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社会科学基金(11XWW003)

作品数:15被引量:173H指数:7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作者:熊沐清蒋勇军万姗刘霞敏张俊凌更多>>
相关机构:四川外国语大学四川外语学院重庆邮电大学柏林自由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安徽商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外语学刊》《英语研究》《外语教学与研究》更多>>
相关主题:认知诗学文学研究涵义文学批评EAGLE更多>>
相关领域:文学语言文字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外国文学研究“认知转向”评述被引量:12
《英美文学研究论丛》2019年第2期295-310,共16页熊沐清 
作者主持的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西部项目“英美文学界认知诗学研究”(11XWW003)的成果之一.
认知科学是研究"心智的科学"。认知科学的兴起带来了当代人文社会学科的认知转向,这种转向在文学研究领域就是运用认知科学的相关理论、方法和技术研究文学。认知研究呈现出三个突出特征,即:理论视域拓展,研究方法更新,研究路径延伸,逐...
关键词:外国文学研究 认知转向 特征 认知诗学 认知文学研究 范式 
认知历史主义视阈下庞德的英美批评
《西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9年第2期6-12,24,共8页蒋勇军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西部项目"英美文学界认知诗学研究"(批准号:11XWW003);四川外国语大学校级项目"认知历史主义的理论探索与实践"(J20201)的阶段性成果
庞德是英美现代主义诗歌运动的一位领军人物,也是英美批评界颇具争议的一位诗人。文章从认知历史主义视阈分析庞德在英美的批评史,概述英美文学界对庞德的诗歌、诗歌理论、诗歌翻译等的批评,并阐释庞德及批评者各自所处的社会环境与主...
关键词:庞德 认知历史主义 认知文学研究 晕轮效应 认知偏差 
走向文学阅读的神经认知诗学模式被引量:1
《英语研究》2017年第2期132-146,共15页亚瑟·M.雅各布斯 蒋勇军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西部项目“英美文学界认知诗学研究”(11XWW003);四川外国语大学2016年博士研究生科研创新项目“认知神经批评——文学研究的新范式”(SUSUYZ201604)的阶段性成果
文学阅读的神经认知诗学模式源于神经科学、修辞学、诗学和美学的实验数据及其思想,它将有助于产生一种更实用和更自然的方法来研究特殊的语言形态——小说和诗歌的阅读。
关键词:认知诗学 神经认知诗学 实验数据 心智—大脑 文学阅读 
“感知与发现”——认知诗学视野下的《屋顶丽人》
《安徽商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7年第3期50-53,共4页李佳 
国家社科基金西部项目(11XWW003);四川外国语大学博士研究生科研创新项目(SISUYZ201604)
利用认知诗学中的图形背景理论对《屋顶丽人》里的丽人及青年汤姆进行认知解读。在对丽人图形的分析过程中,去感知阅读的动态认知过程;伴随着阅读的动态认知过程,从汤姆图形那里发现作者是如何突显这一图形的。通过挖掘该小说中的认知理...
关键词:《屋顶丽人》 图形背景 感知、发现 丽人图形 汤姆图形 
认知文学批评的生成与发展——认知文学研究系列之二被引量:11
《外国语文》2016年第1期57-68,共12页熊沐清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西部项目"英美文学界认知诗学研究"(11XWW003);四川外国语大学校级重大科研项目"英美文学批评理论推介:认知诗学的理论化与优化问题研究"(sisu2011zd03)的阶段性成果
认知文学研究的生成期主要体现在认知诗学的成形和认知叙事学作为认知机制两个方面,而认知文学研究的发展阶段以探讨研究范式为主体。认知文学批评经历了其自身生成与发展的阶段后已经实现了认知转向。认知文学研究一方面是一种科学的...
关键词:认知文学批评 生成 发展 认知诗学 认知叙事学 
文学批评的认知转向——认知文学研究系列之一被引量:17
《外国语文》2015年第6期1-9,共9页熊沐清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西部项目"英美文学界认知诗学研究"(11XWW003)的阶段性成果
认知文学研究是一种跨学科研究,它从认知科学的具体学科中吸取灵感、方法和研究范式,用以研究文学。它包括认知诗学、认知修辞学、认知文体学、认知叙事学、认知文化研究等范式或流派。经过长期的孕育、发轫、生成和发展,现已衍生出认...
关键词:认知文学研究 认知诗学 发展史 
文学认知研究的新拓展——《牛津认知文学研究指南》评述被引量:3
《当代外国文学》2015年第4期159-164,共6页熊沐清 
国家社科基金西部项目"英美文学界认知诗学研究"的阶段性成果(11XWW003)
本世纪以来,文学与认知科学之间的交叉研究开始逐步形成一个更具协调性、系统性的新兴领域,被宽泛地定义为"认知文学研究"。随着这一新兴交叉学科的蓬勃发展,牛津大学出版社于2015年出版了由丽莎·詹赛恩主编的《牛津认知文学研究指南》...
关键词:《牛津认知文学研究指南》 文学 认知 
指示词研究的认知诗学拓展被引量:1
《外语学刊》2015年第2期56-60,共5页杨玉兰 
国家社科基金西部项目"英美文学界认知诗学研究"(11XWW003)的阶段性成果
哲学和语言学都把指示词分为时间指示、空间指示、人称指示、社交指示和话语指示5种。认知诗学拓展了指示词研究的范畴,把指示词分为知觉指示、空间指示、时间指示、关系指示、文本指示和结构指示6种,同时比较充分地论证了指示转移问题...
关键词:指示词 认知诗学 拓展 指示转移 可能世界 
试论连贯条件下知觉视点移动的一般规律被引量:3
《外国语文》2014年第3期100-105,共6页张俊凌 熊沐清 
国家社科基金西部项目"英美文学界认知诗学研究"(11XWW003);四川外语学院校级重大科研项目"英美文学批评理论推介:认知诗学的理论化与优化问题研究"(sisu2011zd03)的阶段性成果
通过对知觉视点在记叙文、描述文、说明文和议论文这四类语篇中的一般移动规律的研究,发现知觉视点移动的规律主要体现在时间、空间和逻辑三个方面,大致分为有标记和无标记两种。通过分析发现,有时,在同一个语篇中,视点的移动顺序并不...
关键词:知觉视点 移动 规律 
从人物的图形—背景分析再探《诺桑觉寺》的主题意义被引量:5
《外国语文》2014年第2期17-21,共5页刘霞敏 万姗 
国家社科基金西部项目"英美文学界认知诗学研究"(11XWW003);四川外语学院校级重大科研项目"英美文学批评理论推介:认知诗学的理论化与优化问题研究"(sisu2011zd03)的阶段性成果
长久以来,同简·奥斯丁的其他作品一样,"爱情"一直被视为《诺桑觉寺》的主题。文体统计可以发现,作品中谈情说爱的场景可谓凤毛麟角。本文将借用认知诗学中的图形—背景理论,对《诺桑觉寺》中人物群像进行分析,进而推出小说的主题不在...
关键词:图形—背景 人物分析 《诺桑觉寺》 主题意义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