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社会科学基金(06BXW023)

作品数:10被引量:10H指数:2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作者:陈堂发张德勤王生智章银燕更多>>
相关机构:南京大学复旦大学南京艺术学院华中科技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国际新闻界》《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新闻传播》《徐州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更多>>
相关主题:批评性报道法律意识法官编辑记者法律尺度更多>>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政治法律经济管理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网民舆论监督权的法治保障探讨
《徐州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第4期69-72,共4页陈堂发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批评性报道法律问题研究"(06BXW023);网易基金项目"网络新闻的政策调控问题研究"
基于政治民主、权利本位的本质要求,网民对于公权话题的批评监督言论面对刑事指控时,必须阻止地方权力意志支配的刑事惩处行为。以刑事惩治行政化、私人化、利益化为主要表现形式的偏刑主义地方政策,将直接影响到以知情权、参与权、表...
关键词:网络舆论监督 偏刑主义政策 权力造罪 刑法适用限制 
新闻侵权问题与法官的法律尺度——从范曾名誉权官司说起
《新闻记者》2011年第3期73-75,共3页陈堂发 
作者主持的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批评性报道的法律问题研究"(06BXW023)
2010年6月24日、7月13日,某报“鉴藏专刊”先后刊发郭庆祥《艺术家还是要凭作品说话》、谢春彦《钱,可通神,亦可通笔墨耶?》两篇文章,以间接指向方式就当前走红的范姓画家的技艺拙劣、急功近利、自封“大师”、笔墨屈于钱币等予以...
关键词:名誉权 法律尺度 侵权问题 官司 法官 新闻 著名画家 2010年 
批评意见表达的法规范问题被引量:3
《国际新闻界》2010年第12期105-111,共7页陈堂发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批评性报道的法律问题研究>;项目编号06BXW023
批评报道的意见表达应注意轻重分寸与事件性质一致,有事实依据的意见评价应该有法律的依据,尊重专家意见需要注意不同专家意见的平衡处理,以质疑的方式表达否定意见应避免不正确的事实性断言,意见要素与事实要素分开以防止不恰当的意见...
关键词:批评意见 法律根据 事实根据 判断标准 
刑事诉讼案件报道侵权的法律问题探究
《南京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2期81-84,共4页陈堂发 章银燕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批评性报道法律问题研究"(06BXW023)的阶段性成果
媒体就刑事诉讼的专门机关依职权形成的呈报材料与文书或就诉讼一方当事人控辩材料或供词予以报道,导致相对人名誉受损,媒体是否免于承担法律责任,法律并无明确规定。司法审判实践在两种情况下体现出向名誉权的保护倾斜:依据公安、检察...
关键词:刑事诉讼报道 公开文书 名誉侵权 权威消息来源 过错责任 
法官与媒体从业者侵权认知意识比较
《新闻实践》2009年第7期49-52,共4页陈堂发 王生智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批评性报道的法律问题研究"阶段性成果;项目批准号06BXW023
与编辑记者相比,在批评报道经常涉及的谴责、贬斥态度呈现上,法官更倾向于意见、情绪表达的理智与分寸。媒体从业者对报道"客观性"的尊重,更多地采取"新闻构成要素基本真实即可"的行业标准,而法官面对媒体因实际条件限制而难以达到理想...
关键词:媒体从业者 认知意识 法官 侵权 编辑记者 情绪表达 行业标准 基本真实 
批评性报道的法律意识调查
《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3期142-146,共5页陈堂发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批评性报道的法律问题研究"阶段性成果(项目批准号:06BXW023)
在批评报道经常涉及的谴责、贬斥态度呈现上,法官理解与掌握的法律尺度与编辑记者相比,更倾向于意见、情绪表达的理智与分寸;媒体从业者对报道"客观性"尊重这个问题上,更多地采取"新闻构成要素基本真实即可"的行业标准,法官面对媒体因...
关键词:批评报道 法律意识 报道侵权 认知分歧 
批评性报道的法律意识与司法环境——编辑记者、法官认知状况调查被引量:7
《国际新闻界》2009年第3期48-51,共4页陈堂发 
作者主持的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批评性报道的法律问题研究"阶段性成果;项目批准号(06BXW023)
在批评报道经常涉及的谴责、贬斥态度呈现上,法官理解、掌握的法律尺度比编辑记者更倾向于意见、情绪表达的理智与分寸。编辑记者处理报道"客观性"更多地采取"新闻构成要素基本真实即可"的行业标准,而法官对媒体因实际条件限制而难以达...
关键词:批评报道 法律意识 报道侵权 认知分歧 
批评性报道的侵权问题与法官的法律尺度
《南京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1期24-27,共4页陈堂发 张德勤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批评性报道的法律问题研究"(06BXW023)
对批评报道经常涉及的谴责、贬斥态度呈现上,法官理解与掌握的法律尺度比编辑、记者更倾向于意见、情绪表达的理智与分寸。媒体从业者对报道"客观性"的尊重更多地采取"新闻构成要素基本真实即可"的行业标准,法官面对媒体因实际条件限制...
关键词:批评报道 法律意识 报道侵权 认知分歧 
批评性报道中的细节问题与侵权纠纷
《南京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1期19-22,共4页陈堂发 苏义宝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批评性报道的法律问题研究"(06BXW023)
批评性报道的细节处理不当可能引发侵权诉讼。我国法律对"细节失实"是否构成侵权并无明确的规定。司法案例表明,细节不真实或分寸不符只要构成对当事人社会评价的明显降低,失实的细节构成侵权;出于完整报道事件情节的需要,对某些不宜披...
关键词:批评性报道 细节问题 侵权纠纷 名誉权 隐私权 
媒体报道中的隐私保护问题
《新闻传播》2008年第1期56-57,共2页陈堂发 
陈堂发主持的2006年度全国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批评性报道的法律问题研究"的部分成果
现实生活中能够引起人们兴趣的素材,是否都可以成为媒体报道的对象?从认识层面来说,所有媒体从业者都会给出否定答案。在笔者最近执行的一项2006年度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批评性报道的法律问题研究”的问卷调查中,197位有效受访的编...
关键词:媒体报道 保护问题 隐私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 被调查者 媒体从业者 批评性报道 问卷调查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