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教育厅科学研究基金(08C0187)

作品数:3被引量:0H指数:0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作者:李兵更多>>
相关机构:复旦大学曲靖师范学院更多>>
相关期刊:《曲靖师范学院学报》《北方论丛》更多>>
相关主题:修辞性互文性理论互文关系解构性媒介更多>>
相关领域:文学文化科学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3
视图:
排序:
媒介文化语境中的误读
《北方论丛》2011年第6期53-57,共5页李兵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11CZW009);中国博士后基金面上项目(20110490678);云南省教育厅科学研究基金项目(08C0187)阶段性成果之一
在信息社会,阅读式微和误读激增,新媒介在其中扮演着重要角色。传播渠道的噪音无法消除,媒介制造误读,过量生产的神话能指使意义产生了内爆。新媒介模糊了作者与读者、正读与误读的界限,带来身份认同的危机。媒介文化中的受众虽然没有...
关键词:媒介 误读 自反性 
文学误读的内在生成机制探析
《文学评论丛刊》2011年第1期27-33,共7页李兵 
云南省教育厅科学研究基金项目“媒介理论视阈中的文学误读”(项目号:08C0187);曲靖师范学院科学研究基金项目“解构主义误读理论研究”(项目号:2008MS001)阶段性成果之一
文学误读的原因很多,从文学误读的内在生成机制来看,文学误读跟语言的表征危机有关,文本自身的解构性和修辞性是导致误读的重要原因,文学意义还有可能在互文的无限链接中失去所指。语言的自主性理论导致了意义变成漂浮的能指,真理成了...
关键词:文本自身 文学意义 语言性 互文性理论 互文关系 布鲁姆 解构性 终极意义 修辞性 解构主义 
论文学交流观念在现代的嬗变
《曲靖师范学院学报》2009年第1期28-32,共5页李兵 
2008年度云南省教育厅科学研究基金资助项目"媒介理论视阈中的文学误读"(08C0187)
文学是一种交流结构,但到了现代,后结构主义者认为作者死了,接受者不存在了,否认文学是一种交流方式。而从叙述学的角度看,叙述者与"叙述的接受者"、作者与读者是一种对话关系,叙述即交流。所以,否认文学是一种交流结构的观点是一种学...
关键词:文学交流观念 作者 读者 空白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