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13YJC720049)

作品数:9被引量:7H指数:2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作者:张天会果霖苟双晓徐人平李刚更多>>
相关机构:云南农业大学昆明理工大学重庆文理学院云南民族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云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浙江纺织服装职业技术学院学报》《重庆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戏剧之家》更多>>
相关主题:花腰傣傣族造型艺术女子服饰艺术初探更多>>
相关领域:艺术轻工技术与工程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9
视图:
排序:
花腰傣服饰景观的人地适应与地域特征分析被引量:1
《浙江纺织服装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1年第1期46-50,共5页果霖 李刚 苟双晓 刘玉璟 张天会 
云南省哲学社会科学艺术科学规划青年项目“云南花腰傣服装服饰研究”[编号:A2018QS22];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一般项目“傣族织锦艺术符号与傣锦中的和谐文化思想研究”[编号:13YJC720049]。
花腰傣服饰的自然形成与其所处的地理环境、自然条件息息相关.文章在介绍花腰傣聚居地区自然环境的基础上,分析了花腰傣服装、筒裙、绑腿和蔑帽的实用功能,讨论了花腰傣服饰景观的地域特征,指出得天独厚的特殊地形地貌是哺育花腰傣服饰...
关键词:花腰傣服饰 人地适应 地域特征 
艺术人类学视阈下花腰傣无结构服装研究
《浙江纺织服装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0年第4期52-55,69,共5页果霖 苟双晓 李刚 刘玉璟 张天会 
云南省哲学社会科学艺术科学规划青年项目“云南花腰傣服装服饰研究”[编号:A2018QS22];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一般项目“傣族织锦艺术符号与傣锦中的和谐文化思想研究”[编号:13YJC720049]。
在实地调研的基础上,运用艺术人类学的研究方法,将花腰傣服饰置于其发生发展的具体社会环境中,探究其无结构形式以及背后隐含的意义世界。提出了花腰傣服饰具有以点定位、以线分割、以面布局、以体建构的艺术造型特征;分析了花腰傣妇女"...
关键词:花腰傣服饰 无结构服装 女子服饰 
花腰傣服饰色彩研究被引量:1
《浙江纺织服装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0年第3期26-31,共6页苟双晓 果霖 李刚 刘玉璟 张天会 
云南省哲学社会科学艺术科学规划青年项目[编号:A2018QS22];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一般项目[编号:13YJC720049]。
提取了花腰傣妇女服饰中的各种色彩,绘制了花腰傣妇女服饰中色彩所占面积以及色彩明度关系,并以此为基础详细分析了花腰傣妇女服饰中的各种色彩对比关系及视觉心理,分析了花腰傣妇女服饰色彩的文化心理,得出花腰傣妇女服饰色彩及搭配是...
关键词:花腰傣 女子服饰 色彩 
花腰傣服饰造型特征研究
《戏剧之家》2020年第19期144-145,共2页苟双晓 果霖 李刚 刘玉璟 张天会 
云南省哲学社会科学艺术科学规划青年项目“云南花腰傣服装服饰研究”(A2018QS22);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一般项目“傣族织锦艺术符号与傣锦中的和谐文化思想研究”(13YJC720049)。
花腰傣作为一个以服饰命名的族群,其服饰造型必然有着与众不同的地方。文章从造型特征的角度进行分析,并提出花腰傣服饰具有"和""无""适""礼""花""贵""鲜""传""丰"的造型特征。
关键词:花腰傣 服饰造型 特征 
傣族佛幡的材料和工艺形态研究
《重庆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年第2期24-29,共6页果霖 苟双晓 施杰 张天会 徐人平 
云南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傣族佛幡造型艺术与审美文化研究"(QN2014085);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项目"傣族织锦艺术符号与傣锦中的和谐文化思想研究"(13YJC720049)
使用彩纸、土布、织锦、丝线等多种材料的傣族佛幡,在发挥这些材料元素各自性能的基础上,以不同形态造就了佛幡造型的丰富质感。文章在讨论生动、美观的剪纸佛幡、艳丽夺目的刺绣佛幡、精美高雅的织锦佛幡和千姿百态的布画佛幡的材料和...
关键词:傣族 佛幡 材料 工艺 
傣族佛幡造型艺术研究被引量:1
《浙江纺织服装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6年第1期41-47,共7页果霖 苟双晓 顾丽春 张天会 徐人平 
云南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傣族佛幡造型艺术与审美文化研究"[编号:QN2014085];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一般项目"傣族织锦艺术符号与傣锦中的和谐文化思想研究"[编号:13YJC720049]
傣族佛幡以其鲜明的民族个性、独特的艺术风格和特有的地域性色彩而具有很高的学术价值。文章从丰富的图案纹饰、多元的造型方式、独特的色彩语言3个方面探讨了傣族佛幡的造型艺术。
关键词:傣族佛幡 造型艺术 图案 纹饰 色彩 
傣族佛幡艺术符号类型研究被引量:2
《郑州轻工业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年第5期103-108,共6页果霖 苟双晓 张雪萍 张天会 徐人平 
云南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QN2014085);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一般项目(13YJC720049)
傣族原始宗教化、原始宗教佛教化、佛教傣族全民化,三位一体,深深地贯穿于傣族的历史和文化生活中,而傣族佛幡作为民族文化的载体鲜活地呈现了这一文化交融的现象。从符号指称对象的角度,即从图像符号、指示符号和象征符号三种类型进行...
关键词:傣族佛幡 艺术符号 仿生性 几何性 图像符号 指示符号 象征符号 
傣锦流派发展渊源与造型艺术初探被引量:3
《云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年第1期104-109,共6页果霖 张天会 顾丽春 张超 徐人平 
云南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QN201257);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基金项目(13YJC720049);云南省哲学社会科学普及规划项目(SKPG201202);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06XMZ034)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傣锦艺术源远流长,富有特色。论文在讨论西双版纳傣锦和德宏地区傣锦两大流派发展渊源的基础上,详细分析了两者在面料、色彩、图案特点和纹样构成等造型艺术方面的特点、差异及其形成原因:西双版纳地区交通不便,艺...
关键词:傣锦 流派 发展渊源 造型艺术 
傣族服饰色彩语言的符号价值
《郑州轻工业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年第5期110-112,共3页果霖 宋文娟 张天会 徐人平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13YJC720049);云南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QN201257)
傣族服饰的色彩是一种可以传递信息的符号,具有表明归属与扮演角色的社会价值、代表图腾与驱邪祈佑的心理价值、崇拜自然与表现审美的视觉价值,是规范社会、满足心理、美化视觉的语言。
关键词:傣族服饰 色彩语言 符号价值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