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社会公益研究专项计划(2005DIB3J021)

作品数:28被引量:302H指数:11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作者:沈新强贾晓平甘居利王云龙罗民波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东海水产研究所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南海水产研究所上海海洋大学国家海洋局第二海洋研究所更多>>
相关期刊:《海洋学研究》《生态与农村环境学报》《海洋环境科学》《渔业现代化》更多>>
相关主题:牡蛎近江牡蛎重金属海域大型底栖动物更多>>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农业科学生物学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华南沿海近江牡蛎体中硫丹残留特征研究被引量:1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2014年第2期271-275,共5页甘居利 柯常亮 陈洁文 陈海刚 马胜伟 李刘冬 贾晓平 
科技部社会公益研究专项(2005DIB3J021);广东省科技计划项目(2009B030600001)
为探讨种植业近年仍在使用的硫丹杀虫剂对沿岸海域的污染状况,以近江牡蛎(Crassostrea rivularis)作指示生物,用气相色谱-微电子捕获检测器测定其软组织中硫丹的含量(按μg·kg-1湿重计),分析硫丹含量的时空分布与组成特征。结果表明,...
关键词:华南沿海 牡蛎 硫丹 时空分布 组成特征 
华南沿岸海域近江牡蛎体中氯丹含量及其时空分布
《生态与农村环境学报》2014年第1期124-128,共5页甘居利 柯常亮 陈洁文 李刘冬 王增焕 贾晓平 
科技部社会公益研究专项(2005DIB3J021);广东省科技计划项目(2009B030600001)
为探讨在陆域使用的氯丹对沿岸海域的污染状况,以近江牡蛎(Crassostrea rivularis)作为指示生物,用石英毛细管柱-气相色谱-微电子捕获检测器测定了其软组织中氯丹含量.结果表明,2008-2012年在华南沿岸海域采集的115份牡蛎(以湿质量...
关键词:华南沿海 牡蛎 氯丹 时空变化 
南海北部沿岸海域近江牡蛎体中的三氯杀螨醇被引量:2
《海洋环境科学》2012年第2期237-240,共4页李娟 贾晓平 甘居利 
科技部社会公益研究专项(2005DIB3J021);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项目(2009-TS-12);广东省科技计划项目(2009B030600001)
在南海北部沿岸23个观测站,于2008~2010每年春季分别采集成体近江牡蛎(Crassostrea rivularis),取其软组织进行均质,有机溶剂超声萃取,浓硫酸净化,硅土/氧化铝柱层析,然后用气相色谱法测定其中三氯杀螨醇(DCF)。测定结果(10-9,湿重)显...
关键词:南海北部 牡蛎 三氯杀螨醇 
南海北部沿岸近江牡蛎有机氯杀虫剂含量与食用安全性分析被引量:5
《生态与农村环境学报》2011年第2期6-10,共5页甘居利 贾晓平 蔡文贵 陈海刚 马胜伟 
科技部社会公益研究专项(2005DIB3J021);广东省科技计划(2009B030600001)
于2008—2010年每年春季,在南海北部沿岸23个观测站分别采集成体近江牡蛎(Crassostrea rivularis),测定了牡蛎有机氯杀虫剂含量,并探讨了有机氯杀虫剂残留对牡蛎食用安全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牡蛎有机氯杀虫剂平均含量(μg.kg-1,以湿质量...
关键词:南海北部 食用牡蛎 有机氯杀虫剂 安全性分析 
广东红海湾银杏齿喙鲸组织中HCH的残留水平与分布特征
《海洋环境科学》2011年第1期7-12,共6页刘会 甘居利 贾晓平 
科技部社会公益研究专项资金项目(2005DIB3J021);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项目(2007ZD04);广东省科技兴海重大项目(A200099E01)
为了解HCH在中国近岸海域哺乳动物体内的积累状况,本文用Agilent 6890 N型气相色谱仪、DB-1701型毛细管色谱柱和63Ni放射源微电子捕获检测器,测定了中国广东红海湾银杏齿喙鲸(Mesoplodon ginkgodens)鲸体中∑HCH(α-HCH、β-HCH,γ-HCH...
