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社会科学基金(11CD102)

作品数:11被引量:45H指数:4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作者:吴慧娟孙红杰刘再生郇玖妹孙丽伟更多>>
相关机构:福州大学上海师范大学山东师范大学福建师范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音乐创作》《中国音乐学》《人民音乐》《音乐探索》更多>>
相关主题:琵琶琵琶艺术艺术发展浦东派本土化更多>>
相关领域:艺术文学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试论协奏曲在中国经历的“本土化”转型——以琵琶作品为例管窥民乐协奏曲的六个创作倾向被引量:9
《音乐研究》2015年第5期76-87,97,共13页孙红杰 
国家社科青年项目"二十世纪中国琵琶音乐研究"(编号:11CD102)
引言 协奏曲(Concerto)是一种源自欧洲的大型器乐体裁,多为套曲形式,以独奏乐器与管弦乐队之间的分立、交往、协作、对抗,以及独奏乐器的高难度炫技为显著特色。自20世纪中叶中国作曲家开始自主创作协奏曲以来,该体裁俨然已成为...
关键词:协奏曲 创作倾向 中国 本土化 民乐 作品 琵琶 转型 
近代歌剧《岳飞》及其剧本初探被引量:4
《音乐研究》2015年第5期88-97,共10页郇玖妹 刘再生 
一、《岳飞》剧本浮出水面的研究意义 在中国歌剧史上,萌芽期有黎锦晖创作的儿童歌舞剧《麻雀与小孩》(1920)《小小画家》(1926)等作品;探索期早期有阎述诗的抒情歌剧《高山流水》(1927)《梦里桃源》(1928)《疯人泪》(1929...
关键词:中国歌剧 《岳飞》 剧本 近代 《风雨之夜》 《高山流水》 儿童歌舞剧 《王昭君》 
20世纪中国琵琶艺术发展探赜被引量:7
《中国音乐学》2015年第2期130-134,139,共6页吴慧娟 
2011年度国家哲学社会科学青年项目"二十世纪中国琵琶音乐研究"(批号11CD102)成果之一
本文从琵琶传承方式、创作理念、作品题材、作品形式四个方面总结了20世纪中国琵琶艺术实现了传承方式由"口传心授"向专业化教育转变,创作理念由单纯的"表情、状物"向更加深刻的哲思和更为丰富的表现手法转变,作品题材由传统单一向多元...
关键词:20世纪 琵琶艺术 发展特点 形成原因 
20世纪中国琵琶艺术发展概观被引量:3
《天津音乐学院学报》2014年第4期35-43,共9页吴慧娟 孙丽伟 
2011年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二十世纪中国琵琶音乐研究>之一成果;项目号:11CD102
20世纪是中国琵琶发展的重要时期。本文认为这一时期的琵琶艺术可以从整体上划分为"传统"与"现代"两个阶段。"传统"时期不仅是传统各琵琶流派达到了十分成熟的程度,最主要的是产生了集传统琵琶之大成者的上海派琵琶,从而使琵琶艺术的发...
关键词:传统琵琶、现代琵琶 现代演奏人才 新作品涌现 新手法技巧 
从《琵琶行》和《诉》看诗与乐的关系
《短篇小说(原创版)》2014年第06Z期113-114,共2页刘欢 
2011年国家社科青年项目“二十世纪中国琵琶音乐研究”(项目编号:11CD102)成果之一
谈起中国古代诗歌与音乐的关系,实在是个源远流长的话题。因为中国文学发轫之初的上古诗歌正是以"歌",即声乐演唱的面貌出现的。随着唐代音乐的空前繁荣,诗在昔日的"童年旧伴"——音乐,尤其是器乐,也成为它的表现题材,从而涌现了一大批...
关键词:《琵琶行》 音乐诗 听颖师弹琴 中国古代诗歌 李凭箜篌引 唐代音乐 声乐演唱 听觉形象 变徵 变宫 
曲终人不散 于今更璀璨——纪念林石城先生被引量:3
《人民音乐》2013年第9期53-55,共3页吴慧娟 
2011年国家社科青年项目<二十世纪中国琵琶音乐研究>之一成果;项目号:11CD102
林石城先生是中国当代浦东派琵琶演奏艺术家杰出代表,他一生见证了20世纪我国琵琶事业的发展历程,并用毕生的精力,以坚定的毅力,身体力行去推动我国琵琶事业的发展。一代宗师虽然离去了,但“曲终人不散”,林先生的琵琶艺术成就和...
关键词:石城 纪念林 琵琶演奏 中国当代 20世纪 艺术成就 艺术家 浦东派 
刘德海与中国琵琶艺术发展的第四次高潮被引量:4
《中国音乐》2013年第4期217-221,共5页吴慧娟 
2011年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二十世纪中国琵琶音乐研究>(项目号:11CD102);2013年福建省教育厅重点项目<当代中国琵琶音乐研究>(项目号:JA13069S)之一阶段性成果
琵琶艺术在近两千年的发展过程中,分别在唐代、明清时期、20世纪30年代至50年代、20世纪60年代后四度崛起,出现了琵琶艺术的四个高潮期。四次琵琶艺术高潮期的出现不仅与当时的时代环境和艺术家群体推动密切联系,更与标志性领军人物的...
关键词:刘德海 琵琶艺术 第四次高潮 
二十世纪上半叶的中国琵琶艺术被引量:6
《音乐探索》2013年第2期32-38,共7页吴慧娟 
2011年国家社科青年项目"二十世纪中国琵琶音乐研究"成果之一;项目编号:11CD102
琵琶在我国的发展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二十世纪琵琶的发展离不开琵琶流派以及民间社团的推动,它们共同构成了二十世纪上半叶琵琶的发展景观。
关键词:琵琶 琵琶流派 民族乐团 
琵琶曲《春雨》的创作特点分析被引量:4
《音乐创作》2013年第2期138-140,共3页吴慧娟 
2011年国家社科青年项目(二十世纪中国琵琶音乐研究),项目号:11CD102
琵琶曲((春雨》运用了传统琵琶“丈套长于表情,武套长于状物”的特点,乐曲分为三大部分:第一部分突出“表情”,具有传统文曲抒情的特点;第二部分突出“状物”,具有传统武曲描摹的氛围;第三部分再将前面两种特点总汇起来。由于...
关键词:表情 状物 雨滴 音乐形象塑造 琵琶技巧运用 
从工尺谱本《养正轩琵琶谱》与《汪昱庭琵琶谱》看浦东派和汪派琵琶艺术的审美差异性被引量:1
《星海音乐学院学报》2012年第3期93-99,共7页吴慧娟 
2011年国家社科青年基金项目"二十世纪中国琵琶音乐研究"(11CD102)
乐谱是记载乐曲的工具,也是音乐艺术特征的载体。不同版本的曲谱在很大程度上代表着不同流派的艺术风貌。《养正轩琵琶谱》与《汪昱庭琵琶谱》是浦东派和汪派较有代表性的乐谱。文章旨在通过对这两个乐谱的比较、分析,探讨琵琶流派的审...
关键词:《养正轩琵琶谱》 《汪昱庭琵琶谱》 琵琶流派 审美差异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