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12YJC760083)

作品数:14被引量:18H指数:3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作者:王夔王伟王莹周冠安唐娜娜更多>>
相关机构:安徽大学天津体育学院南京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赤峰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戏剧文学》《池州学院学报》更多>>
相关主题:戏曲剧种非物质文化遗产剧种灯戏木偶戏更多>>
相关领域:艺术文学文化科学社会学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亳州二夹弦剧团运营模式探讨被引量:2
《戏剧之家》2019年第2期23-24,共2页王伟 
天津体育学院运动与文化艺术学院校级课题:<戏剧史视阈下的地方戏研究>;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12YJC76008:<安徽省稀见戏曲剧种调查与研究>
亳州二夹弦剧团与亳州市梆剧团是一个单位两块牌子,而两个剧种甚至多个戏曲剧种共用一个剧团的情况并不少见,这种运营模式在优化资源配置方面有其优势,却也制约了各剧种的自由发展,有其局限性。
关键词:亳州二夹弦剧团 运营模式 非遗 稀见戏曲 
安徽稀见戏曲剧种研究的三个维度被引量:1
《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7年第1期96-100,共5页王夔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安徽省稀见戏曲剧种调查与研究"(项目编号:12YJC760083);安徽省社科规划项目"皖江地区稀见剧种保护与发展研究"(项目编号:AHSKY2014D121)
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观念日渐深入人心的背景下,稀见戏曲剧种已成为地方戏研究的热点之一。文章概述了安徽稀见戏曲剧种研究的三个维度:"本体研究""生态研究"和"文化研究",既有对戏曲本体的精细考证和艺术审美研究,也有对戏曲文化生态...
关键词:稀见戏曲剧种 本体研究 生态研究 文化研究 
地方戏曲院团与高校联合培养人才模式探讨——以亳州二夹弦为考察中心被引量:2
《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年第1期117-122,共6页王伟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安徽省稀见戏曲剧种调查与研究"(12YJC760083)
二夹弦流布于鲁、豫、皖地区,2008年正式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是极具地方特色和研究价值的稀见戏曲剧种。亳州市二夹弦剧团是全国唯一有能力组织完整演出的剧团,但也出现人才青黄不接的问题,该剧团探索了剧团与高校联合培养...
关键词:亳州二夹弦 非物质文化遗产 人才培养 
潜山木偶戏现状调查及保护对策研究被引量:4
《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年第4期135-140,共6页郝玲玲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12YJC760083:<安徽省稀见戏曲剧种调查与研究>);安徽省社会科学规划项目(AHSKY2014D121:<皖江地区稀见剧种保护与发展研究>)
潜山木偶戏是大别山区的稀见地方剧种,从外地传入,距今有近200年的历史。潜山民间艺人通过家族传承的方式代代相传,已传四至五代,现今较为活跃的民间班社有3个。在乡间百姓娱乐活动形式不多的早期,潜山木偶戏民间演艺活动活跃,足迹远涉...
关键词:潜山木偶戏 非物质文化遗产 传承谱系 
稀见剧种砀山四平调现状与保护政策研究被引量:1
《赤峰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年第1期230-233,共4页蒋彤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安徽稀见戏曲剧种调查与研究"(12YJC760083)
砀山四平调起源于安徽省砀山县周寨镇是较为稀有的地方剧种,由曾经流行于砀山境内的花鼓戏演变而成。以安徽省砀山县为中心,向四周辐射数百公里,影响范围较大,具有很强的说唱性与有着浓厚的地域文化色彩,深受当地人民群众的喜爱。采用...
关键词:砀山四平调 现状 保护政策 
稀见剧种嗨子戏现状调查分析及对策被引量:3
《池州学院学报》2015年第5期126-129,共4页马双源 姚润楠 王夔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12YJC760083)
嗨子戏是流行于皖北地区的稀见戏曲剧种,基于实地调查,梳理和分析了嗨子戏的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进而指出,只有找准定位、明确剧种特色、收集整理资料、培养传承人、争取政府支持、增加对外交流才能解决嗨子戏在发展中面临的一系列问题...
关键词:嗨子戏 稀见戏曲剧种 非物质文化遗产 保护对策 
贵池傩戏“刘家戏”考论被引量:3
《戏曲艺术》2015年第3期52-59,共8页王夔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安徽省稀见戏曲剧种调查与研究"(12YJC760083);安徽省社科规划项目一般项目<皖江地区稀见剧种保护与发展研究>(AHSKY2014D121)
贵池棠溪乡魁山吴吴荣森抄本《刘文龙》改编自同题材说唱文学作品,其中保存了较多的宋金戏剧遗存,其产生的时代应为最早。贵池刘街乡南山刘刘本质抄本《刘文龙赶考》受明代前期民间目连戏的影响较深,从其中保存了大量于史可征的明代官...
关键词:贵池傩戏 刘文龙 宋金杂剧 目连戏 稀见戏曲剧种 
正字戏《三元记》渊源考被引量:1
《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年第4期92-97,共6页黄锐烁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12YJC760083:<安徽省稀见戏曲剧种调查与研究>);安徽省社会科学规划项目一般项目(AHSKY2014D121:<皖江地区稀见剧种保护与发展研究>)
《三元记》是明代重要的传奇作品,也是正字戏重要的传统剧目。正字戏《三元记》与明代弋阳腔、青阳腔《三元记》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相对于弋阳腔刊本,正字戏《三元记》在关目设置、人物形象的塑造上更接近于青阳腔系统刊本。而在"改...
关键词:正字戏 三元记 青阳腔 弋阳腔 断机教子 
安徽灵璧马家皮影戏考述被引量:3
《江淮论坛》2015年第3期160-166,共7页王夔 黄锐烁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安徽省稀见戏曲剧种调查与研究"(12YJC760083)
中国影戏是一种历史悠久且流播广泛的民间戏剧样式,根据影偶制作材质的不同,可分为纸影戏和皮影戏两种。安徽省灵璧县的马家皮影戏滥觞自民国初年,脱胎自山东皮影戏,在近百年的家族传承中腾挪起伏,逐渐在音乐唱腔、剧目影卷、皮影制作...
关键词:马家皮影戏 家族传承 演出形态 模式化 世俗化 商业化 
稀见戏曲剧种二夹弦源流考略被引量:3
《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年第1期105-109,共5页王伟 王夔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12YJC760083:<安徽省稀见戏曲剧种调查与研究>);安徽大学研究生学术创新研究项目(YFC100315:<稀见戏曲二夹弦现状调查及保护研究>)
二夹弦是流行于鲁、豫、皖地区的稀见戏曲剧种,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和独具个性的文化价值,2008年二夹弦正式被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学界关于其起源问题的探讨虽很热烈,却尚无定论。二夹弦的传统剧目、特色声腔、表演特征...
关键词:稀见戏曲剧种 二夹弦 花鼓丁香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