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0176033)

作品数:18被引量:483H指数:12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作者:张志南周红田胜艳于子山韩洁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海洋大学天津科技大学青岛海洋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Journal of Ocean University of China》《海洋湖沼通报(中英文)》《生态学报》《海洋科学》更多>>
相关主题:丰度生物量小型底栖生物自由生活海洋线虫大型底栖动物更多>>
相关领域:生物学天文地球农业科学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胶州湾大型底栖动物的丰度、生物量和生产量研究被引量:13
《海洋科学》2010年第6期81-87,共7页田胜艳 张文亮 于子山 张志南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项目(2007CB407306);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0176033)
为了研究胶州湾大型底栖动物的丰度、生物量和生产量,于2002年3月、6月、8月和12月,在胶州湾北部软底区、大沽河口、黄岛养殖区及养殖区邻域选取4个站位进行采样,对大型底栖动物进行了定量研究。共采到大型底栖动物138种,总平均丰度、...
关键词:大型底栖动物 丰度 生物量 生产量 胶州湾 
丰度/生物量比较曲线法监测大型底栖动物群落受污染扰动的研究被引量:71
《海洋通报》2006年第1期92-96,共5页田胜艳 于子山 刘晓收 张志南 林岿璇 刘廷志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0176033)资助
2002年3月、6月、8月、12月份对胶州湾内4个测站进行了大型底栖动物调查,根据调查资料,用丰度/生物量比较曲线(ABC曲线)法分析了4个调查站位的大型底栖动物群落受污染扰动的状况,结果表明湾北部软底区的B2站在调查期间表现出群落受到中...
关键词:大型底栖动物 丰度 生物量 污染 扰动 
南黄海典型站位底栖动物粒径谱及其应用被引量:14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年第6期1005-1010,共6页邓可 张志南 黄勇 于子山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项目(G199904372002CB412400);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0176033)资助
建立了南黄海冷水团区域4个站位的正态化生物量粒径谱,运用连续模型计算出底栖动物群落的平均次级生产力为1.79g dwt.m-2.a-1,耗氧量为0.082 3mmol.m-2.h-1。结果表明,群落次级生产力和耗氧量之间具有相同的变化趋势,且都与正态化生物...
关键词:粒径谱 次级生产力 耗氧量 大型底栖动物 小型底栖动物 南黄海 
青岛岩礁附植小型底栖动物ATP含量的研究被引量:9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年第5期799-806,共8页张艳 张志南 邓可 华尔 黄勇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规划项目(G1999043709;2002CB412400);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0176033)资助
2004年10~12月对青岛太平角潮间带2种海藻(鼠尾藻和羊栖菜)上附生的小型底栖动物进行了连续3个月的采样调查,并进行了附植小型底栖动物优势类群和线虫优势种类ATP含量的测定.2种海藻上共采得12个小型底栖动物类群,平均丰度为518.9nds./...
关键词:青岛 潮间带海藻 附植小型底栖动物 海洋线虫 ATP C/ATP 
长江口及邻近海域小型底栖生物丰度和生物量被引量:54
《生态学报》2005年第9期2234-2242,共9页华尔 张志南 张艳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规划"973"资助项目(2002CB412400;G1999043709);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40176033)~~
“东方红2号”调查船于2003年6月在长江口外(28°N°至32°N,121°E至123°E)陆架浅海水域进行了小型底栖生物的取样。研究表明,小型底栖生物的平均丰度为(1971±583.9)ind10cm-2,平均生物量为(1393±516.1)μgdwt10cm-2,平均生产量为(1...
关键词:小型底栖生物 自由生活海洋线虫 丰度 生物量 长江口 
Distribution of Sediment Chloroplastic Pigments in the Southern Yellow Sea,China被引量:2
《Journal of Ocean University of China》2005年第2期163-172,共10页LIUXiaoshou ZHANGZhinan WUYiping HUANGYong ZHANGYan 
funded by the National Key Basic Research Program from the Ministr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G1999043709,2002CB412400);supported by the National Natural Science Foundation of China(No.40176033)
The distribution of sediment chloroplastic pigments (Chl-a, i.e. chlorophylla and Pha-a, i.e. phaeophorbide a) in the Southern Yellow Sea of China was studied. Samples werecollected from four cruises in January and Ju...
关键词:Southern Yellow Sea SEDIMENT chlorophyll a phaeophorbide a DISTRIBUTION 
底栖生物生产力现场测试系统(BCSPM)的建立及其初步实验结果被引量:8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年第2期277-282,共6页张志南 刘晓收 Guy BOUCHER 邓可 黄勇 袁伟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规划项目 (G1 9990 4 370 9;2 0 0 2CB41 2 4 0 0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 (40 1 760 33)资助
为对生态系统的健康评估及底栖生物资源的开发利用提供技术支撑 ,在胶州湾筏式养殖水域 ,建立了底栖生物生产力现场测试系统 (BCSPM ) ,并在光照和黑暗条件下测定了沉积物海水界面溶解氧随时间的变化、计算了氧通量、估算了底栖总初级...
关键词:初级生产力 呼吸 底栖生物群落 底栖生物生产力现场测试系统(BCSPM) 胶州湾 
菲律宾蛤仔的生物扰动对沉积物颗粒垂直分布的影响被引量:19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年第6期988-992,共5页杜永芬 张志南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规划项目 (G1 9990 4 370 9;2 0 0 2CB41 2 4 0 0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 (40 1 760 33)资助
以化学稳定的荧光砂作为示踪颗粒 ,研究底栖双壳类软体动物菲律宾蛤仔对沉积物的扰动 ,探讨滤食性贝类通过生物扰动作用在水层—底栖耦合过程中的作用。实验表明 ,在整个实验周期 ( 15天 )内 ,表层示踪砂有 2 8.2 %悬浮进入水体 ,3 6.1...
关键词:菲律宾蛤仔 生物扰动 示踪砂 
国际小型底栖生物研究的某些进展被引量:40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年第5期799-806,共8页张志南 周红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规划项目 (1 9990 4 370 9;2 0 0 2CB41 2 4 0 0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 (40 1 760 33)资助
论述了海洋小型底栖生物的定义、历史及当前国际研究的某些最新动态、依据我国目前研究的现状提出了今后策略和应着重加强的研究方向。
关键词:小型底栖生物 海洋生态 水层-底栖耦合 全球变化 
东、黄海春秋季小型底栖生物丰度和生物量研究被引量:59
《生态学报》2004年第5期997-1005,共9页张志南 林岿旋 周红 韩洁 王睿照 田胜艳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资助项目 ( G19990 43 7)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 ( 4 0 1760 3 3 )~~
《北斗号》调查船分别于 2 0 0 0年 10月和 2 0 0 1年 4月在 2 6°N至 36°N,12 0°E至 12 6°30′E东、黄海陆架浅水区调查中进行了小型底栖生物的取样。研究表明 ,两个航次 (秋季、春季 )小型底栖生物的平均丰度分别为 6 5 4 .2 5± 4...
关键词:小型底栖生物 自由生活海洋线虫 丰度 生物量 黄海和东海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