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社会科学基金(12BZS032)

作品数:11被引量:36H指数:4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作者:杜文玉赵水静更多>>
相关机构:陕西师范大学咸阳师范学院更多>>
相关期刊:《江西社会科学》《文史哲》《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社会科学动态》更多>>
相关主题:唐代唐五代职官监察体制判官更多>>
相关领域:历史地理政治法律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唐代冰井使考略
《唐史论丛》2017年第2期75-83,共9页杜文玉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唐宋时期职官管理制度研究》(编号12BZS032)阶段性成果
中国古代的藏冰之所,称凌阴、凌室、冰室、冰窨、冰窖、冰井,无论民间还是宫廷均有藏冰之所。有关这一方面的研究成果也不少[1],主要论述了历代藏冰、用冰制度以及相关礼仪方面的问题。唐代宫廷藏冰之所称冰井,对于掌管此事的职官设置,...
唐代口味库使考
《唐史论丛》2017年第2期84-92,共9页赵水静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唐宋时期职官管理制度研究》(编号12BZS032)阶段性成果
唐代内诸司使中包括有口味库使,杜文玉先生早已指出了这一点,但没有详论[1]。此后,有不少论著也都提到过这一使职[2],均一笔带过,未加详论。唯有李锦绣先生的《唐长安大明宫西夹城内出土封泥研究——兼论唐后期的口味贡》一文[3],涉及...
唐代中后期宦官机构士宦并用现象辨析——兼与严耀中先生商榷
《唐史论丛》2017年第2期93-113,共21页王颜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唐宋时期职官管理制度研究》(编号:12BZS032)阶段性成果;2013年陕西省重点扶持学科历史地理学子课题(中国史0601)阶段性成果
内侍省是唐代皇帝的近侍机构,主要负责管理宫廷内部事务。史载:“大唐武德初,改为内侍省,皆用宦者。”[1]然而唐中后期以后,内侍省官员便不再全是阉人。关于这一点,严耀中先生已有专文指出[2]。然而严先生分析内侍省官员成分来源复杂时...
唐代宦官管理制度述论被引量:6
《社会科学动态》2017年第3期86-93,共8页杜文玉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唐宋时期职官管理制度研究"(项目编号:12BZS032)
唐代宦官管理机构前后变化颇大。唐前期主要由内侍省进行管理,唐后期分别由枢密院与宣徽院进行管理,内侍省仅负责对宫廷内部事务及杂役的管理。南衙诸司只是针对宦官的勋爵、品阶、荫补、俸禄等方面进行协调,并不过问宦官的选用、升迁...
关键词:宦官阶层 内侍省 枢密院 宣徽院 
试论唐代监察制度的特点及其历史鉴戒被引量:4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年第4期5-12,共8页杜文玉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唐宋时期职官管理制度研究"(12BZS032)
唐代监察制度的研究成果很多,然而对这一制度的特点却研究不够。总的来看,其具有以下几方面的特点:垂直监察的体制、将监察贯穿于日常工作中、审计与勾检制度、被纠弹官员停职待罪的规定、监察体制中相互制约、提高监察官员政治待遇。...
关键词:御史台 审计制 勾检制 停职待罪 
论唐五代藩镇使府内部的监察体制被引量:10
《文史哲》2014年第5期95-105,167,共11页杜文玉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唐宋时期职官管理制度研究"(12BZS032)的阶段性成果之一
唐五代时期对地方官员的监察,除了御史台派御史和皇帝临时遣使分巡各地外,各级地方政府内部亦置有专门负责监察的官员,其中在藩镇使府中置有节度判官或观察判官,合称两使判官,此外还置有孔目官,从而形成一套完整的内部监察体制。两者的...
关键词:唐五代 藩镇 监察体制 两使判官 孔目官 勾检制 
论唐代尚书省左右丞的监察与勾检职能
《唐史论丛》2013年第2期1-16,共16页杜文玉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唐宋时期职官管理制度研究”阶段性成果之一,编号:12BZS032
关于唐代尚书左右丞的监察与勾检职能的研究,直到目前尚未见有专文讨论,[1]而左右丞的这一职能又十分重要,不能不加以研究。众所周知,唐朝以御史台为最高监察机构,有权监察在京百司及各地官员,那么由谁来监察御史们,这就涉...
关键词:左丞 监察御史 左右司 专文 都事 职官志 品秩 仆射 傅咸 《初学记》 
唐大明宫紫宸殿与内朝朝会制度研究被引量:3
《江汉论坛》2013年第7期120-127,共8页杜文玉 赵水静 
2012年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唐宋时期职官管理制度研究"(项目编号:12BZS032)的阶段成果之一
紫宸殿是唐大明宫中之便殿或内衙之正殿,是举行内朝朝会的场所。本文主要研究了唐代内朝朝会的内容,入閤之制的演变,入閤之仪的规格,以及朔望朝举办场所的变化等问题,并对紫宸殿举行的其他活动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对于古代学者如司马光...
关键词:紫宸殿 内朝朝会 入閤之仪 朔望朝 
唐代地方州县勾检制度研究被引量:9
《唐史论丛》2013年第1期1-17,共17页杜文玉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唐宋时期职官管理制度研究”阶段性成果之一,编号:12BZS032
关于唐五代时期地方州(府)县勾检制度的研究,学术界极少有人涉及,其中除了王永兴先生在《唐勾检制研究》一书及少数论文稍有涉及外,[1]还未见有专论涉及这一问题。有唐一代在中央及各级地方政府皆建立了一套完整的勾检制度,其中在州府...
关键词:司录 方州 比部 主簿 唐五代时期 选授 都督府 观察使 监察部门 公文处理 
唐宋任官回避制度初探被引量:2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年第3期80-90,共11页杜文玉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12BZS032)
唐宋时期是我国古代任官回避制度的成熟时期,主要表现在如下方面:一是制定了专门的任官避亲法令;二是回避的范围比之前代有了很大的扩展,涉及从科举考试、铨选任官、任职范围、亲属回避等各个方面;三是制定了专门针对外戚、宗室、权臣...
关键词:科举考试 任官回避 别头试 门荫入仕 避亲嫌 对移之制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