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无)

作品数:7被引量:5H指数:1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作者:徐慧琴成湘丽更多>>
相关机构:太原师范学院新疆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名作欣赏(学术版)(下旬)》《作家》《飞天》《文艺理论与批评》更多>>
相关主题:游记散文抚慰女性生命守望生命生命意识更多>>
相关领域:文学文化科学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7
视图:
排序:
《十八岁出门远行》主题新解兼论余华对鲁迅的承续被引量:1
《名作欣赏(评论版)(中旬)》2012年第9期119-120,共2页成湘丽 
以往论者多从先锋小说的角度解读《十八岁出门远行》的叙事实验和荒诞形式,其实该作品不仅渗透出近于鲁迅《过客》的存在主义观念,也不只是体现出背离经验真实的心理真实,更是饱含了余华对社会生存法则和人性现实原则的深刻洞见。
关键词:存在主义 心理真实 生存寓言 
试论游记散文精神主体性的追求
《名作欣赏(学术版)(下旬)》2012年第3期119-121,共3页徐慧琴 
2009年度山西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20世纪中国游记散文研究"的成果
初读20世纪游记散文,似乎多为山水多为情趣,少了一分寄托,多了一分休闲。细读之下却不尽然。本文重在阐释游记散文所体现出的一种深度追求,对社会人生与宇宙万物的深度关怀和深切体验,抒发内心的真情实感,表露充满个性色彩的人格风范的...
关键词:20世纪 游记散文 精神主体性 
精神客居者的“回家”——论鲍尔吉·原野的散文创作被引量:1
《作家》2011年第10期41-42,2,共3页徐慧琴 
2009年度山西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20世纪中国游记散文研究”的中期成果
鲍尔吉·原野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取得较大成就的蒙古族散文作家。尽管身居城市、远离故乡,但作为成吉思汗的后裔,书写草原以及蒙古人的心灵世界,于原野是义不容辞的责任,也是他郁结于心无法化解的一个情结。在长大了的作者的主观回望中...
关键词:回家 家乡 童年 
析游记散文独特的体裁话语方式
《文艺理论与批评》2011年第4期105-108,共4页徐慧琴 
2009年度山西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20世纪中国游记散文研究"的成果
不同的主体,对散文本质、体裁类型、批评目标等的把握不同,用不同的方法,可以总结或设计出不一样的散文体裁话语方式。余光中将散文分为五类,理由如此:“情、理、意、事、景五项之中,除了‘意’是介乎虚实之间外,前二项抽象而带...
关键词:游记散文 话语方式 体裁 散文家 
吟承古体出新意——20世纪游记散文与古代游记散文的比较
《飞天》2010年第18期35-38,共4页徐慧琴 
2009年度山西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20世纪中国游记散文研究”成果
中国古代游记散文源远流长,对20世纪文学有着深远的影响,特别是在山水游赏中达到的"物我相亲、景情互构"的生命理想之最高境界。
关键词:游记散文 中国古代 山水游记 散文文体 域外游记 物我相亲 柳宗元 贾平凹 游踪 体式 
守望生命——论葛水平的散文集《心灵的行走》被引量:2
《名作欣赏(学术版)(下旬)》2010年第11期36-37,68,共3页徐慧琴 
2009年度山西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20世纪中国游记散文研究"的成果
在《心灵的行走》这部散文集中,葛水平从各个方面对生命所作的追寻和阐释,虽没有,也不可能穷尽生命的奥秘,但就其深度和广度而言,已足以给人意味深长的启迪和遐思。可以说她是一位极具生命意识的作家。生命是什么,生命如何超越悲剧性而...
关键词:生命意识 珍爱 女性生命 抚慰 
试论20世纪游记散文的精神主体性追求被引量:1
《沧桑》2010年第2期241-243,共3页徐慧琴 
2009年度山西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20世纪中国游记散文研究"的成果
初读20世纪游记散文,似乎多为山水多为情趣,少了一份寄托,多了一份休闲。细读之下却不尽然。本文重在阐释:游记散文所体现出的一种深度追求,对社会人生与宇宙万物的深度关怀和深切体验,抒发内心的真情实感,表露充满个性色彩的人格风范...
关键词:20世纪游记散文 精神主体性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