志彪 陈志强 姜超 区晓琳 陈海滨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2013BAC08B0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1171232;41371512)
选取福建省长汀县黄泥坑崩岗群内三处不同植被覆盖度崩岗(B1、B2、B3覆盖度分别为2%、20%、95%)及附近一处非崩岗山坡CK(对照区)作为研究对象,分别对崩岗内集水区、崩壁、崩积体、沟道的土体进行采样,并对Ti、Zr、Y与土壤物理化学性质...
关键词:崩岗 植被覆盖度 红壤侵蚀区 抗风化元素 迁移 
福建省长汀县崩岗不同植被盖度下土壤机械组成被引量:3
《亚热带水土保持》2017年第4期18-22,共5页谢炎敏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南方红壤水土流失治理技术及示范"(2013BAC08B03)
崩岗作为南方红壤侵蚀区强度侵蚀的典型类型,是该区生态恢复和重建工作的一个难点。长汀水土流失区崩岗发育数量众多,本文选取长汀县濯田镇黄泥坑崩岗群内3条不同植被盖度(2%、20%和95%)的典型崩岗为研究对象,探讨不同植被盖度下崩岗土...
关键词:崩岗 不同植被盖度 土壤黏粒 长汀 
福建省长汀县崩岗生物治理模式的生态环境效应分析被引量:6
《亚热带水土保持》2017年第2期13-15,34,共4页谢炎敏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南方红壤水土流失治理技术及示范"(2013BAC08B03)
崩岗是土壤侵蚀最严重、危害极大的特殊侵蚀地貌类型。长汀水土流失区崩岗发育数量众多,治理难度大。本文对比分析了崩岗采取生物治理措施后环境因子的变化,结果表明经生物措施治理后,崩岗侵蚀区土壤侵蚀量、小气候特征、土壤理化性质...
关键词:崩岗 生物治理模式 生物群落特征 生态环境效应 
红壤侵蚀区崩岗土壤养分化学计量特征分异规律被引量:6
《水土保持学报》2016年第6期193-200,共8页姜超 陈志彪 陈志强 陈海滨 区晓琳 任天婧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2013BAC08B0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171232;41371532);福建省社会发展指导性(重点)项目(2016Y0024)
以福建省西南部长汀县濯田镇黄泥坑崩岗群内植被盖度分别为2%,20%和95%的3处相邻崩岗为研究对象,对各崩岗内集水坡面、崩壁(顶部、中部及底部)、崩积体(上部和下部)和沟道出口7个典型部位0—10,10—20,20—30cm土壤基本理化性质进行测定...
关键词:空间分异 崩岗系统 化学计量特征 土壤养分 植被恢复 
植被恢复对亚热带侵蚀红壤团聚体养分分布的影响被引量:15
《水土保持学报》2016年第6期230-238,共9页区晓琳 陈志彪 姜超 陈志强 任天婧 陈海滨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南方红壤侵蚀区芒萁散布的地学分析及其时空模拟"(41171232);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南方离子型稀土矿区芒萁的蔓延格局与稀土迁聚响应"(41371512);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南方红壤水土流失治理技术及示范"(2013BAC08B03)
为深入了解不同植被恢复年限下土壤团聚体养分分布特征,以典型红壤侵蚀区福建省长汀县河田地区恢复年限分别为0,5,10,15,30,80a的坡地土壤为研究对象,分别对0—20cm和20—40cm土层不同粒径团聚体养分含量进行测定,并分析了它们与不同团...
关键词:植被恢复 土壤团聚体 养分分布 红壤侵蚀区 
福建省粮食单产变化及人文因素驱动力分析
《安徽农业科学》2016年第28期223-225,共3页王禹懿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2013BAC08B03)
为揭示福建省粮食单产的波动变化和影响粮食单产的人文社会因素,获取福建省统计年鉴中1986~2012年的若干组基础数据作为影响因子,依据主成分分析原理在SPSS操作平台下进行福建省粮食单产的影响因素分析。结果表明:27年以来福建省粮...
关键词:粮食单产 主成分分析 人文因素 驱动力 
“闽选中科1号”瓜蒌主要性状、产量与品质试验被引量:5
《福建农业学报》2016年第6期668-670,共3页郑向丽 韩海东 林昇平 林忠宁 徐国忠 陈敏健 
福建省科技计划项目--省属公益类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专项(2014R1017-5;2016R1016-1);福建省农业科学院青年基金项目(2014QB-18);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2013BAC08B03);福建省财政专项--福建省农业科学院科技创新团队建设项目(STIT-I-0305)
"闽选中科1号"瓜蒌是综合性状非常优良的新品系,于2008-2010年在福州北峰、闽清金沙镇、建阳等地对瓜蒌新品系进行区域试验和品质分析。结果表明:"闽选中科1号"瓜蒌平均果长为16cm,果宽为11cm,果肉厚度为1.43cm,每667m^2平均鲜果产量为2...
关键词:瓜蒌 区域试验 产量性状 品质分析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