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学教育

作品数:299被引量:332H指数:6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历史地理更多>>
相关作者:张媚玲陈名实黄明喜谭德兴吴忠礼更多>>
相关机构:华东师范大学四川大学云南大学云南师范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福建省社会科学规划项目云南省教育厅科学研究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北魏儒学教育与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推广相互作用问题初探
《集宁师范学院学报》2024年第6期105-109,共5页李军 
内蒙古社会科学基金2022年度重点项目“历代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推广与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研究”(项目编号:2022BZ03)。
北魏从建国开始就十分重视儒学教育,也在有意无意地将汉语作为官方语言文字进行推广,在孝文帝时期出台了以汉语汉文字为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政策。儒学教育和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推广之间形成了相互作用的关系。一方面,北魏的中央儒学教育...
关键词:北魏 儒学教育 国家通用语言文字 北魏孝文帝 
儒学教育与清末民初中国台湾文人的中华文化认同意识
《信阳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4年第6期103-110,共8页叶刚 王冰 
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21BZW045)。
清末民初中国台湾文人接受了系统性儒学教育,通过学宫、书院、乡学、家学等途径,熟读儒家经典,深受中华传统文化影响。乙未割台之际,中国台湾文人在忠君爱国、华夷之辨、经世致用等观念的影响下,积极投身抗日保台运动,表现出强烈的民族...
关键词:中国台湾文人 儒学教育 中华文化 文化认同 
唐五代河西地区的儒学教育——以敦煌写本为中心
《西安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4年第6期114-121,共8页张利亚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基金项目“唐五代河西地区儒学教育研究——以敦煌写本为中心”(18YJAZH130)。
河西地区是古代丝绸之路上的咽喉要道,也是西北儒学传播影响最重要的区域。这里自汉代就形成了良好的儒学教育基础,并延续至唐五代,对唐代中央政权在此区域的统治和影响意义非常重大。通过分析敦煌文献,详细阐述了唐代敦煌地区的儒学教...
关键词:儒学教育 文化认同与传播 敦煌文献 唐五代 河西走廊 
宋元明清时期湖南西部地区儒学教育的发展及影响——以湘黔滇古驿道湖南段碑记为考察中心
《云梦学刊》2024年第5期54-64,共11页谭德兴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专项“冷门”“绝学”研究专项“湘黔滇古驿道贵州段石刻文献整理与研究”(19VJX101)。
湘黔滇古驿道湖南段的碑记数量众多,其中儒学类碑记资料十分丰富。这些儒学碑记详实记录了湘黔滇古驿道湖南段各政区儒学教育的发生与发展历程,揭示了以驿道为中心的文化输入对驿道沿途政治文化发展所产生的巨大作用,尤其是儒学传播对...
关键词:古驿道 碑记 儒学教育 少数民族文化 边疆治理 
高亨:我虽“以管窥天”,但自信没“无根之谈”
《教师博览(上旬刊)》2024年第10期26-29,共4页董治安 
一我国著名先秦文史研究专家、文字训诂学家高亨先生,1900年生于吉林省双阳县(今长春市双阳区)一个叫山咀子的小村里。10岁始入邻村私塾就读,接受传统的儒学教育,他勤奋好学、资质颖异,八载寒暑,精读了《论语》《孟子》《诗经》《尚书...
关键词:高亨 文史研究 训诂学家 长春市双阳区 儒学教育 《尚书》 双阳县 重要典籍 
少年胡适崇拜的辛玄志士傅熊湘
《文史博览》2024年第9期31-33,共3页杨海亮 
胡适在《四十自述》中写道:“竟业学会的第一件事业就是创办一个白话的旬报,就叫作《竟业旬报》。他们请了一位傅君剑先生来做编辑。”这位傅君剑是谁呢?傅熊湘(1882—1930),字君剑,湖南醴陵人,自幼跟随祖父、父亲接受儒学教育,先后在...
关键词:师范学堂 湖南醴陵 岳麓书院 儒学教育 傅熊湘 《四十自述》 胡适 白话 
新时代中国教师角色的双重定位——基于儒学教育话语范畴的分析
《教师教育研究》2024年第4期7-13,共7页闫雪映 黄明喜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学一般项目(BOA230228)阶段性成果。
无论传统教育还是现代教育,教师都不是单一定位的社会角色,而是具有多重面向及发展阶段的一体化角色范畴。“先进”与“后进”、“经师”与“人师”这两对儒学教师话语范畴常见于儒学对教育理论和实践的论述中,并贯穿我国传统教师角色...
关键词:教师角色 先进与后进 经师与人师 儒学教育 
金代科举制度对儒学教育的影响被引量:1
《北方文物》2024年第2期102-106,112,共6页郭海霞 
金代统治者入主中原后,为了稳定统治秩序及追求正统地位,主动接受儒家思想文化,并全面推行“以儒治国”,为此,金代确立了科举制度选拔儒学人才进入统治阶层。科举制度促进了儒学教育形式与内容的发展,儒学教育为科举制度提供了更多可供...
关键词:金代 科举制度 儒学教育 
科举取士对民间儒学教育的影响——以宋代书院和江户汉学塾的比较为视角
《华夏文化论坛》2024年第1期19-27,共9页张晓霏 
科举和儒学是古代东亚文化圈两个标志性元素。科举制度自隋朝创设以来,与儒学一直密切相连,也深刻影响着民间的儒学教育。本文通过比较中日两国历史上民间儒学教育典范——宋代书院和江户汉学塾的异同,探讨科举制度对于民间儒学教育的...
关键词:科举取士 宋代书院 江户汉学塾 民间儒学教育 
论北魏前期拓跋氏皇族的儒学素养与文风趋尚被引量:1
《山西大同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4年第1期69-73,共5页许鹤 
安徽省教育厅人文社科重大项目“北朝儒学与文学关系研究”(SK2021ZD0059);阜阳师范大学高层次人才科研启动项目“北朝皇室文学研究”(2023KYQD0009)。
鲜卑拓跋氏建立北魏政权之后,为实现长治久安,迫切需要向更加先进的汉族文化学习,并深刻认识到文化教育对于提升鲜卑贵族自身素养的重要性,通过发展皇室教育培养鲜卑统治人才。这不仅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鲜卑皇室的儒学素养,更使得鲜卑...
关键词:拓跋氏皇族 儒学教育 文士化倾向 文风趋尚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