关键词:HCH 银杏齿喙鲸 残留水平 分布特征 红海湾 
红海湾银杏齿喙鲸(Mesoplodon ginkgodens)组织中的DDT
《海洋环境科学》2010年第5期693-697,共5页刘会 甘居利 贾晓平 
科技部社会公益研究专项资金项目(2005DIB3J021);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项目(2007ZD04);广东省科技兴海重大项目(A200099E01)
用Agilent 6890N型气相色谱仪,HP-1701型毛细管气相色谱柱(30 m×0.32 mm×0.25μm)63Ni放射源-μECD检测器测定了搁浅于广东红海湾的银杏齿喙鲸(Mesoplodon ginkgodens)组织中的∑DDT,包括其代谢物pp′-DDE、pp′-DDD和异构体op-DDT、p...
关键词:DDT 银杏齿喙鲸 分布特征 污染来源 红海湾 
浙江沿岸海域经济贝类中有机氯农药和多氯联苯的残留分布与污染评价被引量:12
《海洋学研究》2010年第3期52-59,共8页李磊 王云龙 袁骐 蒋玫 沈新强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资助项目(2009BADB7B02);科技部社会公益研究专项资助项目(2005DIB3J021);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专项资金资助项目(nycytx-47)
对2006年6月和2007年6月采集于浙江沿岸海域12个站位的5种经济贝类样品,采用气相色谱(GC)方法,进行了有机氯农药(HCHs和DDTs)和多氯联苯(PCBs)残留量的检测,分析了不同种类贝类中HCHs、DDTs和PCBs异构体组分特征,探讨了浙江沿岸海域HCHs...
关键词:浙江沿岸海域 经济贝类 有机氯农药 多氯联苯 残留分布 
东海近岸海域不同贝类体内挥发性酚残留的时空变化及其污染分析被引量:1
《生态环境学报》2010年第7期1715-1719,共5页李磊 黄士林 唐峰华 沈新强 
科技部社会公益研究专项资助项目(2005DIB3J021);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专向资金项目资助(nycytx-47)
2006年6月和2007年6月分别在东海近岸海域采集了4种贝类,对不同贝类体内挥发性酚残留量进行了检测。结果表明:2006年6月调查海域4种贝类体内挥发性酚残留量范围为0.25~0.59mg·kg-1,褶牡蛎(Crassostrea plicatula)体内残留量最高;2007年...
关键词:东海近岸海域 贝类 挥发性酚 残留分布 污染分析 
南海海域重要养殖水域牡蛎体中的腹泻性贝类毒素被引量:11
《海洋环境科学》2009年第4期410-413,共4页杨美兰 贾晓平 林钦 吕晓瑜 蔡文贵 
科技部社会公益研究专项基金项目(2005DIB3J021)
对2006年和2007年南海海域23个重要养殖水域牡蛎体中腹泻性贝类毒素(DSP)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甲子港、唐家湾、镇海湾、安埔港、防城港、八所港和榆林港等7个水域牡蛎体DSP毒性呈阳性结果,占调查水域的30.4%,其DSP值均为0.05MU/g。200...
关键词:腹泻性贝类毒素 牡蛎 南海海域重要养殖水域. 
洋山海域大型底栖动物年际生态变化的初步研究被引量:3
《渔业科学进展》2009年第4期72-77,共6页卜秋兰 沈新强 罗民波 
科技部社会公益研究专项资金项目(2005DIB3J021);上海市908项目(PJ1-1)共同资助
依据2003~2005年洋山海域大型底栖动物的监测结果,运用Y、C、d、H′和J等参数,结合聚类分析探讨了该海域大型底栖动物的种类数、生物量、栖息密度和多样性指数的年间变化情况。结果表明,2003~2005年底栖动物出现种类数依次为2003年(21...
关键词:大型底栖动物 生态变化 聚类分析 洋山海域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