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社会科学基金(13CZX086)

作品数:3被引量:0H指数:0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作者:朱媛更多>>
相关机构:绍兴文理学院更多>>
相关期刊:《文艺理论研究》《淮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中国美学研究》更多>>
相关主题:中国岩画意蕴符咒泛化特质更多>>
相关领域:艺术哲学宗教历史地理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3
视图:
排序:
论中国岩画图像的符咒意蕴
《中国美学研究》2017年第2期14-27,共14页朱媛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13CZX086)
人们对符咒的运用主要包括了两种功能:一是预测吉凶,二是掌控事物。中国岩画的图像具有符咒意义,并主要运用了符咒意蕴中的掌控事物功能。中国岩画通过变形、叠加、颜色选择等方式施用了它的符咒作用。岩画中动物图像的符咒意蕴主要指...
关键词:中国岩画 符咒 
从中国岩画的三个特征中评析中国绘画的源初特质
《淮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5年第3期98-100,共3页罗美晨 朱媛 
2013年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课题"中国岩画的原始信仰及其审美生成研究"(编号:13CZX086)阶段性成果
中国传统绘画在泛化对象、整体观照、以"大"为美三个方面延续了中国岩画的风格。中国岩画与中国传统绘画均不注重个性,喜爱泛化对象,并表现出集体共性与情致个性追求的不同。二者习惯于整体描画方式,并不囿于局部视觉所限,这使他们共属...
关键词:泛化对象 整体观照 以“大”为美 
论审美活动根源意义的原始发生
《文艺理论研究》2013年第5期210-216,共7页朱媛 
2013年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课题"中国岩画的原始信仰及其审美生成研究"阶段性成果[批准号:13CZX086]。
在人类学美学的研究中,原始社会的审美活动附属于其他活动之中,美学家关于艺术以其直观特质充当人类根源性活动的研究又表明审美活动不仅不附属于他者,而是一切活动的根源基础。鉴于两者的理论相悖所带来的问题,即审美活动的原初、本源...
关键词:审美活动 根源意义 起源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