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林木种苗科技攻关项目

作品数:161被引量:1161H指数:17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作者:李志真谢一青郑仁华丁国昌林思祖更多>>
相关机构:福建省林业科学研究院福建农林大学南京林业大学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主题:杉木无性系马尾松家系木麻黄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轻工技术与工程化学工程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基于优化MaxEnt模型的黑木相思引种栽培区划被引量:11
《西北林学院学报》2023年第1期88-94,107,共8页张伟皓 叶利奇 陈启华 阮少宁 
福建省林木种苗科技攻关项目(KLB19001B);福建农林大学科技创新专项(KFA17299A);福建省林业外来物种调查与研究(KHd2001A);福建农林大学林学高峰学科建设项目(72202200205)。
利用MaxEnt模型评估黑木相思在中国引种的潜在适生区,探讨影响其适生区分布的主要生态因子,并对适生区范围和类型进行划分,旨在为该树种在中国的引种区划提供依据。采用ENMeval数据包优化的MaxEnt模型,基于14个环境变量和159条黑木相思...
关键词:黑木相思 MAXENT 引种栽培 潜在适生区 ENMeval 生态因子 
施肥对闽楠根系形态及苗木质量的调控作用被引量:13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2年第10期44-56,共13页王妍 冯金玲 吴小慧 黄蓝明 吴娟 陈宇 赵城昊 杨志坚 
福建省林木种苗科技攻关项目“闽楠气培扦插及组培新技术研究”(KLh16H04A);福建省林业科技项目“基于水土保持的锥栗林生态栽培技术研究”(K1520033A);福建省水土保持试验站项目“长汀县红壤侵蚀区人工群落演变特征及改造提升技术研究”(KH180280A)。
【目的】对不同氮磷钾施肥条件下闽楠幼苗根系形态和苗木质量进行研究,为闽楠壮苗培育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1年生闽楠盆栽实生苗为材料,采用“3414”施肥试验方法,设氮、磷、钾3个因素,每个因素设不施肥和低、中、高施肥4个水平,其...
关键词:闽楠 施肥方案 氮磷钾肥 根系形态 苗木质量 植株元素积累量 
坡位和坡度对黑木相思人工林土壤养分空间分布的影响被引量:15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2022年第9期78-84,104,共8页赵文东 李凯 沈健 朱传晟 林熙 何宗明 丁国昌 
福建省种苗科技攻关项目(闽财指[2016]250)。
以福建省福清灵石国有林场的黑木相思(Acacia melanoxylon R.Br.)人工林地为研究对象,采集不同坡位(上坡、中坡、下坡)和不同坡度(12°<α≤18°、18°<α≤24°、24°<α≤31°)的土壤样品,测定其pH、全碳质量分数(w(TC))、全氮质量分...
关键词:黑木相思 人工林 土壤养分 土壤理化性质 坡位 坡度 
不同种源降香黄檀在闽南地区生长量差异及遗传参数估算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自然科学》2022年第9期001-006,共6页黄海通 
福建省林木种苗科技攻关项目(2009-4-10).
通过对福建省华安西陂国有林场2008年2月造林的31个种源降香黄檀试验林3次胸径和树高调查,并用二元材积法计算单株材积,分析其生长情况,计算采种地内和采种地间变异系数,估算遗传力,结果表明:降香黄檀胸径、树高和单株材积生长量不同种...
关键词:降香黄檀 种源 变异系数 
不同林分林下套种草珊瑚的生长对比分析被引量:1
《福建林业》2022年第4期36-39,共4页张大兴 
福建省属公益类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专项(2020R1009003);福建省林木种苗科技攻关项目“杉木第4代育种研究与应用”。
对马尾松中龄林(处理1)、近熟林(处理2)及杉木中龄林(处理3)、近熟林(处理4)等四种林分林下套种的5年生草珊瑚进行调查分析。结果表明:4种林分林下套种草珊瑚的平均株高、地径以及干物质含量均表现为:处理3<处理1<处理4<处理2,且在马尾...
