敦煌研究院科研基金

作品数:26被引量:137H指数:6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作者:杨富学张海娟史淑琴王书庆赵娜更多>>
相关机构:敦煌研究院兰州大学西北民族大学吐鲁番学研究院更多>>
相关期刊:《中国边疆史地研究》《河西学院学报》《吐鲁番学研究》《甘肃社会科学》更多>>
相关主题:家族元代敦煌文献考析藏传佛教更多>>
相关领域:历史地理哲学宗教文化科学语言文字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天水石门山道观的调查与研究
《宝鸡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年第4期50-56,共7页王军锋 杨富学 
海南省研究生创新科研项目:天水仙人崖石窟罗汉堂彩塑艺术研究(项目编号:Hys2019-245);敦煌研究院科研项目:敦煌晚期石窟的分期与断代(项目编号:2020-SK-ZD-1)。
石门山是甘肃天水市麦积区境内重要的古代宗教道场之一,现存诸多明清道教建筑、彩塑、壁画等文物遗存,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和地域特点,特别是呈现为阴阳太极图形分布的建筑群更是独树一帜。但由于位置偏远、交通不便等原因,其学术价值被...
关键词:石门山 道教宫观 造像 题材 麦积山石窟 
凤翔屈家山蒙古纪事砖及相关问题被引量:6
《青海民族研究》2014年第4期95-102,共8页杨富学 张海娟 
甘肃省文物局2012年度文化遗产保护领域科研项目<甘肃河西地区出土蒙古豳王家族文献文物研究>(编号:2012053);敦煌研究院科研项目<敦煌民族史研究专题>阶段性成果
陕西凤翔屈家山古墓曾出土纪事砖一方,镌刻于1231年,书419字,保存完好,记录了蒙古军分别在木华黎、成吉思汗和窝阔台率领下三征金朝重镇凤翔的史实。前二次均遭败绩,直到1231年才由窝阔台汗攻陷。窝阔台占领凤翔后,将第四子合剌察儿分...
关键词:凤翔 蒙古 纪事砖 窝阔台家族 
诸夏龙崇拜及其对印度的影响
《濮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4年第4期5-9,共5页杨富学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敦煌民族史研究"(编号14JJD77006);敦煌研究院科研项目"敦煌民族史研究专题"
龙起源于诸夏,形成时代大约在9000年左右;濮阳蚌龙的时代虽比阜新查海龙为晚,但它与中国传统文化中龙的形象更为接近,当与中国封建文化中的龙有直接的渊源继承关系;诸夏龙文化流风原被,直接影响到周边地区,对中华各族龙崇拜意识的形成...
关键词:诸夏 龙崇拜 濮阳蚌龙 印度 
藏文■一词的演变
《藏学学刊》2014年第1期38-43,237,共7页杨铭 
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英藏吐蕃文献目录与文书译注》(编号12AZD080);敦煌研究院科研项目《敦煌民族研究专题》阶段性成果;西南民族大学研究生学位点建设项目(编号2015-XWD-B0304)资助
敦煌本吐蕃历史文书《大事纪年》中的■一词,学界认为除了是指吐蕃南面的泥婆罗以外,又兼有指被吐蕃征服的周边民族的含义,其用法相当于汉文文献中的'蛮邦'一词。本文结合汉、藏文献,对该词的其它用法与演变,例如与唐代地名拔布川的勘同...
从蒙古豳王到裕固族大头目被引量:6
《河西学院学报》2014年第3期11-21,共11页杨富学 张海娟 安玉军 
敦煌研究院科研项目"敦煌民族史研究专题"
关于裕固族的形成历史,学术界一直争论不休,关键问题之一就在于裕固族大头目的来源及其世系说法不一。综合各种文献记载及社会调查资料,可以看出,元代蒙古豳王家族及其后裔在河西的活动,尤其是对回鹘文化的接受与吸纳,使二者间形成了水...
关键词:蒙古豳王 安定王 七族黄番总管 裕固族 
西域出土古藏语田籍初探
《西夏研究》2014年第2期66-71,共6页岩尾一史 杨富学 杨春燕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西域出土中古法律文献比较研究"(编号13AZS020);敦煌研究院科研项目"敦煌民族研究专题"阶段性成果
文章对刊于《西域古藏文化历史文献》及收藏于大英国图书馆的多件古藏文田籍残片进行了分类整理研究,将其分为三类:古藏语田籍残片、敦煌附近某地官方田籍残片、米兰官方田籍残片。并就文书的格式、形制等内容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西域 古藏语 田籍 
高昌回鹘摩尼教稽考被引量:4
《敦煌研究》2014年第2期68-75,共8页杨富学 
敦煌研究院科研项目"敦煌民族史研究专题";新疆吐鲁番学研究院课题"吐鲁番古代宗教史上的若干问题"(TX2012-003)
高昌回鹘王国时期,当地民众尽管大多都皈依了佛教,但回鹘王室仍延续漠北回鹃汗国信仰,以摩尼教是奉。汉文史书尽管记载鲜少,但吐鲁番、敦煌等地出土的回鹘文文献、汉文、波斯文文献以及域外史籍对此却有不少记载,可填补汉文史籍的空白...
关键词:高昌回鹘 摩尼教 回鹘文文献 敦煌吐鲁番文献 
北宋钱荒之西夏因素考析被引量:3
《西夏研究》2014年第1期3-11,共9页杨富学 李志鹏 
敦煌研究院科研基金项目"敦煌民族研究专题"阶段性成果
北宋是中国历史上铸造铜币数量最多、种类最繁杂的时代,却频频发生钱荒。学界对此多有关注,究其原因,除销钱为器、官私蓄藏、劣币驱除良币等因素外,铜钱外流也是一个不可忽视的因素。前贤研究宋代钱荒中对钱币外流因素不甚重视,即使偶...
关键词:钱荒 北宋 西夏 铜钱 铁钱区 《天盛改旧新定律令》 
高昌故城东南佛寺与藏传佛教被引量:4
《中国藏学》2013年第4期86-92,共7页陈爱峰 吾买尔.卡德尔 
敦煌研究院科研项目"敦煌民族研究专题"阶段性成果之一
吐鲁番高昌故城的东南佛寺是一所藏传佛教寺院,修建于西夏后期至元代,建筑布局为前殿后塔形式。佛殿内残存的壁画显示出了浓厚的藏传佛教风格,表现的主题是五方佛;佛塔是在印度及中亚流行的十字形佛塔的基础上演变而来,后为藏传佛教所独...
关键词:高昌故城 东南佛寺 藏传佛教 
晚唐敦煌吐蕃居民宗教地位变迁研究
《甘肃社会科学》2013年第4期181-184,共4页史淑琴 王东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青年基金项目(11YJC740088;12YJCZH194);敦煌研究院科研基金项目"敦煌民族专题研究"阶段性成果
吐蕃在河陇统治结束后,部分吐蕃居民及其后裔依然生活在河陇地区,继续影响着这些地区的社会生活各个方面;佛教是吐蕃民族宗教生活中的重要构成要素,归义军都僧统悟真和尚丧葬中由吐蕃后裔成立的悉歹勺潘社负责灵车,这一现象凸显了敦煌...
关键词:晚唐 敦煌 吐蕃民众 宗教地位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