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11YJA752005)

作品数:6被引量:7H指数:2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作者:姜士昌李笑蕊更多>>
相关机构:河南师范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国外文学》《当代文坛》《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圣经文学研究》更多>>
相关主题:诗歌牧歌救赎本土化乡村书写更多>>
相关领域:文学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6
视图:
排序:
自我凝视与主体消解——R.S.托马斯世俗救赎的破产被引量:2
《当代文坛》2016年第5期131-135,共5页姜士昌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空间理论视阈下英国田园诗歌研究>(13BWW051);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项目<英国田园诗歌发展史研究>(11YJA752005);河南师范大学博士科研启动课题(5101059171021)
R.S.托马斯是一位典型的隐士型牧师诗人。作为异化了的"文明人"中的一员,诗人试图通过自身的苦修生活、诗歌创作和神职实践同时从世俗和宗教两个层面为在自然生态和精神生态双重失衡的困境中挣扎的人类寻求救赎之道,其出世表象的背后饱...
关键词:R.S.托马斯 映像诗歌 凝视 救赎 
诗以载道:R.S.托马斯对圣经的诗性阐释
《圣经文学研究》2016年第1期312-321,共10页姜士昌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空间理论视阈下英国田园诗歌研究》(13BWW051);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项目《英国田园诗歌发展史研究》(11YJA752005);河南师范大学博士科研启动课题《R.S.托马斯诗歌研究》(5101059171021)
R.S.托马斯的诗歌通过对圣经意象和故事的再现,诗意地阐释了其"自然神秘主义"宗教思想。托马斯把人类的本质需求界定为精神的完善和灵魂的提升,而非物质的享受。他认为,人类本性沦丧、精神瘫痪的根源就在于疏离自然、背弃上帝,走向了拜...
关键词:R.S.托马斯 圣经 自然神秘主义 神启 救赎 
“缺席”的上帝——“否定神学”语境下R.S.托马斯宗教诗歌解读被引量:1
《国外文学》2016年第2期49-61,157-158,共13页姜士昌 
国家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基金项目"空间理论视阈下英国田园诗歌研究"(批准号:13BWW051);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基金项目"英国田园诗歌发展史研究"(批准号:11YJA752005);河南师范大学博士科研启动课题"R.S.托马斯诗歌研究"(5101059171021)的阶段性成果
威尔士当代诗坛泰斗R.S.托马斯是一位隐士型牧师诗人,他的宗教诗歌将宗教主题与自己对自然的挚爱、农民生活的艰辛、乡村布道的艰难、科技和战争对人性的摧残等丰富主题融合起来,记录了诗人在精神泥淖中孤寂前行,为异化的人类寻求救赎...
关键词:上帝“缺席” “否定神学”宗教诗歌 
英国前文艺复兴时期的牧歌被引量:1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年第2期179-188,共10页姜士昌 
2013年度国家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基金项目(13BWW051);2011年度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基金项目(11YJA752005)
牧歌在中古晚期才传入英国,但一开始就表现出与本土语境相融合的倾向。这些早期牧歌不但体现出英国诗人的本土意识,还表现出较强的批判现实主义精神。最早用英国方言创作传统牧歌的是亚历山大·巴克莱,他的译介和创作让英国诗人真正领...
关键词:前文艺复兴时期 田园诗歌/牧歌 新阿卡迪亚 亚历山大·巴克莱 
田园诗的本土化——18世纪英国诗歌中的乡村书写被引量:3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年第3期166-171,共6页姜士昌 
2013年度国家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基金项目(13BWW051);2011年度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基金项目(11YJA752005)
18世纪英国诗歌的乡村化倾向为田园诗的本土化提供了语境保证。这一时期的田园诗人普遍认识到模仿古典牧歌的局限性,开始寻求英国田园诗自身的发展道路。诗人们努力拓展田园诗的形式与题材,不但强化牧歌和农事诗的本土色彩,还创造了寓...
关键词:田园诗(牧歌) 农事诗 反田园诗 本土化 
苏格兰当代女诗人凯瑟琳·杰米的诗歌被引量:1
《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第3期37-40,共4页李笑蕊 
2011年度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基金项目<英国田园诗歌发展史研究>(11YJA752005)阶段性研究成果
凯瑟琳·杰米是活跃在当今诗坛的一位苏格兰女诗人,她获奖众多。杰米的诗歌主题涵盖广泛,从女性身份、苏格兰民族文化身份到全人类所共同面对的生态问题。广泛的主题细腻的观察力,独特的视角这些都使杰米在当代诗坛独树一帜。
关键词:凯瑟琳·杰米 主题 研究现状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