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社会科学基金(12ZDl08)

作品数:32被引量:152H指数:6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作者:任平曹典顺孙琳马中英韩璞庚更多>>
相关机构:江苏师范大学苏州大学南京农业大学复旦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江海学刊》《中国社会科学》《河北学刊》《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更多>>
相关主题:范式马克思主义哲学出场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历史唯物主义更多>>
相关领域:哲学宗教政治法律文化科学经济管理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新发展理念对新自由主义的超越被引量:2
《国外社会科学》2019年第6期13-20,共8页孙琳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创新学术史研究”(12&ZD108)的阶段性成果
在新自由主义引领的全球化历史场域中,中国如何面对挑战和机遇,超越新自由主义,这是彰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之所以具有科学性的一个关键问题。在新时代坚持新发展理念,也就是坚持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新发展理念是马克思唯物...
关键词:新发展理念 新自由主义 人类命运共同体 唯物史观 劳动 
生命政治批判:马克思政治经济学-历史批判的“隐性逻辑”被引量:3
《青海社会科学》2019年第4期55-61,77,共8页马中英 韩璞庚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创新学术史研究”(12&ZD108);江苏省2016年度“青蓝工程”资助;2017年江苏省研究生科研创新计划项目“主体、自由与权力:阿甘本生命政治学批判与重构”(KYCX17_205)的阶段性成果
当西方生命政治学理论以一个"显性"的学术话语体系活跃于中国学界的时候,重述马克思恩格斯的生命政治思想传统,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与西方生命政治学对话的需要。生命政治批判在马克思那里并非源头失语,在资本主义大工业迅速发展的历...
关键词:生命政治批判 马克思 政治经济学批判 历史批判 
生命政治学与“生命的异化”——阿甘本的“异化政治观”及其历史超越被引量:3
《江汉论坛》2019年第7期46-51,共6页马中英 韩璞庚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创新学术史研究”(12&ZD108);江苏省2016年度“青蓝工程”资助;2017年江苏省研究生科研创新计划项目“主体、自由与权力:阿甘本生命政治学批判与重构”(KYCX17_205)
由马克思开创的“异化研究”方法已成为现代性研究的重要范式,阿甘本的“政治观”在其理论内核中展现出了“异化政治观”的特质,他对现代政治的反思抓住了现代性的根本问题,但同时也具有片面性、主观性、无根性等缺陷。阿甘本的“异化...
关键词:生命政治 异化研究 阿甘本 历史唯物主义 新现代性 
论新现代性的中国道路与中国逻辑——对五四运动以来百年历史的现代性审思被引量:37
《江苏社会科学》2019年第2期1-12,257,共13页任平 郭一丁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创新学术史研究"(12&ZD108)中期成果
站在新时代历史方位上,以唯物史观深望伟大的五四运动以来的百年历史及期间开创的新现代性的中国道路,具有重大意义。新现代性的中国道路,即中国新现代性道路,包括中国新现代性的革命道路和发展道路,即新民主主义革命道路和中国特色社...
关键词:唯物史观 新现代性 中国道路 中国逻辑 
改革开放以来马克思主义哲学形态建构的视域转换被引量:1
《江苏社会科学》2019年第2期13-20,共8页冯建华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创新学术史研究"(12&ZD108)阶段性成果
在改革开放以来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形态建构中,本体论视域曾经很长时间作为主导视域,基于这一视域考察可以看到,这一建构进程是从实践唯物主义到两种实践本体论,再到历史唯物主义,其主导视域是从认识论视域转换到本体论视域,又从本体论...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哲学形态建构 认识论视域 本体论视域 当代中国历史唯物主义 
走向后本体论的历史唯物主义——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建构方向被引量:2
《江淮论坛》2019年第1期115-120,共6页冯建华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创新学术史研究"(12&ZD108)
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发展深受本体论视域的影响,在其发展中,经历了物质本体论、主体性实践本体论、生存论实践本体论三种典型形态。三种本体论形态存在着各自缺陷,也带有本体论总体视域的缺陷:从某种脱离现实、预设出来的终极原则出发来...
关键词:本体论视域 后本体论 当代中国历史唯物主义 
论丈量社会主义思想史时间轴的中国尺度被引量:2
《江苏社会科学》2018年第3期1-10,共10页任平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创新学术史研究"(12&ZD108)阶段性成果
党的十九大报告援用"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来说明中国共产党人的伟大初心,同时也鲜明地昭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中国传统,以及丈量社会主义思想史时间轴的中国立场和中国尺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而是在漫长历史...
关键词:社会主义思想史 中国立场 中国尺度 中国传统社会主义思想 
生命历史的诞生:人本学存在论对马克思早期思想变革的影响
《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年第4期49-56,共8页孙琳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创新学术史研究"(12&ZD108);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出场意义的形塑;传播与解码研究"(15FZX015);江苏省社科基金青年项目"唯物史观范式创新与当代形态研究"(15ZXC002);中央高校基本业务经费人文社科探索项目"唯物史观与新辩证法研究"(SKTS2017031)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费尔巴哈的人本学存在论对马克思思想变革的影响是长期以来被忽视的问题,尤其是其中的实践观。费尔巴哈人本学存在论革命将历史指认为是活生生的具有生命特征的"生命历史",具有两大理论支柱:一是生命历史是活生生的有生命的实体的可感...
关键词:生命历史 存在论 感性确定性 实体 感性活动 
消解“存在自由”与“理性自由”差别的“生态自由”被引量:1
《理论探讨》2017年第4期80-85,共6页张丽霞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创新学术史研究"(12&ZD108);江苏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课题阶段性成果
自由问题是元哲学问题,并不仅仅属于政治哲学的范畴。"存在自由"认为"人的诞生"本身就蕴含"自由"的存在,具有本体论意蕴,意指"自由"根源于人的存在。"理性自由"认为"自由"应该被理解为个人追求私人利益的理性行为,依然是具有本体论意蕴...
关键词:存在自由 理性自由 生态自由 自由哲学 生态哲学 
中国马克思实践本体论研究的进程
《理论探讨》2017年第2期68-72,共5页冯建华 李冰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创新学术史研究"(12&ZD108)阶段性成果
中国马克思实践本体论研究伴随着中国市场经济的确立、发展而兴起、转型、式微。实践本体论出现于20世纪80年代市场经济取向的改革中,其目的是呼唤和论证市场经济,确立与之相适应的时代精神。其前期形态是主体性实践本体论,它以主体性...
关键词:实践本体论 研究进程 历史唯物主义 主体性实践本体论 生存论实践本体论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