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8062006)

作品数:16被引量:308H指数:10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作者:王淑莹彭永臻白璐高守有郭建华更多>>
相关机构:北京工业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四川大学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更多>>
相关期刊:《环境科学》《微生物学通报》《中国给水排水》《高技术通讯》更多>>
相关主题:低溶解氧丝状菌污泥微膨胀除磷节能方法更多>>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低温SBR反硝化过程亚硝态氮积累试验研究被引量:25
《环境科学》2009年第12期3619-3623,共5页孙洪伟 王淑莹 王希明 时晓宁 杨庆 彭永臻 张树军 
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项目(2006AA06Z319);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0778005);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项目(8062006);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8091001)
采用SBR法处理经缺氧/厌氧UASB预处理的渗滤液,在SBR反硝化过程观察到明显的亚硝态氮积累现象.在此基础上,为深入了解反硝化过程亚硝态氮积累的机制,考察低温条件下5种类型碳源(甲醇、乙醇、乙酸钠、丙酸钠和葡萄糖)对SBR反硝化过程亚...
关键词:垃圾渗滤液 低温 反硝化 亚硝态氮积累 碳源 SBR ORP 
两级UASB-SBR处理高氨氮垃圾渗滤液的快速启动及稳定运行被引量:4
《环境科学》2009年第6期1681-1688,共8页孙洪伟 彭永臻 时晓宁 王淑莹 张树军 杨庆 陈莹 
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项目(2006AA06Z319);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0778005);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项目(8062006)
在严格控制试验条件的基础上,首次采用缺氧/厌氧UASB-SBR生化系统处理高氨氮垃圾渗滤液.结果表明,经过5个阶段(116 d)的连续运行,获得了稳定的工艺性能.在进水COD为1 237.2-12 596.8 mg/L的条件下,出水COD稳定在108.4-528.26 mg/L;在...
关键词:垃圾渗滤液 高氨氮 深度脱氮 缺氧/厌氧UASB SBR 启动 低溶解氧 
低C/N比条件下高效生物脱氮策略分析被引量:80
《环境科学学报》2009年第2期225-230,共6页彭永臻 马斌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No.50778005);新加坡环境与水工业协会创新发展项目(No.EDB S07 /1-53974092);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No.8062006)~~
针对低C/N比污水传统生物脱氮碳源不足、脱氮效率不高,提出从充分利用碳源和减少生物脱氮碳源需求量两个方面,来实现高效生物脱氮.在充分利用碳源方面,介绍了好氧缺氧分段进水工艺、脉冲式SBR工艺等改进型生物脱氮工艺;在减少生物脱氮...
关键词:低C/N比 高效脱氮 改进型生物脱氮工艺 新型生物脱氮技术 
利用微型生物指示评价污水处理厂运行的研究进展被引量:8
《微生物学通报》2008年第12期1943-1949,共7页郑雅楠 王淑莹 郭建华 黄惠珺 孙治荣 彭永臻 
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项目(No.2006AA06Z319);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No.50778005);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项目(No.8062006);新加坡环境与水工业协会创新发展项目(No.EDBS07/1-53974092);北京工业大学研究生科技基金(No.ykj-2007-2043)
目前基于理化指标和出水水质来调控污水处理厂运行工况存在一定滞后性,且建立的控制策略不利于系统长期稳定地运行。活性污泥工艺运行状态对微型生物的种群结构具有显著影响,可利用微型生物种群结构来指示和评价污水处理厂运行,且有利...
关键词:微型生物种群结构 原生动物 后生动物 生物指示 评价 
低溶解氧污泥微膨胀节能理论与方法的发现、提出及理论基础被引量:60
《环境科学》2008年第12期3342-3347,共6页彭永臻 郭建华 王淑莹 陈滢 
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项目(2006AA06Z319);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0778005);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项目(8062006);新加坡环境与水工业协会创新发展项目(EDBS07/1-53974092);北京市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项目
预防和控制污泥膨胀一直是国内外研究的热点和难点,但目前尚未出现利用丝状菌特性、针对利用丝状菌污泥膨胀的节能理论与方法的研究.实际的污水处理厂运行结果表明,供氧不足引起了污泥膨胀,但并没有导致污泥流失,相反出水水质有所改善,...
