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药科学技术研究专项(06-07LP21)

作品数:5被引量:65H指数:4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作者:范炳华王鹏徐泉珍林咸明吴国英更多>>
相关机构: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三医院浙江中医药大学浙江省新华医院杭州市中医院更多>>
相关期刊:《中华中医药学刊》《中国骨伤》《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更多>>
相关主题:颈性眩晕流速推拿三部推拿法临床疗效观察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5
视图:
排序:
三部推拿法对椎-基底动脉缺血性眩晕模型家兔的干预作用研究被引量:1
《中华中医药学刊》2014年第8期1909-1912,共4页王新华 范炳华 徐泉珍 王鹏 许丽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十二五"中医药重点学科项目(国中医药人教发[2012]32号);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药科学技术研究专项项目(06-07LP21);浙江省中医药管理局重点项目(2008ZA007);浙江省范炳华名老中医专家传承工作室项目(GZS2012017)
目的:观察三部推拿法对椎-基底动脉缺血性眩晕模型动物的干预作用,为三部推拿法治疗椎-基底动脉缺血性眩晕提供实验依据。方法:将32只健康家兔(不分雌雄)完全随机分成生理盐水组、模型对照组、三部推拿法组和传统推拿法组4组,采用眼震电...
关键词:椎-基底动脉缺血 眩晕 三部推拿法 干预作用 TCD ENG 
五线五区十三穴推拿法治疗颈僵型项痹病105例临床疗效验证观察被引量:12
《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2013年第11期1275-1278,共4页王鹏 范炳华 丛德毓 吴佐联 詹强 严金林 周志跃 王遵来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药科学技术研究专项课题(06-07LP21);浙江省中医药管理局重点项目(2008ZA007);浙江省范炳华名老中医专家传承工作室(GZS2012017);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十二五"中医药重点学科(国中医药人教发20120032号)~~
[目的]验证五线五区十三穴推拿法治疗颈僵型项痹病的临床疗效。[方法]按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十一五"推拿重点专科项痹病诊疗方案临床验证要求,建立临床病例观察表(Case Report Form,CRF),采用多中心验证评价,观察五线五区十三穴推拿法...
关键词:五线五区十三穴推拿 颈僵型项痹病 颈椎病 诊疗方案 疗效观察 
“上虚则眩”理论的椎-基底动脉形态病理学机制研究被引量:12
《中华中医药学刊》2011年第10期2211-2213,共3页范炳华 李伟 林咸明 谢远军 吴国英 王鹏 徐泉珍 谷海洋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药科学技术研究专项课题(06-07LP21);浙江省"重中之重"学科资助项目(浙教高科[2008]255号);浙江省中医药管理局重点课题项目(2008ZA007)
目的:为探讨"上虚则眩"理论的椎-基底动脉形态病理学机制,拟证实与椎-基底动脉形态病理学改变的相关性。方法:符合"上虚"(椎动脉供血不足)型眩晕患者60例,男34例,女26例;年龄28~85岁,平均年龄50.73岁;病程2周~10年以上。先作TCD检测...
关键词:“上虚则眩” 椎-基底动脉 血管形态病理学 血流速 
三部推拿法治疗颈性眩晕120例临床疗效观察被引量:24
《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2011年第4期581-583,586,共4页范炳华 王新华 王鹏 徐泉珍 谷海洋 林咸明 吴国英 张慈 诸波 
浙江省"重中之重"学科资助(浙教高科[2008]255号);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药科学技术研究专项课题(编号:06-07LP21);浙江省中医药管理局重点课题项目(编号:2008ZA007)~~
[目的]观察三部推拿法治疗颈性眩晕的临床疗效。[方法]对符合颈性眩晕患者120例,按就诊顺序单、双号分为三部推拿法组和常规推拿法组,采用一指禅推法、按揉法,在手法质量控制下推拿,观察治疗前后眩晕严重程度积分、持续时间积分、临床...
关键词:颈性眩晕 三部推拿法 传统推拿法 疗效 
推拿对颈性眩晕的椎动脉形态学及血流速的影响被引量:21
《中国骨伤》2009年第5期354-356,共3页范炳华 王鹏 徐泉珍 
浙江省中医药管理局科研基金(编号:2003C120);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药科学技术研究专项基金(编号:06-07LP21)
目的:通过观察疗前疗后颈性眩晕患者椎动脉血流速以及椎动脉形态学改变情况,探讨推拿对颈性眩晕的治疗效果。方法:颈性眩晕患者45例,男27例,女18例;年龄25~60岁,平均41.6岁;病程2周~5年。采用TCD检测椎动脉血流速,3D-CTA检查椎动脉形...
关键词:颈部推拿 颈性眩晕 椎动脉形态 血流速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