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社会科学基金(13BFX034)

作品数:18被引量:131H指数:7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作者:王启梁张剑源李娜李娜胡仕林更多>>
相关机构:云南大学阿姆斯特丹大学昆明理工大学四川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复印报刊资料(法理学、法史学)》《法律和社会科学》《思想战线》更多>>
相关主题:土地执法法学研究法律理论田野社会科学更多>>
相关领域:政治法律经济管理文化科学社会学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资源依赖与保护性执法:基于基层土地执法机构运作的解释被引量:9
《思想战线》2017年第4期123-131,共9页甘霆浩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基层执法的困境与对策研究"阶段性成果(13BFX034);云南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青年项目"云南省基层土地执法的困境与对策研究"阶段性成果(QN2016017);云南省教育厅科学研究基金资助性项目"云南省基层国土执法生态及其困境研究"阶段性成果(2016ZZX028)
执法是保障法律实施的主要方式之一。这其中,作为中国国家构建土地利用秩序的重要机制,基层土地执法除了经由土地行政体制结构,以及基层社会的复杂环境制约,而呈现出执法效果难有稳定预期的主要特征之外,就执法存续与运转的基本前提来说...
关键词:《土地管理法》实施 基层土地执法 资源依赖 保护性执法 法治政府建设 
法学研究的“田野”--兼对法律理论有效性与实践性的反思
《复印报刊资料(法理学、法史学)》2017年第6期3-13,共11页王启梁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基层执法的困境与对策研究”(13BFX034)的阶段性成果。
法律存在、运作或产生影响的所到之处就是法学研究的“田野”。进入“田野”对于建构有效的、实践性的法律理论具有重要价值。有效的法律理论指向法律实践,但并非法律实务的操作方案。其有效性来自于对法律实践、制度运行逻辑等的解释...
关键词:田野 有效理论 实践性 整体论 社会科学 
作为“影子”存在的执法被引量:2
《法律和社会科学》2017年第1期1-17,共17页李娜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基层执法的困境与对策研究”(批准号:13BFX034)的研究成果
本文旨在从规制关系中的另一方,即被规制对象的主体性出发,来探讨执法意味着什么。基于对M市建筑安全执法实践的经验性研究,文章指出,对于被规制对象而言,国家执法是一种影子般的存在:一方面没有实际威慑力;另一方面形塑了潜在的威慑感...
关键词:敏感度 规制对象 建筑工地 
监控:基层土地执法的功用被引量:1
《法律和社会科学》2017年第1期173-199,共27页甘霆浩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基层执法的困境与对策研究”(13BFX034);云南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青年项目“云南省基层土地执法的困境与对策研究”(QN2016017);云南省教育厅科学研究基金资助性项目“云南省基层国土执法生态及其困境研究”(2016ZZX028)的阶段性成果
将基层土地执法的功用预设定位于“消除违法”并不完整。结合理论支撑和执法实践来看,监控是基层土地执法的主要功用预设之一,与“消除违法”具有同等重要的地位。从保障法律实施以建构国家土地利用秩序的角度来说,作为执法内核的监控,...
关键词:执法监察 违法行为 
法学研究的“田野”——兼对法律理论有效性与实践性的反思被引量:35
《法制与社会发展》2017年第2期133-144,共12页王启梁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基层执法的困境与对策研究"(13BFX034)的阶段性成果
法律存在、运作或产生影响的所到之处就是法学研究的"田野"。进入"田野"对于建构有效的、实践性的法律理论具有重要价值。有效的法律理论指向法律实践,但并非法律实务的操作方案。其有效性来自于对法律实践、制度运行逻辑等的解释,以及...
关键词:田野 有效理论 实践性 整体论 社会科学 
进入隐秘与获得整体:法律人类学的认识论被引量:15
《江苏社会科学》2017年第2期158-166,共9页王启梁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基层执法的困境与对策研究"(批准号:13BFX034)阶段性成果
法律人类学是一种观察视角和研究方法,是反思和创新法律理论的社会科学进路之一。此种进路主张在法律与社会之间建立起关于秩序融贯性的思考,其贡献主要是提供出一种关于法律和法治的认识论。法律具有"双重建构性",即法律是建构的结果,...
关键词:双重建构性 法律实践 整体性 认识论 融贯 
国家治理中的多元规范:资源与挑战被引量:33
《环球法律评论》2016年第2期5-19,共15页王启梁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基层执法的困境与对策研究"(批准号:13BFX034)阶段性研究成果
多元规范的格局是国家治理需要面对的社会事实。多元规范作为国家治理的资源,首先,基于法律是国家构建超时空秩序的基础性制度资源,成为国家用以结构化社会的基本力量。其次,社会性的规范是复杂社会中微观秩序来源的关键性因素,对日常...
关键词:国家治理 多元规范 规范整合秩序 
不信任背景下的权利意识生长被引量:9
《中国法律评论》2016年第2期88-102,共15页王启梁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基层执法的困境与对策研究”(批准号:13BFX034)阶段性成果
民众对地方政府不信任,因风险产生焦虑是反对石化项目的最初动因,借助法律和新媒体展开法律动员则推动了反对行动的开启、议题升级。此一过程中,权利意识是民众能动性的重要基础,知情、环境、表达、参与四种核心的权利意识获得了传播、...
关键词:信任法律动员 权利意识 风险社会 结构 
中国殡葬法制的意外后果被引量:15
《云南社会科学》2016年第1期113-120,共8页王启梁 刘建东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基层执法的困境与对策研究”(项目号:13BFX034)的阶段性成果
我国的殡葬法制在实施过程中并没有完全达到节约土地的制度目标,反而产生了公墓危机以及"二次土葬""缴费土葬"等大量越轨行为。这些法制的意外后果源于习俗和国家对丧葬的双重社会控制之间未能有效调适以及殡葬管理、执法中存在的种种...
关键词:殡葬法制 习俗 法律 意外后果 行动 
守法作为一种个体性的选择——基于对建筑工人安全守法行为的实证研究被引量:19
《思想战线》2015年第6期112-119,共8页李娜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基层执法的困境与对策研究"阶段性成果(13BFX034)
面对构建法治社会的目标,学术界对守法的研究仍然十分有限。在以实证研究方式考察法律规范、社会规范、个人规范对工人守法行为影响的基础上,研究显示,工人行动的逻辑主要受个体规范的影响,法律规范和社会规范的影响则很弱。这表明,在...
关键词:守法 法律规范 社会规范 个体规范 建筑安全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