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记

作品数:25762被引量:6777H指数:23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文学历史地理更多>>
相关作者:竺洪波胡义成曹炳建杜贵晨蔡铁鹰更多>>
相关机构:华东师范大学河南大学华中师范大学福建师范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江苏省教育厅哲学社会科学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抗战时期西北公路与文学书写--以游记为中心
《长江学术》2025年第2期5-14,共10页金宏宇 王良博 
抗战时期,西北游记中的道路叙事经历了由修建“御侮”之路到共筑“生命线”的变化。半殖民历史语境下,函待修建的道路被赋予抵御帝国主义侵略的民族主义意义。“交通救国”之艰的纪实书写,折射出国家建设水平、西北民间形态与现代工业...
关键词:西北游记 道路叙事 战时西北交通 西北公路 “交通救国” 
翻开原著 津津有味——五下《西游记》导读课教学及点评
《小学教学设计》2025年第10期35-39,共5页张媛(执教) 黄斌(执教) 王崧舟(点评) 李祖文(点评) 王小毅(点评) 
【教学目标】1.通过调查问卷和课堂交流,了解学生阅读《西游记》的难点,激发其阅读原著的期待。2.通过读诗句、猜回目、赏析片段、话题探究等,了解章回体小说的特点,迁移课内阅读策略,突破阅读难点,培养独立阅读全书的能力,体验阅读原...
关键词:课堂交流 课内阅读 独立阅读 章回体小说 《西游记》 导读课 教学目标 阅读难点 
《西游记》密码簿:那些你从未注意到的神奇数字与符号
《中学生博览》2025年第10期63-65,共3页梦云柔 
在《西游记》的奇幻世界里,数字从来不是简单的计量单位。当孙悟空一个筋斗翻出十万八千里时,当唐僧历经九九八十一难时,这些看似夸张的数字背后,暗藏着东方文明特有的智慧密码。这些密码穿越千年时光,在神话外衣下传递着儒释道交融的...
关键词:东方文明 哲学思辨 计量单位 《西游记》 孙悟空 密码 奇幻世界 数字 
道德两难问题讨论法在整本书阅读推进课中的应用策略——以五下《西游记》整本书阅读为例
《小学教学设计》2025年第10期21-23,共3页汤佳雯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以下简称“2022年版课标”)强调了整本书阅读不仅要以学生兴趣为基点,更要在阅读过程中落实语文核心素养的渗透。道德两难问题讨论法是科尔伯格提出的一种通过道德两难情境引发认知冲突,在讨论中推...
关键词:问题讨论法 整本书阅读 道德判断能力 认知冲突 语文核心素养 应用策略 科尔伯格 道德两难 
《西游记》:充满无限可能的探索之路
《时代邮刊》2025年第7期12-17,共6页陈思呈 
在中国古典名著中,《西游记》可能是最让我们感到亲切的一部,它是世代累积的“百科全书”,是无数创作者的素材宝库,是一代代人的共同记忆,是突破文化圈层的生动符号。读不尽、说不完,“何以西游”,每个人都有不同的答案。
关键词:中国古典名著 《西游记》 探索之路 百科全书 文化圈层 世代累积 共同记忆 
去你个山更险来水更恶——杨洁和她的西游故事
《时代邮刊》2025年第7期20-20,共1页王瑶 林克 
三叶吊扇、冰镇西瓜和86版《西游记》电视剧,构建起许多人的夏天记忆。“biubiubiu嘟嘟!噔噔噔噔……”从最初在这部剧中得到懵懂的音乐教化,到跨过整个少年时期后再回味,只觉得在上世纪80年代,音乐人将中国传统民乐、西洋乐器和电子音...
关键词:少年时期 西洋乐器 西游故事 传统民乐 音乐教化 《西游记》 
且只捱肩磨担,终须有日成功——属于普通人的西游记
《时代邮刊》2025年第7期21-21,共1页李瑞峰 
网上有个段子说,《西游记》里沙僧只有三句台词:“大师兄,师父被妖怪抓走了!”“大师兄,二师兄被妖怪抓走了!”“大师兄,师父和二师兄被妖怪抓走了!”原著里的沙僧并未说过此话,但这个段子却给人“确实如此”的感觉,因为长久以来,他都...
关键词:西游记 沙僧 普通人 《西游记》 段子 妖怪 边缘化 
水深自有渡船人——在“黑神话”中重走西游路
《时代邮刊》2025年第7期22-22,共1页张明萌 
“那群最想做西游的人,回来了。”中国首款3A游戏《黑神话:悟空》的官方网站上,出现了这句话。2024年8月20日,《黑神话:悟空》正式上线发售,发布约半个月便全平台累计销量超过450万份,总销售额超过15亿元。游戏带动一轮传统文化热潮。...
关键词:乐器演奏 官方网站 视频网站 悟空 《西游记》 西游 神话 
这个世界充满“西游脚印”
《时代邮刊》2025年第7期23-23,共1页
《西游记》的一个特点在于,作者不单是创作了一本小说,更是搭建了一个生态,融合了丰富的中国文化要素。并且我们可以发现,“个体与群体的关系”等文学史上核心的主题被很圆融地统合在一起。因此,《西游记》会给人一种“见仁见智”的感觉。
关键词:《西游记》 个体与群体 见仁见智 
生成与流变:英译史视角下孙悟空形象的跨文化传播
《江苏海洋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25年第2期53-61,共9页周家春 
《西游记》在英语世界跨文化传播的历史,也是孙悟空形象历经从格义曲解到趋于归真的过程。《西游记》解读的开放性和英汉两种语言对语境依赖程度的差异性,客观上为孙悟空形象跨文化传播过程中的流变提供了可能,而将这种可能变为现实,则...
关键词:《西游记》 英译史 孙悟空形象 跨文化传播 典籍重译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