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社会科学基金(09XYY003)

作品数:6被引量:10H指数:2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作者:兰玉英曾为志闵卫东蓝鹰更多>>
相关机构:成都信息工程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西昌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中华文化论坛》《龙岩学院学报》更多>>
相关主题:客家方言词义文化意蕴鸟崇拜语音特点更多>>
相关领域:语言文字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6
视图:
排序:
四川客家的双言现象被引量:2
《西昌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年第4期1-6,共6页兰玉英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汉语方言接触视角下的四川客家方言研究"(项目编号:09XYY003)的成果
闽粤赣客家人在明末清初"湖广填四川"的移民浪潮中入蜀并把客家方言带到了四川,历经三百年后,在成都、隆昌、西昌、仪陇几地客家人聚居的地方,还保留着客家方言。四川各地的客家人不只使用客家方言,还使用当地的官话,使用双方言进行交...
关键词:四川客家 双言现象 影响因素 危机 
文化接触、接触语言学与汉语方言研究被引量:2
《中华文化论坛》2013年第9期87-93,192,共7页蓝鹰 
国家社科基金西部项目"汉语方言接触视角下的四川客家方言研究"(项目号:09XYY003)的阶段性成果
接触语言学是20世纪产生的语言学分支学科,它从社会语言学中分离出来,给语言研究尤其是方言研究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语言接触是一种普遍现象,其本质是文化的接触。人类社会活动的诸多动因推动着文化的交流与互动,使得文化接触的形式异...
关键词:文化接触 语言接触 接触语言学 汉语方言 
四川客家方言的语音特点及其分区被引量:3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3年第5期173-178,共6页兰玉英 曾为志 闵卫东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汉语方言接触视角下的四川客家方言研究"(09XYY003)阶段性成果
四川客家方言普遍具有跟闽粤赣客家方言相同的语音特点:古全浊声母字逢今塞音、塞擦音读为送气清音,古次浊上声与古全浊上声字部分读阴平,山摄一、二等舒声韵基本有n与an的分别,蟹摄一、二等有oi与ai/uai的分别等;同时也具有跟四川官...
关键词:四川客家方言 语音特点 分区 
四川客家方言研究综述被引量:1
《龙岩学院学报》2012年第6期20-25,共6页兰玉英 闵卫东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汉语方言接触视角下的四川客家方言研究"(09XYY003)
四川客家方言是客家人在明末清初"湖广填四川"的移民运动中进入四川的,历经300年后,其具体面貌与传承、演变的情况引起了海内外学者的高度重视。20世纪以来,几代学者在四川客家方言的调查研究、比较研究、方言文化研究等方面取得了较丰...
关键词:四川 客家方言 方言描写 方言比较 方言与文化 
成都客家方言基本词汇的演变方式初探被引量:2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年第2期186-190,共5页兰玉英 曾为志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汉语方言接触视角下的四川客家方言研究"(09XYY003)中期成果
成都客家方言是粤闽赣客家人移民到成都以后形成的,它是客家方言在他乡演变发展的一个样本。在词汇方面,成都客家方言既保留了客家方言词汇的鲜明特色,又产生了诸多的变化。论文以《汉语方言词汇》所列的1230条词语为依据,在特色、近亲...
关键词:成都客家方言 基本词汇 演变方式 语言学 
客家方言中“鸟”、“卵”的意义及其文化意蕴被引量:3
《中华文化论坛》2010年第4期34-38,共5页兰玉英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汉语方言接触视角下的四川客家方言研究"(09XYY003)阶段性成果
客家方言中"鸟"、"卵"二词,连袂指称自然界的禽蛇龟的卵和男性生殖器、睾丸等意义,"鸟"还有"交合"的意义。文章着重梳理了"鸟"的各项意义及其演变轨迹,并对其意义在客家方言中的分布进行了较为详细的考察,从中看出它们是各地客家广泛用...
关键词:客家方言   词义 男根崇拜 鸟崇拜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