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社会科学基金(11BWW010)

作品数:9被引量:12H指数:2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作者:韩小梅马绍英更多>>
相关机构:青海民族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中国比较文学》《延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名作欣赏(上旬)》《中国文化研究》更多>>
相关主题:三只眼睛西方文学二十世纪西方文学政治英国文学更多>>
相关领域:文学政治法律历史地理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9
视图:
排序:
二十世纪《纽约时报》涉藏报道的主要内容及叙事策略被引量:1
《前沿》2016年第1期105-112,共8页韩小梅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英国文学中的西藏书写研究"(11BWW010)阶段性成果;青海民族大学高层次人才项目"中西文学对西藏形象塑造的比较研究"(2013G014)阶段性成果
作为西方社会具有广泛影响力的主流媒体,《纽约时报》二十世纪的涉藏报道与中国的国内形势和国际环境有着密切的关联,同时体现出美国对华政策的变化。《纽约时报》等西方主流媒体以客观中立的姿态通过一系列的叙事策略所建构的西藏形象...
关键词:《纽约时报》 二十世纪 西藏 涉藏报道 意识形态 
潜入禁地:“西天喇嘛”古伯察的西藏游记
《名作欣赏(鉴赏版)(上旬)》2013年第6期43-45,共3页韩小梅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英国文学中的西藏书写研究"(11BWW010);教育部人文社科青年基金项目"20世纪西方文学中的西藏形象研究"(10YJC752012)阶段性成果
早在西方人踏上西藏土地之前的很多世纪,西方便流传着许多关于西藏的荒诞无稽的传说。直到17世纪初,欧洲传教士随着西方殖民主义扩张的步伐,也将自己传教的触角伸向独尊藏传佛教的雪域高原,此后近二百年陆续有传教士历尽艰险前去西藏传...
关键词:西藏 游记 喇嘛 西方殖民主义 传教士 17世纪 雪域高原 藏传佛教 
传教士的西藏叙事以葡萄牙传教士安多德为中心
《时代文学(上半月)》2013年第4期209-211,共3页韩小梅 
国家社科项目"英国文学中的西藏书写研究"(项目编号11BWW010);教育部项目"二十世纪西方文学中的西藏形象研究"(项目编号10YJC752012)中期成果之一
16至18世纪的西方传教士充当了"西藏发现者"的角色,他们第一次将西方的西藏认知从无稽可考的传说带回现实世界,使西藏渐为欧洲所知晓,同时也为后人研究当时的西藏社会留下了难得的历史资料。葡萄牙传教士安多德作为西方进入西藏的第一人...
关键词:传教士 西藏 叙事 
伪自传构建的真实性陷阱——以洛桑然巴《第三只眼》的自传叙事为中心被引量:2
《延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第5期103-107,共5页韩小梅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英国文学中的西藏书写研究"(11BWW010);教育部人文社科青年基金项目"二十世纪西方文学中的西藏形象研究"(10YJC752012)
作者署名为"洛桑然巴"的作品《第三只眼睛》曾被西方人视为了解西藏的权威性著作。但是这部"西藏喇嘛的自传"因作者虚构的藏人身份导致其"事实的真实"基础被拆解,但在另一方面,这部作品"叙述的真实"却往往使读者落入"事实的真实"的陷阱...
关键词:《第三只眼睛》 自传叙事 真实性 
论英国文学中西藏神秘形象的建构——以《第三只眼睛》为中心被引量:4
《中国比较文学》2012年第3期115-127,共13页韩小梅 马绍英 
国家社科项目"英国文学中的西藏书写研究"(项目编号11BWW010);教育部项目"二十世纪西方文学中的西藏形象研究"(项目编号10YJC752012)中期成果之一
西藏独具特色的宗教文化和长期遗世独立的神秘色彩契合了英国文学中久已存在的超现实传统。作为一个畅销书作家,"洛桑然巴"的"自传"写作所构建的西藏神秘形象迎合了西方人对西藏的集体想象。"神秘的西藏"实质上是西方书写的创造物。
关键词:英国文学 西藏 神秘形象 《第三只眼睛》 
想象的西藏传奇:16世纪之前西方文学中的西藏叙事被引量:1
《名作欣赏(评论版)(中旬)》2012年第9期141-143,共3页韩小梅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英国文学中的西藏书写研究"(11BWW010);教育部人文社科青年基金项目"二十世纪西方文学中的西藏形象研究"(10YJC752012)阶段性成果
西方人认识西藏的历史始于神话传说时代。16世纪之前的西方世界对西藏的历史、文化和宗教几乎一无所知,关于西藏形象的描述不多且较为零散,但关于西藏约翰长老、黄金之地、食人部落、性风俗、巫术等充满异域情调的描述却深入人心,特别...
关键词:西方文学 16世纪之前 西藏叙事 
二十世纪西方文学中西藏形象的政治化书写被引量:4
《中国文化研究》2012年第3期199-212,共14页韩小梅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英国文学中的西藏书写研究"(11BWW010);教育部人文社科研究青年基金项目"二十世纪西方文学中的西藏形象研究"(10YJC752012)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本文从政治化书写的角度探讨二十世纪西方文学中西藏形象产生的背景、具体的文学表现以及相应的叙事策略。二十世纪中期以来,西方文学中的西藏形象被烙上极为明显的政治色彩,呈现出一些新的特点。在选择性视角的支配下,西方人摒弃了过...
关键词:西方文学 西藏形象 政治化书写 二十世纪 
论吉卜林小说《基姆》中西藏形象的建构被引量:1
《名作欣赏(学术版)(下旬)》2012年第8期58-60,共3页韩小梅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英国文学中的西藏书写研究"(11BWW010);教育部人文社科青年基金项目"二十世纪西方文学中的西藏形象研究"(10YJC752012)阶段性成果
英国小说《基姆》中成功塑造了一位理想化的西藏喇嘛形象。通过解析西藏喇嘛与基姆之间所具有的师徒、朋友和父子关系,可以看到作者对东西方文明和东西方人融合的一种理想。这种理想是建立在对于帝国主义的质疑和反思上的。但是不能否认...
关键词:吉卜林 《基姆》 西藏形象 
论西方语境中“香格里拉”幻象的建构——以《消失的地平线》中西藏形象的书写为中心被引量:1
《青年文学家》2012年第14期30-31,共2页韩小梅 
国家社科项目“英国文学中的西藏书写研究”(项目编号11BWW010);教育部项目“二十世纪西方文学中的西藏形象研究”(项目编号10YJC752012)中期成果之一
英国作家詹姆斯·希尔顿的小说《消失的地平线》创造了西方文学中西藏最具影响力形象——"香格里拉"。作为乌托邦文学作品,该小说为人们描述了一个理想世界的生活图景。但通过文本细读可以发现,这个存在于东方的乌托邦实际上是西方白人...
关键词:香格里拉 乌托邦 《消失的地平线》 西藏形象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