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要方向项目(KZCX1-10-06)

作品数:30被引量:1188H指数:19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作者:丁永建王建陈仁升杨建平刘时银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科学院北京师范大学兰州大学西北师范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干旱区地理》《自然资源学报》《干旱区研究》《湿地科学》更多>>
相关主题:长江黄河源区降水量遥感蒸发量长江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环境科学与工程生物学水利工程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新疆博斯腾湖水环境问题研究被引量:14
《干旱区研究》2008年第5期735-740,共6页袁峡 杨佃华 
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大项目(KZCX1-10-06);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20001014)资助
博斯腾湖是塔里木河流域4大源流——开都河的尾间湖,孔雀河的源地。位于焉耆盆地东南,是我国最大的一个十分特殊,而又非常重要的内陆淡水湖泊。湖水清澈、水温适中(18.2~19.7℃),水生生物资源丰富。湖区西岸大片沼泽湿地是我...
关键词:博斯腾湖 水环境 水污染 新疆 
100多年来东亚地区主要河流径流变化被引量:18
《冰川冻土》2008年第4期556-561,共6页叶柏生 陈鹏 丁永建 杨大庆 李翀 沈永平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项目(2007CB411502);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引进人才项目(2004116);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大项目(KZCX1-10-06)资助
应用东亚地区8条主要河流100多年来的径流观测资料,用线性趋势分析不同时段径流变化趋势.结果表明:1870年来东亚南部(主要发源于我国境内)的河流径流均表现出减少趋势;而最近1930年以来,东亚南部河流均为减少趋势,北部河流(西伯利亚3条...
关键词:径流变化 主要河流 东亚 
中国干旱区的湖泊被引量:41
《干旱区研究》2007年第4期422-427,共6页王亚俊 孙占东 
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大项目(KZCX1-10-06);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所长基金资助
湖泊作为地表水的重要载体,参与自然系统的水分循环,这在世界干旱地区显得格外突出和重要。应用浏览软件(Google Earth),对2001-2005年中国干旱区湖泊进行判别,并结合有关实地调查资料得知,我国干旱区有大小湖泊近400个,其中,10 km2以...
关键词:水分循环 产流系统 山区 湖泊 干旱区 中国 
长江、黄河源区高寒湿地动态变化研究被引量:31
《湿地科学》2007年第4期298-304,共7页潘竟虎 王建 王建华 
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重大项目(KZCX1-10-06);西北师范大学知识与科技创新工程项目(NWNU-QN-05-41);甘肃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007GS03673)资助
长江、黄河源区是中国湿地分布面积最大的地区之一,近年来湿地面积减少、功能退化引起了严重的区域生态环境问题。为了定量分析湿地退化过程,利用1986年的TM和2000年的ETM+卫星遥感数据,在GIS软件支持下,用景观格局指数对长江、黄河源区...
关键词:高寒湿地 长江 黄河源区 变化 遥感 地理信息系统 
黑河流域中游地区荒漠—绿洲景观区啮齿动物群落结构被引量:7
《生物多样性》2006年第6期525-533,共9页帅凌鹰 宋延龄 李俊生 曾治高 刘建泉 
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大项目(KZCX1-10-06)资助
2005年4–5月和9月对黑河流域中游地区荒漠-绿洲景观区不同生境中啮齿动物群落结构进行了研究。在甘肃省张掖市高台县黑泉乡选择流动沙丘、含砾沙漠、固定沙地、荒漠灌丛、防护林带、灌耕草地、灌耕农田和河岸草地等8种代表性生境,采用...
关键词:黑河流域中游地区 啮齿动物 群落结构 多样性指数 
高寒草地春季积雪融水和雨水混合补给径流模拟被引量:7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06年第1期88-92,共5页王建 丁永建 刘时银 
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重大项目(KZCX1-10-06)资助
利用积雪的能量平衡和修正的SCS径流方程来模拟高寒草地积雪融水和雨水混合补给径流,并利用此模型对新疆托木尔峰地区阿托依纳克草场集水区的日径流量进行模拟计算,结果通过Nash and Sutcliffe目标函数的检验,流域日径流量模拟取得较好...
关键词:混合补给 能量平衡 SCS径流方程 阿托依纳克 
青藏高原土壤水热过程模拟研究(Ⅲ):蒸发量、短波辐射与净辐射通量被引量:12
《冰川冻土》2005年第5期645-648,共4页张世强 丁永建 卢建 刘时银 
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大项目(KZCX1-10-06);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0301010)资助
模拟青藏高原土壤水分和热量迁移过程的连续变化对于全球变化研究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其准确模拟是提高陆面过程模拟精度的重要条件.利用大尺度水文模型中对冻土中水分和能量平衡过程的描述,对沱沱河站点土壤湿度进行了步长为1 h,总时间...
关键词:寒区 土壤温度 观测 模拟 
20世纪50年代以来博斯腾湖水盐变化及趋势被引量:38
《干旱区研究》2005年第3期355-360,共6页王亚俊 李宇安 王彦国 谭芫 
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大项目(KZCX1-10-06);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0371022);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20001014)资助
位于新疆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博湖县境内的博斯腾湖,由于受人类活动的影响,湖泊水质由淡水逐渐变成了微咸水,生态与环境受到了破坏。1958年历史上第一次对博斯腾湖水质监测结果中的“矿化度”,就成了近几十年来研究博斯腾湖水盐变化过程...
关键词:博斯腾湖 矿化度 总盐量 平衡点 
黄河源区土地利用和景观格局变化及其生态环境效应被引量:55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05年第4期69-74,共6页潘竟虎 刘菊玲 
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重大项目(KZCX1-10-06)。
基于TM/ETM卫星遥感数据,运用ArcInfo软件和景观生态学方法,对黄河源区1986~2000年土地利用和景观结构的时空变化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源区林地、湿地、草地和冰川面积减少,建设用地、耕地和未利用土地面积显著增加,土地综合利用...
关键词:黄河源区 生态环境效应 格局变化 卫星遥感数据 时空变化特征 土地利用变化 区域气候变化 人类经济活动 生态学方法 2000年 景观破碎化 多样性指数 景观异质性 景观结构 冰川面积 建设用地 土地面积 利用程度 生态体系 
高寒生态脆弱区土地利用动态变化研究——以青海省长江黄河源区为例被引量:13
《西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年第4期80-86,共7页潘竟虎 王建 
中科院知识创新重大项目"西部生态环境演变规律与水土资源可持续利用研究"部分成果(KZCX1-10-06)
基于长江黄河源区土地利用分类系统,利用1986年TM和2000年ETM+卫星遥感数据的对比,运用GIS方法,分析了江河源区近15年来土地利用类型的空间分布变化与演变格局.结果表明,源区林地、湿地、草地和冰川面积减少,建设用地、耕地和未利用土...
关键词:土地利用 高寒生态脆弱区 江河源区 遥感 GIS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