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媛

作品数:6被引量:0H指数:0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绍兴文理学院人文学院更多>>
发文主题:中国岩画克里斯蒂娃意蕴艺术价值当代美学更多>>
发文领域:艺术哲学宗教自然科学总论历史地理更多>>
发文期刊:《文艺理论研究》《绍兴文理学院学报》《传播与版权》《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更多>>
所获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6
视图:
排序:
论中国岩画图像的符咒意蕴
《中国美学研究》2017年第2期14-27,共14页朱媛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13CZX086)
人们对符咒的运用主要包括了两种功能:一是预测吉凶,二是掌控事物。中国岩画的图像具有符咒意义,并主要运用了符咒意蕴中的掌控事物功能。中国岩画通过变形、叠加、颜色选择等方式施用了它的符咒作用。岩画中动物图像的符咒意蕴主要指...
关键词:中国岩画 符咒 
克里斯蒂娃的精神分析及女性诗学研究
《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2015年第26期125-126,共2页罗琳鳞 朱媛 
克里斯蒂娃是精神分析学、女性主义诗学领域的代表人物,其学术的广泛交叉,她对各个问题的跨学科、多角度解答,使她对问题的研究能更加深入。克里斯蒂娃在弗洛伊德与拉康的基础上建构了自己的精神分析研究,将精神分析彻底地非理性化。克...
关键词:克里斯蒂娃 精神分析 女性诗学 
克里斯蒂娃的符号学和互文性研究
《传播与版权》2015年第8期139-141,共3页罗美晨 朱媛 
克里斯蒂娃是符号学、后结构主义等领域的代表人物,其学术具有非常广泛的交叉性,具有显著的跨学科优势。克里斯蒂娃的后结构主义符号学,确立了文本诠释的新局面,不但将各个不同的文本交织起来,而且开启了文本、文化、心理研究三者结合...
关键词:克里斯蒂娃 文化诗学 符号学 互文性 
从中国岩画的三个特征中评析中国绘画的源初特质
《淮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5年第3期98-100,共3页罗美晨 朱媛 
2013年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课题"中国岩画的原始信仰及其审美生成研究"(编号:13CZX086)阶段性成果
中国传统绘画在泛化对象、整体观照、以"大"为美三个方面延续了中国岩画的风格。中国岩画与中国传统绘画均不注重个性,喜爱泛化对象,并表现出集体共性与情致个性追求的不同。二者习惯于整体描画方式,并不囿于局部视觉所限,这使他们共属...
关键词:泛化对象 整体观照 以“大”为美 
论审美活动根源意义的原始发生
《文艺理论研究》2013年第5期210-216,共7页朱媛 
2013年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课题"中国岩画的原始信仰及其审美生成研究"阶段性成果[批准号:13CZX086]。
在人类学美学的研究中,原始社会的审美活动附属于其他活动之中,美学家关于艺术以其直观特质充当人类根源性活动的研究又表明审美活动不仅不附属于他者,而是一切活动的根源基础。鉴于两者的理论相悖所带来的问题,即审美活动的原初、本源...
关键词:审美活动 根源意义 起源 
论当代美学教育的社会实践引向
《绍兴文理学院学报》2013年第5期57-61,共5页朱媛 
当代美学理论的论争不仅仅是学者为获得学术资本的积累而进行的对话语权利的争夺,它对于社会实践具有重要的引导作用。和谐美学、超越美学、"日常生活审美化"从人与他者的关系,人与现实的关系,人与自身的关系出发触动社会实践,引起社会...
关键词:当代美学 社会实践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