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10YJC720060)

作品数:7被引量:4H指数:1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作者:张尚英更多>>
相关机构:四川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宋代文化研究》《求索》《儒藏论坛》更多>>
相关主题:《春秋》学宋人学者理学宋代更多>>
相关领域:历史地理文学文化科学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7
视图:
排序:
儒学教育的现状与对策——以学校为例
《儒藏论坛》2016年第1期162-172,共11页张尚英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时代思潮与百年《春秋》学研究”(13CZX039);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项目“20世纪《春秋》学研究”(10YJC720060);四川省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儒学研究中心重点项目“谢湜《春秋》学研究”(RX14Z03);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巴蜀全书”(10@zh005),四川省重大文化工程“巴蜀全书”(川宣2012.11号)
学校是儒学教育的主要阵地,目前我国的学校从幼儿园到大学都以不同形式开展了不同程度的儒学教育。由于还没有纳入统一的国家教育体系,从幼儿园到高中,儒学教育存在没有统一的权威教材,没有专职师资、常由语文老师兼任,主要以经典诵读...
关键词:儒学教育 学校 现状 对策 
疑古思潮与20世纪《春秋》学研究被引量:1
《求索》2014年第1期168-174,共7页张尚英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资助(13CZX039);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项目(10YJC720060);四川省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儒学研究中心一般项目(RX12Y08)阶段性成果
经过梳理20世纪疑古派关于《春秋》经性质,三传真伪、作者与成书时代等问题的基本观点,可见其击中了很多传统说法的漏洞、总结了《春秋》辨伪史,但对《春秋》经传多方面的价值认识不足、对传统《春秋》学没有做出全面正确的分析评价,可...
关键词:疑古 20世纪 《春秋》学 研究 得失 影响 
2011年《春秋》学研究述评
《儒藏论坛》2013年第1期188-239,共52页张尚英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青年基金(10YJC720060);四川省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儒学研究中心项目(RX12Y08)阶段性成果
本文分《春秋》总论、三传(《左传》《公羊》《穀梁》)、《春秋》学史、专题研究、《春秋纬》、出土文献、文献整理等几个方面概括介绍了2011年《春秋》学研究的大致状况。2011年《春秋》学研究成果丰富,据不完全统计,各种论著达360余种...
关键词:2011年 《春秋》 《左传》 《公羊》 《穀梁》 现状 
家铉翁《春秋》学述论被引量:2
《儒藏论坛》2012年第1期68-84,共17页张尚英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批准号:10YJC720060);四川省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儒学研究中心项目(项目批准号:RX12Y08)阶段性成果
家铉翁是宋末的知名人物,立身行事为人所重,学问以《春秋》学显。他对《春秋》性质、三传、起止、义例、尊王攘夷等问题的阐发,具有宋代《春秋》学会通三传、重经世致用的典型特点。同时,由于身处宋末,他对宋代《春秋》学的一些偏颇之...
关键词:家铉翁 宋代 蜀学 理学 《春秋》研究 
宋人关于“舍传求经、会通三传”的理论阐释与学术实践
《宋代文化研究》2011年第1期43-56,共14页張尚英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阶段性成果(项目批准号:10YJC720060)
中唐啖、赵、陆的《春秋》学引发了宋代整个经学的大变革,正如四库馆臣所言,啖、赵、陆'盖舍传求经,实导宋人之先路'。宋代《春秋》学直承其余脉向前发展,最终完成了《春秋》汉学到《春秋》宋学的过渡,确立了《春秋》宋学。
关键词:实导 理论 发展 馆臣 会通 变革 问题 先路 人治 
试论宋人关于孔子“作”、“修”《春秋》的争论
《宋代文化研究》2010年第1期42-54,共13页张尚英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阶段性成果(项目批准号:10YJC720060)
'孔子与《春秋》的关系'是《春秋》学史上的重大公案,学者们根据自己的学术主张与所处时代的政治、学术、文化等需要,各抒己见,各有自己的一套理论和依据.
关键词:学术 学史 政治 公案 试论 学者 时代 
宋人“《春秋》正朔辨”述评被引量:1
《儒藏论坛》2010年第1期212-231,共20页张尚英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阶段性成果(项目批准号:10YJC720060)
汉、唐学者对《春秋》的正朔,即《春秋》记事所用历法问题,并无异议,都认为孔子作《春秋》所用之正为周正。所以,正朔没有成为《春秋》家关注的议题。而这个不成问题的问题,到了宋代,却聚讼不已。先是胡安国受程颐启发,强调孔子作《春...
关键词:制法 记事 历法 正朔 问题 聚讼 学者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