关键词:草珊瑚 林下套种 林分 近熟林 中龄林 
闽南山地降香黄檀优良家系的评价与选择
《福建热作科技》2022年第2期10-14,共5页林苏佳 
福建省林木种苗科技攻关项目(2009-4-10)。
对福建省华安西陂国有林场12年生降香黄檀53个家系生长性状进行调查,分析不同家系生长差异和性状间相关关系、遗传力以及变异系数,并通过聚合指数初选出生长性状优良的家系。结果表明,家系间胸径、树高、冠幅、材积差异显著,并有显著的...
关键词:降香黄檀 家系 遗传增益 遗传力 
施肥对闽楠幼苗光合碳固定的影响被引量:4
《林业科学》2022年第5期40-52,共13页王妍 冯金玲 吴小慧 黄蓝明 吴娟 陈宇 杨志坚 
中央财政林业科技推广项目(K1520014A);福建省林业科技项目(K1520033A);福建省林木种苗科技攻关项目(KLh16H04A);福建省水土保持研究项目(KH180280A)。
【目的】研究不同氮(N)、磷(P)和钾(K)施肥量和施肥方式影响闽楠叶片光合特性、内含物含量,酶活性及植株养分吸收量,揭示施肥调控光合碳固定机制,为闽楠壮苗培育和科学施肥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3414”田间试验方法,分析不同N、P...
关键词:光合碳固定 氮磷钾施肥 酸性磷酸酶 水分利用效率 淀粉含量 闽楠幼苗 
福建省红锥苗木质量分级标准被引量:4
《福建林业科技》2022年第1期117-120,共4页吴炜 
福建省林木种苗科技攻关项目(红锥良种选育与繁育技术研究,闽林科[2013]1号);福建省地方标准(红锥壮苗繁育与丰产林培育技术规程,闽质监标[2015]218号)。
采用主成分分析、多维尺度分析和聚类分析,对福建省2012-2017年间繁育的红锥1年生容器苗的地径、苗高、生物量比、根幅比、成苗率和种子千粒重6个指标进行统计分析,筛选苗木质量主要性状指标,并分析相关量化标准。结果表明:影响红锥苗...
关键词:红锥 苗木质量 苗木分级 
基于Maxent模型的珙桐潜在分布预测及其重要影响因子分析被引量:12
《四川农业大学学报》2021年第5期604-612,共9页叶利奇 张伟皓 叶兴状 刘益鹏 张国防 刘宝 阮少宁 
福建省林木种苗科技攻关项目(KLB19001B);福建农林大学科技创新专项基金(KFA17299A);全国重点保护野生植物资源调查与研究(KH140126A)资助。
【目的】探讨末次间冰期以来珙桐地理分布格局的变化过程、了解环境因子对珙桐的影响可为珙桐的有效保护和引种栽培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基于198条分布记录和17个环境因子,并应用ENMeval数据包优化的Maxent模型模拟珙桐在8种气候情景...
关键词:珙桐 MAXENT 气候变化 适生区 
基于MaxEnt优化模型的闽楠潜在适宜分布预测被引量:49
《生态学报》2021年第20期8135-8144,共10页叶兴状 张明珠 赖文峰 杨淼淼 范辉华 张国防 陈世品 刘宝 
国家“十三五”重点研发计划子课题(2016YFD0600603-2);福建省林木种苗科技攻关项目(KLB19003A);宁夏自治区重点研发计划(2019BBF02025);福建农林大学科技创新基金(KFA17069A,KF2015088)。
闽楠是我国二级保护珍稀濒危植物,不仅是珍贵用材树种,还具有重要的生态价值,预测其潜在适生区变化具有重要意义。采用Enmeval优化包调用MaxEnt模型建立最优模型。基于186条分布记录和9个环境变量模拟闽楠现代2050和2090年代的6个气候...
关键词:闽楠 MAXENT 潜在适生区 分布格局 Enmeval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