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社会科学基金(12BZS033)

作品数:26被引量:75H指数:4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作者:马强陈呈魏春莉杨霄潘玉渠更多>>
相关机构:西南大学陕西理工大学复旦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天府新论》《扬州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陕西历史博物馆论丛》《地理研究》更多>>
相关主题:唐人墓志出土唐代出土墓志更多>>
相关领域:历史地理文学文化科学天文地球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从出土唐代墓志看唐人的史学修养及其著史活动
《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年第2期66-72,共7页马强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蜀道文献整理与研究”(17ZDA190)阶段性成果;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新出土唐人墓志历史地理资料整理与研究”(12BZS033)阶段性成果
出土唐人墓志中蕴含着丰富的唐代史学信息,程度不同地涉及了唐人的史学修养、国史与私史的编修、家庭史学教育、唐代史家史著的早期流传等,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唐代史学的历史语境与文化风尚。唐人墓志有不少志主生前嗜好史学、研习经史,...
关键词:唐人墓志 唐代史学 史家佚著 
出土唐人墓志所见唐代巴蜀图景考论被引量:1
《中华文化论坛》2020年第5期21-29,154,共10页马强 孟凡华 
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出土唐人墓志历史地理资料整理与研究”(项目编号:12BZS033);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蜀道文献整理与研究”(项目编号:17ZDA190)阶段性成果。
出土唐人墓志对益州(成都)府及其郊区州县城市经济的繁荣富庶多有涉及,而且形象生动,是唐代城市经济繁荣“扬一益二”现象的有力佐证。唐人墓志对巴蜀地区山川形胜的记载多以历史典故表示,反映了唐代巴蜀的地域形象在国人心目中已经经...
关键词:出土唐人墓志 巴蜀地区 蜀道交通 
从出土墓志看唐代经济地理的几个问题被引量:4
《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年第2期85-92,共8页马强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新出土唐人墓志历史地理资料整理与研究"(12BZS033)阶段性成果;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招标项目"蜀道文献整理与研究"(17ZDA190)阶段性成果
出土唐人墓志保留着唐代珍贵的经济地理信息。由于唐人仕宦空间跨越性大、调任频繁,其墓志中往往会记述生前多个任职地的地方社会信息,经济地理信息就是其中之一。就唐代南方社会而言,出土唐人墓志留下了较多的南方地区的经济资源、经...
关键词:唐代 出土唐人墓志 经济地理 区域社会 
出土唐人墓志所涉唐代交通地理考述被引量:1
《中国历史地理论丛》2018年第2期59-69,共11页马强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新出土唐人墓志历史地理资料整理与研究"(12BZS033);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招标项目"蜀道文献整理与研究"(17ZDA190)
出土唐人墓志对唐代交通地理研究的意义而言,一是通过志主馆驿任职信息,可从个案角度反映唐代驿道交通繁荣的实际状况;二是披露了一些史籍失载的馆驿地名,这些地名结合文献考证多能坐实,可补史之阙载;三是一些志主亲身经历了漕运新道的...
关键词:出土唐人墓志 唐代 驿道交通 海运 
地方石刻文献的科学史价值及其他——关于白鹤梁与褒谷石刻中宋人题记的比较分析被引量:3
《西华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7年第3期9-14,共6页马强 马楚婕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12BZS033)
白鹤梁石刻中北宋末与南宋前期冬春季枯水记录最为频繁,显示了长江上游在这一时段水位出现明显降低,是对中国古代气候史上南宋为寒冷期的真实对应,具有重要的气候变迁史价值。褒谷石门石刻中的宋人题记则偏重于利州路兴元府水利兴修、...
关键词:宋代 白鹤梁石刻 褒谷题记 气候史 文化风尚 
关涉唐代重大事件之唐人墓志考述(上)被引量:1
《陕西历史博物馆论丛》2016年第1期187-196,共10页马强 马楚婕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新出土唐人墓志历史地理资料整理与研究”(批准号:12BZS033)
唐人墓志区别于其他时代墓志的特征之一是其特有的家、国历史信息的丰富及其鲜明的史料价值。与明清时期墓志大多只是记述个人名讳、生平、子孙而有意回避历史事件不同,唐人墓志在叙述志主生平仕宦时往往偏重记述志主生前参与或涉及的...
关键词:生平 仕宦 墓志 志主 重大事件 历史 时代 
土司历史地理研究刍议——以西南地区土司地理为主的考察被引量:7
《遵义师范学院学报》2016年第6期10-16,共7页马强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12BZS033);重庆市人文社会科学重点基地项目(15LS03)
中国历史上的土司辖区作为一种特殊的地方政区,应该重视其有关历史地理问题。土司历史地理研究是"土司学"的学科基础之一,也是深化土司研究的重要环节和标志。西南土司密集地带的形成有其特有的历史地理背景;土司政区与中央正州(县)政...
关键词:土司 历史地理 土司政区 土司地图 
构建武陵山区历史地理研究文献学概说
《长江师范学院学报》2016年第5期34-40,142,共7页马强 
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出土唐人墓志历史地理资料整理与研究"(12BZS033);重庆市重点社科研究基地项目"唐宋四川社会地理研究"(ZDJD015-02)
武陵山区是我国区域历史地理研究的"神秘地带"和薄弱环节,重要原因之一正是历史文献记载的稀少与零散。历史文献的整理是构建区域历史地理的前提,武陵山区的历史地理文献虽然十分零散,但通过搜集整理,可发现大体上可以划分为正史文献类...
关键词:武陵山区 历史地理文献 文献分类 
出土唐人墓志与唐代政区地理的几个问题
《中国历史地理论丛》2016年第3期124-134,共11页马强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新出土唐人墓志历史地理资料整理与研究"(12BZS033)
唐人墓志一定程度上能够从地下石刻资料角度反映唐代诸道、州(郡)、府、县各级政区发展演变的一般轨迹;其次唐人科举及第后,在县、州(郡)、府的任职地理空间变动性、跳跃性大,其墓志在叙述志主生前任职仕历时客观上保留了当时不少政区...
关键词:唐代 出土墓志 政区资料 政区变迁 
大动乱时期的士庶遭际与记忆——基于涉及安史之乱出土唐人墓志的分析被引量:3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年第4期22-29,共8页马强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新出土唐人墓志历史地理资料整理研究"(12BZS033)
大量出土唐人墓志等石刻文献程度不同地涉及到对安史之乱的经历与回忆,以"当事人"的身份留下了弥足珍贵的历史资料,其中有不少墓志回忆为正史文献所阙略,可与传世文献记载互为印证,如对安史动乱前唐朝社会繁荣富庶的回忆、安史起兵的动...
关键词:出土唐人墓志 安史之乱 个人遭际 大动乱回忆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