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社会科学规划研究项目(11CLSZ02)

作品数:6被引量:25H指数:3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作者:杨恩玉更多>>
相关机构:山东社会科学院更多>>
相关期刊:《南京晓庄学院学报》《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东岳论丛》《史学月刊》更多>>
相关主题:萧梁考论考辨太学北魏孝文帝更多>>
相关领域:历史地理政治法律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6
视图:
排序:
萧梁国子学与太学考论被引量:2
《理论学刊》2014年第5期103-107,共5页杨恩玉 
2011年山东省社会科学规划研究项目"萧梁政治制度研究"(项目编号:11CLSZ02)的阶段性成果
萧梁国子学的建立时间,不是多数学者所认为的天监七年,而是天监元年。国子生的入学年龄没有严格限制,不过却限于贵族与高门士族子弟,其入学条件,除门第外还增加了个人素质的要求。南朝不是国子学隶属于太学,而是太学隶属于国子学。游学...
关键词:国子学 开办时间 入学条件 太学 
萧梁经学生策试制度考辨被引量:1
《东岳论丛》2014年第9期53-59,共7页杨恩玉 
山东省社会科学规划研究项目"萧梁政治制度研究"(项目编号:11CLSZ02)之阶段性成果
萧梁经学生策试入仕制度确立于天监四年(505),而宗室子弟的策试入仕大致开始于天监末普通初期间(519—522)。考生在每年的十月报名、十一月策试,策试的地点在仪贤堂。策试的经书由皇帝临时决定,为一经、二经或三经不等,试题皆为十道,成...
关键词:经学生策试 成绩等级 策试方式 
南朝太学考辨被引量:3
《南京晓庄学院学报》2014年第3期17-22,123,共6页杨恩玉 
山东省社会科学规划项目"萧梁政治制度研究"(11CLSZ02)
对于南朝太学,学者们有以下四种不同观点:一、南朝有太学;二、南朝无太学;三、南朝时只有陈朝有太学;四、"南朝‘太学’与‘国学’为一校二名,实际是指同一所学校"。第一种观点是可取的。首先,不能由《建康实录》的记载,得出太学并入国...
关键词:南朝 太学 建立时间 
萧梁官班制渊源考辨被引量:10
《历史研究》2013年第4期170-180,共11页杨恩玉 
山东省社会科学规划研究项目"萧梁政治制度研究"(11CLSZ02)阶段性成果之一
官班制是由萧梁颁布实施并被陈朝沿用的一项官阶制度。最早记载梁朝典制的《隋书》对它的内容有简要介绍,但对它的渊源却没有涉及。古代史家李延寿、马端临与现代中日学者大多认为,官班制由九品官制析分而来。阎步克研究的结论是:梁...
关键词:渊源 萧梁 北魏孝文帝 考辨 《隋书》 中间环节 继承发展 官阶 
官班制的性质、编制标准与作用考论被引量:11
《史学月刊》2012年第10期38-45,共8页杨恩玉 
山东省社会科学规划研究项目<萧梁政治制度研究>(11CLSZ02)阶段性成果
官班制的性质不同于官品制,它是一项士庶起家与官员官职迁转的官阶制度。它不仅适用于梁陈两朝,而且对于认识魏晋宋齐的同类问题,也具有无可替代的参考价值。它的编制标准除朝班外主要是官职的资望与清浊。一般来说,官班的高低取决于官...
关键词:官班制 官阶制度 编制标准 清浊 
萧梁官班制的形成考论——以流外七班、三品勋位及蕴位为中心被引量:8
《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第4期55-61,共7页杨恩玉 
山东省社科规划项目(11CLSZ02)
宋齐勋位具有二重性——起初具有乡品的性质,后来发展为官阶,它有七个等级。北魏流外七等、萧梁流外七班与宋齐勋位的诸多相似性,证明二者都由后者继承发展而来。梁流外七班继承了宋齐勋位的官阶数量,三品勋位承袭了宋齐勋位的名称。士...
关键词:宋齐勋位 北魏流外七等 梁流外七班 三品蕴位及勋位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