关键词:低溶解氧 污泥微膨胀 曝气能耗 丝状菌 脱氮除磷 
低溶解氧污泥微膨胀节能方法在A/O中的试验验证被引量:30
《环境科学》2008年第12期3348-3352,共5页郭建华 王淑莹 彭永臻 郑雅楠 黄惠珺 葛士建 孙治荣 
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项目(2006AA06Z319);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0778005);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项目(8062006);新加坡环境与水工业协会创新发展项目(EDBS07/1-53974092)
采用实际的生活污水,在A/O系统中验证了低溶解氧污泥微膨胀节能理论与方法.结果表明,A/O系统在微膨胀运行期间SVI值能稳定维持在150--230 mL/g之间,单纯低溶解氧不会造成污泥沉降性能的严重恶化.相对于高溶解氧、污泥沉降性能良好时的...
关键词:低溶解氧 污泥微膨胀 曝气能耗 丝状菌 A/O工艺 
内循环对Orbal氧化沟系统生物脱氮除磷的影响被引量:2
《北京工业大学学报》2008年第5期522-527,共6页王淑莹 闫骏 侯红勋 殷芳芳 杨庆娟 
国家863计划项目(2006AA062319);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项目(8062006);新加坡环境与水工业协会创新发展项目(EDBS07/1-53974092).
试验采用实际生活污水,利用改进的Orbal氧化沟中试系统(其中,氧化沟主体容积460L),在低溶解氧条件下研究了内循环对系统的影响,实现了良好的脱氮除磷效果.增加内循环回流比,可以增强系统对氨氮负荷的抗冲击能力,提高脱氮效果,但是除磷...
关键词:脱氮 反硝化除磷 氧化沟 内循环 
复合生物反应器低溶解氧同步脱氮除磷被引量:14
《环境科学》2008年第3期655-659,共5页王建龙 王淑莹 彭永臻 高永青 孙治荣 
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项目(2006AA06Z319);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0778005);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项目(8062006)
利用复合生物反应器(HBR)中同时存在的活性污泥和悬浮生物膜混合生物体系,进行了同步脱氮除磷的试验研究.结果表明,溶解氧浓度和进水COD/TN对系统脱氮除磷效果有重要影响.当曝气量(Qair)控制在0.07 m3/h时,系统的同步脱氮除磷效果较好,...
关键词:复合生物反应器 脱氮 除磷 溶解氧 
低溶氧下低C/N值生活污水的同步硝化反硝化被引量:23
《中国给水排水》2007年第3期44-48,共5页闫骏 王淑莹 高守有 程英睿 
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8062006);北京市创新团队资助项目
采用改良的Orbal氧化沟中试系统处理低C/N值生活污水,考察了溶解氧浓度对同步硝化反硝化(SND)的影响。结果表明,当外沟溶解氧浓度为0.3 mg/L时,约有29.97 mg/L的总氮在氧化沟的外沟通过SND去除,外沟对COD的实际去除量为9.03 mg/L,外沟的...
关键词:同步硝化反硝化 C/N 溶解氧 氧化沟 
低氧丝状菌污泥微膨胀节能方法被引量:20
《北京工业大学学报》2006年第12期1082-1086,共5页王淑莹 白璐 宋乾武 邓彦君 王之晖 张玥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50521140075);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资助(8062006)
为了节省活性污泥法污水处理的运行费用,降低供氧能耗,通过小试试验研究低溶解氧丝状菌污泥微膨胀节能方法.采用缺氧/好氧(A/O)工艺处理实际生活污水,溶解氧pDO维持在0.5~0.7mg·L^-1时。丝状菌污泥微膨胀状态可维持长期稳...
关键词:丝状菌污泥微膨胀 低溶解氧 节约曝气能耗 沉降性能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