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院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XDA05120302)

作品数:4被引量:42H指数:3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作者:常晓丽杨思忠何瑞霞金会军金晓颖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科学院中国科学院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北京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第四纪研究》《冰川冻土》《中国科学:地球科学》更多>>
相关主题:多年冻土LGM末次冰期最盛期全新世大暖期全球变暖背景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4
视图:
排序:
内蒙古鄂尔多斯高原古冰缘遗迹科学考察研究进展被引量:2
《冰川冻土》2021年第1期263-273,共11页何瑞霞 金会军 蒋观利 张泽 陈雪梅 Raul David SERBAN Mihaela SERBAN Jef VANDENBERGHE Valentin V.SPEKTOR Hugh M.FRENCH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NSFC)与俄罗斯基础研究基金会(RFBR)合作交流项目(42011530083);中国科学院国际合作局对外合作重点项目“中蒙俄冻土变化及其对重大工程影响的评估”(131B62KYS2016009);中国科学院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大暖期与盛冰期的中国冻土”(XDA05120302);冻土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自主研究项目(SKLFSE-ZT-12);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401081)资助。
冰缘遗迹(特别是冷生楔形构造及融冻褶皱)是重建古气候及第四纪晚期多年冻土环境的重要证据。内蒙古鄂尔多斯高原是我国北方地区冰缘现象最为发育的地区之一。为准确了解鄂尔多斯高原冰缘遗迹类型及其分布特征、区域冻土演化历史等,中...
关键词:内蒙古 鄂尔多斯 古冰缘遗迹 冷生楔形构造 冻融褶皱 科学考察 
两万年来的中国多年冻土形成演化被引量:16
《中国科学:地球科学》2019年第8期1197-1212,共16页金会军 金晓颖 何瑞霞 罗栋梁 常晓丽 王绍令 Sergey S MARCHENKO 杨思忠 易朝路 李世杰 Stuart A HARRIS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际(地区)合作与交流NSFC-RFBR(中俄)项目(批准号:41811530093);中国科学院国际合作局对外合作重点项目;中国科学院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项目(编号:XDA05120302)资助
利用大量的古多年冻土遗迹和古冰缘现象,并佐以古冰川、孢粉及动物化石等资料,重建了20ka以来中国多年冻土演化进程.结果表明,在末次冰期最盛期(LGM,或末次多年冻土最大期LPMax),中国多年冻土面积达到了5.3×10^6~5.4×10^6km^2(现今中...
关键词:冻土演化 冷生楔形构造 末次冰期最盛期(LGM) 全新世大暖期(HMP) 中国 
全球变暖背景下青藏高原多年冻土分布变化预测被引量:16
《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6年第2期249-256,共8页焦世晖 王凌越 刘耕年 
中国科学院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子课题(XDA05120302);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1230523;41371082)资助
根据青藏高原及周边地区温度数据和多年冻土分布,模拟2099年青藏高原多年冻土面积与各类多年冻土分布的变化情况。结果显示:青藏高原地区在年均温升高1.8oC的情况下,大片多年冻土在高原西北部收缩至76.6°E以东,岛状多年冻土在高原东南...
关键词:青藏高原 多年冻土 全球变暖 
呼伦贝尔高平原全新世早晚期砂、土楔及其古气候环境意义被引量:11
《第四纪研究》2011年第5期765-779,共15页金会军 常晓丽 郭东信 杨思忠 何瑞霞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规划项目(973项目)"北半球冰冻圈变化及其对气候环境的影响与适应对策"(批准号:2010CB951402和2010CB951404);中国科学院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项目(碳专项)的子课题"大暖期与盛冰期的中国冻土"(批准号:XDA05120302)资助
砂、土楔等楔状构造是多年冻土曾经存在的可靠证据,其与多年冻土及年均地、气温度的关系也是重建古冰缘环境的依据。在呼伦贝尔高平原中南部的乌尔逊河、辉河、新巴尔虎东旗和鄂温克旗发现大量砂、土楔及伴生的冻融褶皱。通过对其形态...
关键词:呼伦贝尔高平原 砂、土楔  晚全新世 古气候和冰缘环境 冻土地温和厚度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