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小梅

作品数:13被引量:13H指数:2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青海民族大学外国语学院更多>>
发文主题:三只眼睛西方文学复调二十世纪西方文学政治更多>>
发文领域:文学政治法律历史地理更多>>
发文期刊:《名作欣赏(上旬)》《中国文化研究》《中国比较文学》《延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更多>>
所获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梅卓小说的民族想象与女性书写
《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1年第8期30-33,50,共5页韩小梅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当代少数民族文学中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20BZW185)。
著名藏族女作家梅卓的小说多以安多藏区为中心,集中呈现出安多地区独特的地域文化色彩。她的长篇小说《太阳部落》和《月亮营地》均以安多藏区草原部落为背景追溯藏民族的历史和文化,具有独特的民族立场和民族想象。同时,梅卓以细致敏...
关键词:民族想象 女性书写 梅卓 
神话的穿越:尼泊尔库玛丽女神神话及其当代表述
《青藏高原论坛》2018年第2期11-14,共4页韩小梅 
库玛丽女神作为世界上唯一的"活女神",从有着神话起源的女神传说,到现实社会中担任女神神职的活生生的女性,实现了神话的现实穿越。旅行指南、自传和小说都以各自不同的方式书写着库玛丽女神,将女神形象鲜明的呈现在世人面前。这些作品...
关键词:库玛丽女神 神话 自我表述 他者表述 
二十世纪《纽约时报》涉藏报道的主要内容及叙事策略被引量:1
《前沿》2016年第1期105-112,共8页韩小梅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英国文学中的西藏书写研究"(11BWW010)阶段性成果;青海民族大学高层次人才项目"中西文学对西藏形象塑造的比较研究"(2013G014)阶段性成果
作为西方社会具有广泛影响力的主流媒体,《纽约时报》二十世纪的涉藏报道与中国的国内形势和国际环境有着密切的关联,同时体现出美国对华政策的变化。《纽约时报》等西方主流媒体以客观中立的姿态通过一系列的叙事策略所建构的西藏形象...
关键词:《纽约时报》 二十世纪 西藏 涉藏报道 意识形态 
潜入禁地:“西天喇嘛”古伯察的西藏游记
《名作欣赏(鉴赏版)(上旬)》2013年第6期43-45,共3页韩小梅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英国文学中的西藏书写研究"(11BWW010);教育部人文社科青年基金项目"20世纪西方文学中的西藏形象研究"(10YJC752012)阶段性成果
早在西方人踏上西藏土地之前的很多世纪,西方便流传着许多关于西藏的荒诞无稽的传说。直到17世纪初,欧洲传教士随着西方殖民主义扩张的步伐,也将自己传教的触角伸向独尊藏传佛教的雪域高原,此后近二百年陆续有传教士历尽艰险前去西藏传...
关键词:西藏 游记 喇嘛 西方殖民主义 传教士 17世纪 雪域高原 藏传佛教 
传教士的西藏叙事以葡萄牙传教士安多德为中心
《时代文学(上半月)》2013年第4期209-211,共3页韩小梅 
国家社科项目"英国文学中的西藏书写研究"(项目编号11BWW010);教育部项目"二十世纪西方文学中的西藏形象研究"(项目编号10YJC752012)中期成果之一
16至18世纪的西方传教士充当了"西藏发现者"的角色,他们第一次将西方的西藏认知从无稽可考的传说带回现实世界,使西藏渐为欧洲所知晓,同时也为后人研究当时的西藏社会留下了难得的历史资料。葡萄牙传教士安多德作为西方进入西藏的第一人...
关键词:传教士 西藏 叙事 
巴赫金的复调理论与互文性被引量:1
《前沿》2012年第14期149-151,共3页韩小梅 
在过去的几十年里"复调理论"和"互文性"这两个概念在文学研究中迅速成为核心。通常认为巴赫金的复调理论为互文性理论的产生创造了条件。但在强调两者的共同点时,不同之处也同样不可忽视。本文试图从理论的源头、发展及不同的关注点将...
关键词:巴赫金 复调 互文 
伪自传构建的真实性陷阱——以洛桑然巴《第三只眼》的自传叙事为中心被引量:2
《延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第5期103-107,共5页韩小梅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英国文学中的西藏书写研究"(11BWW010);教育部人文社科青年基金项目"二十世纪西方文学中的西藏形象研究"(10YJC752012)
作者署名为"洛桑然巴"的作品《第三只眼睛》曾被西方人视为了解西藏的权威性著作。但是这部"西藏喇嘛的自传"因作者虚构的藏人身份导致其"事实的真实"基础被拆解,但在另一方面,这部作品"叙述的真实"却往往使读者落入"事实的真实"的陷阱...
关键词:《第三只眼睛》 自传叙事 真实性 
想象的西藏传奇:16世纪之前西方文学中的西藏叙事被引量:1
《名作欣赏(评论版)(中旬)》2012年第9期141-143,共3页韩小梅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英国文学中的西藏书写研究"(11BWW010);教育部人文社科青年基金项目"二十世纪西方文学中的西藏形象研究"(10YJC752012)阶段性成果
西方人认识西藏的历史始于神话传说时代。16世纪之前的西方世界对西藏的历史、文化和宗教几乎一无所知,关于西藏形象的描述不多且较为零散,但关于西藏约翰长老、黄金之地、食人部落、性风俗、巫术等充满异域情调的描述却深入人心,特别...
关键词:西方文学 16世纪之前 西藏叙事 
论英国文学中西藏神秘形象的建构——以《第三只眼睛》为中心被引量:4
《中国比较文学》2012年第3期115-127,共13页韩小梅 马绍英 
国家社科项目"英国文学中的西藏书写研究"(项目编号11BWW010);教育部项目"二十世纪西方文学中的西藏形象研究"(项目编号10YJC752012)中期成果之一
西藏独具特色的宗教文化和长期遗世独立的神秘色彩契合了英国文学中久已存在的超现实传统。作为一个畅销书作家,"洛桑然巴"的"自传"写作所构建的西藏神秘形象迎合了西方人对西藏的集体想象。"神秘的西藏"实质上是西方书写的创造物。
关键词:英国文学 西藏 神秘形象 《第三只眼睛》 
二十世纪西方文学中西藏形象的政治化书写被引量:4
《中国文化研究》2012年第3期199-212,共14页韩小梅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英国文学中的西藏书写研究"(11BWW010);教育部人文社科研究青年基金项目"二十世纪西方文学中的西藏形象研究"(10YJC752012)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本文从政治化书写的角度探讨二十世纪西方文学中西藏形象产生的背景、具体的文学表现以及相应的叙事策略。二十世纪中期以来,西方文学中的西藏形象被烙上极为明显的政治色彩,呈现出一些新的特点。在选择性视角的支配下,西方人摒弃了过...
关键词:西方文学 西藏形象 政治化书写 二十世纪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