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社会科学基金(05BKG003)

作品数:6被引量:33H指数:3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作者:张爱冰管丹平朱华东陆勤毅更多>>
相关机构:安徽大学安徽省博物馆安徽省社会科学院更多>>
相关期刊:《东方博物》《考古》《文物》《东南文化》更多>>
相关主题:出土出土青铜器春秋早期青铜器分期断代更多>>
相关领域:历史地理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6
视图:
排序:
皖南发现的青铜剑纹饰及初步研究
《东南文化》2011年第4期48-52,共5页朱华东 管丹平 
国家社科项目(05BKG003);安徽省教育厅人文社科研究项目(2010sk063);安徽大学青年科学研究基金项目的资助
皖南周代青铜剑纹饰资料详实、变化丰富。剑格主要有兽面纹、蟠螭纹与几何纹,剑首基本上为弦纹圈及几何纹饰。剑首、剑格纹饰与剑体其他部位特征演变规律类似,各期特征也较为显著,存在一定的组合关系。研究表明,始自西周中晚期,设计者...
关键词:皖南青铜剑 纹饰 类型 演变 艺术特征 
繁昌汤家山出土青铜器的年代及其相关问题被引量:15
《文物》2010年第12期52-60,共9页张爱冰 陆勤毅 
国家社科基金(05BKG003);安徽省教育厅人文社科项目(2009SK041);安徽大学人才队伍建设经费资助
关键词:安徽 繁昌汤家山 出土青铜器 年代 
皖南出土青铜戈及初步研究
《东方博物》2010年第3期40-47,共8页管丹平 朱华东 
国家社科基金<皖南商周青铜器整理与研究>(05BKG003);安徽省教育厅人文社科研究项目<皖南周代青铜兵器研究>(2010SK063)经费资助
青铜戈是皖南青铜兵器的重要组成部分,发现数量众多,主要为两周时器型。除部分仿中原器外,基本属吴越或楚文化范畴之内,个别器物则独具地域特征。
关键词:皖南 青铜戈 型式 年代 文化属性 
皖南出土商代青铜容器的年代与性质被引量:9
《考古》2010年第6期83-92,共10页张爱冰 陆勤毅 
国家社科基金(05BKG003);安徽省教育厅人文社科项目(2009sk041);安徽大学人才队伍建设经费资助
Based on the analyses to the assemblages,types and decorative patterns,the bronze Jue-cup and Jia-pitcher with animal mask designs unearthed at Tongling City could be dated as the late phase of Erligang Culture;the Di...
关键词:皖南 商代 青铜容器 分期断代 
铜陵谢垅出土青铜器的年代及其相关问题被引量:12
《东南文化》2009年第6期68-74,I0001,共8页张爱冰 
国家社科基金(05BKG003);安徽省教育厅人文社科项目(2009SK041);安徽大学人才队伍建设经费资助
安徽铜陵谢垅窖藏出土青铜器因其出土单元明确、器物组合完整、器形风格新颖,是皖南青铜器研究的重要资料。根据器物组合、形制和纹饰的比较分析,可拟定其年代为春秋早期,其形制特征则可说明江淮群舒族群和文化的向南迁播。
关键词:铜陵谢垅 青铜器 春秋早期 群舒 
皖南出土青铜矛研究被引量:3
《东方博物》2009年第2期23-29,共7页管丹平 朱华东 
国家社科项目<皖南商周青铜器整理与研究>(项目号:05BKG003)成果之一
青铜矛是皖南青铜兵器的重要构成之一,时间跨越两周,类型多样,既有中原矛的风格,也有楚式和吴越类型,其中不乏具有独特地域特征的器物。
关键词:皖南 青铜矛 类型 年代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