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10YJA860030)

作品数:7被引量:36H指数:5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作者:周光明丁倩孙晓萌杨烨姚金楠更多>>
相关机构:武汉大学龙谷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更多>>
相关期刊:《新闻大学》《新闻与传播评论辑刊》《新闻与传播研究》《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更多>>
相关主题:新闻学概念史新闻自由中文新闻称谓更多>>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语言文字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7
视图:
排序:
晚清中国的媒介知识:以“杂志”为中心的考察被引量:6
《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7年第1期88-94,共7页周光明 杨烨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中日新闻交流史"(10YJA860030)
近代意义的"杂志"一词始见于19世纪50年代,至晚清最后10年因受日本影响而逐渐变为流行语。这是一个媒介知识的生产过程,也是外来传播观念与本土思想资源之间冲突与融合的过程。杂志最初被当作一种书籍来理解,之后又长期为新闻纸或新报...
关键词:小书 杂志 媒介知识 
中文“新闻自由”概念考略被引量:8
《国际新闻界》2014年第10期107-118,共12页周光明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中日新闻交流史"(项目编号:10YJA860030)的阶段性成果~~
本文尝试从近代学科术语生成的角度来考察新闻自由的概念。笔者在文献阅读中,发现"新闻自由"在1930年代前就已经出现,而此前的观点认为是在1944年下半年;在"言论自由"、"出版自由"尚不能完全覆盖的地方出现了一些新的说法,并最终在中文...
关键词:概念史 新闻学 新闻自由 
近代新闻传播关键词研究综述被引量:1
《中国媒体发展研究报告》2013年第1期431-439,共9页周光明 朱臻 丁倩 
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项目(项目号:10YJA860030)的阶段性成果
任何一门现代学科都有一套特有的言说方式,词汇或术语就是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某一中心词汇在不断地扩延、迁徙、旅行和回返中,与不同的文化层面的使用产生交互作用,形成新的概念范围和解说系统。'②因此,对关键词的研究不仅日益成为...
关键词:研究 词汇 学界 方式 关键词 言说 
近代业界称谓与群体符号边界——以“新闻界”为中心被引量:7
《新闻与传播研究》2013年第10期116-125,128,共10页周光明 丁倩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基金项目(10YJA860030)的阶段性成果
清末民初出现的"界"不仅标志着当时中国社会多个亚文化圈的形成,而且由其构成的"报界"、"言论界"、"舆论界"以及"新闻界"也逐渐成为近代新闻业界称谓的四种主要表征方式,其中"新闻界"成了新闻业界最常见的群体符号。本文以新闻业界称谓...
关键词:业界称谓 新闻界 群体符号边界 
从早期英汉词典看新闻用语的生成被引量:5
《新闻与传播评论辑刊》2012年第1期93-98,208,215,共9页桂莉 聂长顺 
2007年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近代术语的生成、演变与中西文化互动研究”(07JZD0040);2010年度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中日近代新闻交流史”(10YJA860030);武汉大学“70后”学者支持计划;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中国文化元典关键词研究”(12&ZD153)
19世纪20年代以来,马礼逊、卫三畏、麦都思、罗存德、卢公明等入华新教传教士以及中国士人邝其照相继编纂、出版了多种英汉词典。依时序考察可知,在这些词典中,日后成为新闻专用语的词条及其译名,经历了一个从少到多、从无新闻专业义项...
关键词:近代 文化交流 英汉词典 新闻名词 
“黄色新闻”概念的传入与演变被引量:6
《新闻与传播评论辑刊》2012年第1期117-122,208,217,共8页周光明 姚金楠 
教育部人文社科研究规划基金项目“近代中日新闻交流史”(项目编号:10YJA860030)的阶段性成果
"黄色新闻"作为一个舶来概念,在传入中国社会后经历了一个从本义使用到淫秽色情含义凸显的微妙过程,而在如今的新媒体环境下,又产生了本义回归的可能。本文围绕"黄色新闻"这一关键词,参考概念史研究的方法,对此概念的生成和演变过程进...
关键词:黄色新闻 YELLOW JOURNALISM 淫秽色情 
松本君平《新闻学》新探被引量:7
《新闻大学》2011年第2期37-43,36,共8页周光明 孙晓萌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基金项目(10YJA860030)的阶段性成果
有关松本君平《新闻学》的研究目前仍处于一个较低的水平,本文在槙美贵江研究的基础上,试图有所推进。本文较为全面地介绍了松本君平的生平与著述。我们通过研读东京博文馆藏版《新闻学》,发现中译本正文大约存在750处的翻译问题,并作...
关键词:松本君平 《新闻学》 新闻学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