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0960050)

作品数:6被引量:7H指数:2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作者:杨照青吴兰鸥赵振刘若冰徐淑慧更多>>
相关机构:昆明医学院昆明医科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中国热带医学》《中华传染病杂志》《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更多>>
相关主题:恶性疟原虫抗药性抗疟药影响因素IPT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6
视图:
排序:
恶性疟混合感染及裂殖子表面蛋白1和2的研究进展
《中华传染病杂志》2013年第8期510-512,共3页陈柯璇 杨照青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30960050,81161120421)
在疟疾的高流行区,其发病率高,疟原虫的种群呈高度多样性;而在低流行区,其发病率低,疟原虫的种群多样性低。裂殖子表面蛋白1(merozotite surface protein 1,Msp-1)和裂殖子表面蛋白2(merozotite surface protein2,Msp-2)的...
关键词:裂殖子表面蛋白1 混合感染 恶性疟 PROTEIN 基因标志 遗传多态性 疟原虫 多样性 
抗疟药咯萘啶的研究进展
《中国热带医学》2012年第2期249-251,共3页李娜娜 杨照青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No.30960050)
疟疾是死亡率最高的寄生虫病之一,尤以恶性疟发病最为凶险。目前抗疟药有许多种类,但是在疟疾治疗中存在普遍耐药性。咯萘啶作为我国研制的抗疟药物,具有安全、高效以及无交叉耐药等优势,在疟疾治疗中有广阔的应用前景,与其他抗疟药物...
关键词:咯萘啶 疟疾 耐药性 抗疟药 
恶性疟原虫对氯喹抗药性的流行病学及IPT的研究进展被引量:2
《中国热带医学》2011年第10期1289-1291,共3页刘若冰 吴兰鸥 杨照青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No.30960050)
氯喹作为最早发现和使用的最为有效的抗疟药物,在大规模用于疟疾治疗后,恶性疟原虫陆续对它产生抗药性,并且抗性虫株在全球范围迅速播散。近年来的研究显示氯喹可用于疟疾的周期性预防疗法。本文综述了氯喹抗药性流行病学的研究,抗药性...
关键词:恶性疟原虫 抗药性 氯喹 流行病学 IPT 
恶性疟原虫多药抗性蛋白pfMRP1研究新进展被引量:1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2011年第8期751-753,共3页徐淑慧 杨照青 
自然科学基金项目(No.30960050)资助
近几年在疟疾的治疗中,抗疟药抗药性的产生成为疟疾控制的最大难题,随着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发展,从分子水平上研究恶性疟原虫的抗药性的产生取得了重大突破性进展,恶性疟原虫多药抗性蛋白声fMRPl(TheP.falciparumMultidrugResist—a...
关键词:ABC转运蛋白 恶性疟原虫 多药抗性 分子生物学技术 分子水平 药物抗性 抗药性 抗疟药 
间日疟原虫的体外培养研究进展
《中国热带医学》2011年第4期501-503,共3页赵辉(综述) Liwang Cui(审校) 杨照青(审校)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No.30960050)
间日疟原虫的研究由于体外培养技术的缺乏而进展迟缓。而体外连续性培养体系的建立由于间日疟原虫的本身特性及对侵入红细胞的特异性选择而受阻。近几年,研究用源自血色病患者血液和脐带血中的网织红细胞短期体外培养,可使间日疟原虫在...
关键词:间日疟原虫 体外培养 网织红细胞 红内期 脐带血 造血干细胞 红外期 
恶性疟原虫抗药性测定方法及其影响因素被引量:6
《中国热带医学》2010年第9期1155-1157,共3页赵振(综述) Liwang Cui 吴兰鸥 杨照青(审校)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No.30960050)资助
本文就疟原虫抗药性测定方法近几年的研究进展及其在测定中的影响因素加以综述。对抗药性测定方法,如传统的微量测试法和同位素测定法,以及近几年发展起来的利用HRP Ⅱ和LDH酶联免疫法、利用SYBR Green I等标记的荧光法和流式细胞仪法...
关键词:恶性疟原虫 抗药性 测定方法 影响因素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