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社会科学基金(13CZX079)

作品数:12被引量:53H指数:4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作者:史军柳琴杜宁李宗锴崔维军更多>>
相关机构: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暨南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贵州省党校学报》《中州学刊》《自然辩证法研究》《生态经济》更多>>
相关主题:气候变化气候气候正义应对气候变化公众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哲学宗教环境科学与工程政治法律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气候危机的伦理重构
《价值论与伦理学研究》2022年第1期139-149,共11页史军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代际气候正义研究”(19YJA720012);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中国参与国际气候合作的价值立场与政策选择研究”(13CZX079)的阶段性成果。
气候变化本身是价值中立的,但人类活动所引发的气候变化却反映了人类与自身、与他人以及与自然伦理关系的失范。因为气候变化不仅改变了物理世界,而且改变了道德世界。气候变化应当引发人类系统的伦理反思。如果人类要真正解决气候危机...
关键词:气候变化 个人伦理 人际伦理 环境伦理 
气候变化的哲学批判被引量:1
《贵州省党校学报》2017年第6期122-128,共7页史军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资助项目"中国参与国际气候合作的价值立场与政策选择研究"(项目批准号:13CZX079)的阶段性成果
由特定历史阶段的人类活动引发的气候变化,受到人类在一定历史时期的认识论、世界观和价值论的影响与指导。西方近代以来的哲学体系与当前气候危机存在根本性的联系,其二元论认识论、机械论世界观以及人类中心主义价值观一定程度提升了...
关键词:气候变化 二元论 机械论 人类中心主义 
气候地球工程的伦理原则探析被引量:8
《武汉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年第5期552-557,共6页史军 蔡辉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编号:13CZX079);江苏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点项目(编号:2017ZDIXM120);江苏省高校"青蓝工程"资助项目
作为应对气候变化而大规模干预地球自然系统的一种干预行为,气候地球工程必须在一定的伦理原则指导下进行。目前,与气候地球工程相关的原则主要是"牛津原则",其内容包括公益、公众参与、信息公开、独立评估和治理优先。但该原则偏重治...
关键词:气候变化 地球工程 牛津原则 减排优先 谨慎应用 风险预防 伦理原则 
应对气候变化的个体责任探究被引量:1
《广西社会科学》2017年第5期150-154,共5页史军 吴琰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13CZX079);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14YJC720020);江苏省青蓝工程资助项目
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已成为全球共识,但国际社会的焦点往往集中在国家责任上,其实除了国家责任,个人的有限责任也是节能减排不可或缺的部分。这种个人责任表现在三个方面:个人无须为所有温室气体排放行为承担责任,而只需为那些超过个人公...
关键词:气候变化 公地悲剧 个体责任 
应对气候变化:环境、发展与公平的统一被引量:3
《生态经济》2016年第3期133-136,共4页史军 胡思宇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中国参与国际气候合作的价值立场与政策选择研究"(13CZX079);江苏省"青蓝工程"资助
气候变化不仅是环境问题,也是经济发展和社会公平问题。在应对气候变化过程中,我们既要保护环境,也要发展经济,同时要维持社会公平。可以通过可持续发展实现环境与发展的统一,通过环境正义实现环境与公平的统一,通过社会正义实现发展与...
关键词:气候变化 可持续发展 环境正义 社会正义 公平的可持续发展 
气候地球工程的政治影响被引量:16
《阅江学刊》2016年第1期26-31,143-144,共6页柳琴 史军 李超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中国参与国际气候合作的价值立场与政策选择研究"(13CZX079);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地球工程的伦理研究"(14YJC720020)
气候地球工程是应对气候变化的科学项目,却由于政治力量的介入而难有进展。气候地球工程相关的科学研究需要国际制度框架进行支撑:达成全球共识,签订新的国际条约;建立新的国际机构,进行有效监督和管理。现有的国际环境法对气候地球工...
关键词:气候变化 气候地球工程 国际气候合作 节能减排 国际政治博弈 气象武器 国际 环境法 
气候变化认知、社会责任感与公众减排行为——基于CGSS2010数据的实证分析被引量:22
《软科学》2015年第10期39-43,共5页崔维军 杜宁 李宗锴 张三峰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13CZX079)
基于2010年的CGSS数据,利用有序概率模型对公众减排行为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1)公众对气候变化的原因认知与危害程度认知都会显著影响其减排行为,危害程度认知影响程度高于原因认知;(2)环境问题关注度和公共物品保护意识对...
关键词:气候变化 认知 社会责任感 减排行为 
中英气候伦理对话:从分歧走向共识——第四届气候变化与公共政策国际学术会议综述
《阅江学刊》2014年第6期19-22,共4页史军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中国参与国际气候合作的价值立场与政策选择研究"(13CZX079);江苏省教育厅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项目"低碳经济背景下的能源安全法律体系构建研究"(2010SJB820008);江苏省"青蓝工程"
2014年9月21日至23日,第四届气候变化与公共政策国际学术会议暨中英气候伦理与政策研讨会在英国雷丁大学和牛津大学召开。会议围绕五组主题展开:代际气候正义与代内气候正义,气候贫困与消费者选择,平等与发展,国际法律与国际制度,新问...
关键词:代际气候正义 气候贫困 全球正义 气候地球工程 气候治理 
气候变化冷思考被引量:3
《阅江学刊》2014年第3期40-53,共14页史军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中国参与国际气候合作的价值立场与政策选择研究"(13CZX079)
气候变化事关每一个人,人们有权利听到"不同的声音",以确保正确的应对气候变化的行动。气候是否在变暖?气候变冷说和气候不变论都是对气候变暖的质疑,科学界内部对气候变暖尚未形成完全一致的看法。气候稳定是否存在?人们试图实现的可...
关键词:气候变暖 气候变冷 气候稳定 人类活动 气候寻租 气候罪 
地球工程的哲学反思被引量:2
《中州学刊》2014年第2期121-125,共5页史军 柳琴 董京奇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中国参与国际气候合作的价值立场与政策选择研究》(13CZX079);江苏省“青蓝工程”资助
地球工程包含大量会持久存在的不确定性,鲁莽地实施地球工程可能会加剧气候的不稳定性,成为一场新噩梦的开始。我们当代人是否有权来开展这样一项具有巨大不确定性和不可逆性的地球工程?支持地球工程的论证背后隐藏的哲学根源是近代主...
关键词:地球工程 不确定性 不可逆性 哲学批判 价值转向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