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哲学社会科学基金(07YBB173)

作品数:6被引量:20H指数:3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作者:申明更多>>
相关机构:湖南人文科技学院更多>>
相关期刊:《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下)》《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学术论坛》更多>>
相关主题:德育德育制度互联网教育场域教师更多>>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社会学经济管理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6
视图:
排序:
师德失范的制度原因及其重建被引量:9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4期81-84,共4页申明 
申明主持的2007年度湖南省哲学社会科学基金立项项目"制度与德育的关系研究"相关成果(07YBB173)
教师道德失范指教师违背职业道德规范要求的现象与行为,属于职业道德失范的范畴。教师道德失范的原因在于德育主体性力量的缺失。教师道德失范的类型主要有教师目的型、价值取向型、情感型和传统型。制度缺失是教师道德失范的重要原因...
关键词:教师道德失范 制度原因 重建 
互联网:德育制度变革的教育场域被引量:4
《复印报刊资料(思想政治教育)》2009年第5期44-48,共5页申明 
2007年度湖南省哲学社会科学基金立项项目“制度与德育的关系研究”(07YBB173)的相关成果.
互联网作为新兴的教育场域,其特征既与现实教育场域相区别,又具有复杂的瓜葛与联系;由此,互联网对德育制度的变革既带来积极的影响,也可能具有消极的影响。有必要自觉地利用互联网促进德育制度的变革。
关键词:互联网 德育制度 教育场域 
试论新建本科院校德育过程中的制度设计被引量:1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下)》2009年第2期43-44,60,共3页申明 
2007年度湖南省哲学社会科学基金立项项目"制度与德育的关系研究"(项目编号07YBB173)的相关成果
制度对德育具有引导与规约作用,制度设计是实现德育效果的前提。新建本科院校德育制度设计应遵循学生参与、发展为主和服务生活的原则,转变不合理的教育价值观,提高制度制定的民主化程度,增强制度执行的公正度。
关键词:新建本科院校 德育 制度设计 
论教师是德育制度变革的主体:实然落差与应然定位
《教师教育研究》2009年第1期21-24,共4页申明 
湖南省2007年度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07YBB173)相关成果
基于多学科的视角审视,重新确认教师是德育制度变革的重要主体,应该在德育制度变革中发挥着主导作用;然而,在当前德育制度变革的过程中,教师的主体地位与应然的定位存在落差。通过采取有效措施,强化教师的主体地位,有效激发教师的主导作...
关键词:教师 德育制度 变革 主体 
互联网:德育制度变革的教育场域被引量:3
《学术论坛》2009年第1期189-193,共5页申明 
2007年度湖南省哲学社会科学基金立项项目“制度与德育的关系研究”(07YBB173)的相关成果
互联网作为新兴的教育场域,其特征既与现实教育场域相区别,又具有复杂的瓜葛与联系;由此,互联网对德育制度的变革既带来积极的影响,也可能具有消极的影响。有必要自觉地利用互联网促进德育制度的变革。
关键词:互联网 德育制度 教育场域 
教师:德育制度变革的主体被引量:3
《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08年第5期58-60,共3页申明 
湖南省哲学社会科学基金立项项目"制度与德育的关系研究"(07YBB173)
基于多学科的视角审视,重新确认教师是德育制度变革的重要主体,使其在德育制度变革中发挥主导作用;然而,在当前德育制度变革的过程中,教师的主体地位与应然的定位存在落差。通过采取有效措施,强化教师的主体地位,有效激发教师的主导作用...
关键词:教师 德育制度 变革 主体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