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0276043)

作品数:7被引量:49H指数:4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作者:董峰乔旭彤许燕斌徐苓安姜之旭更多>>
相关机构:天津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化工自动化及仪表》《工程热物理学报》《仪器仪表学报》《天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工程技术版)》更多>>
相关主题:电阻层析成像两相流ERT相含率径向基神经网络更多>>
相关领域: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机械工程理学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7
视图:
排序:
电阻层析成像技术在两相流测量中的应用被引量:20
《工程热物理学报》2006年第5期791-794,共4页董峰 许燕斌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No.50276043);天津市自然科学资金资助项目(No.05YFJMJC11600)
过程层析成像技术能实时提供封闭管道、容器等过程设备内物场运动状态的二/三维测量信息,它为解决两相流参数的检测问题提供一种新的途径。本文以基于电学敏感原理的电阻层析成像技术为测量手段,实现在多相流实验装置上对气/水、油/...
关键词:电阻层析成像 两相流 测量 
应用电阻层系成像技术测量垂直管道气/液两相流分相含率被引量:3
《天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工程技术版)》2004年第6期510-514,共5页董峰 乔旭彤 姜之旭 徐苓安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50276043);"863"计划资助项目(2001AA413210).
通过对垂直管道中气/液两相流截面相含率测量影响因素的分析,以电阻层析成像系统为检测工具,提出了提取原始测量数据边界特征值的方法和描述气/液两相流截面相含率的特征函数,得到了气/液两相流的截面含气率.仿真计算与实验测试结果表明...
关键词:两相流 分相含率 电阻层析成像 特征提取 
电阻层析成像(ERT)系统工作模式的研究被引量:5
《仪器仪表学报》2004年第z3期650-652,658,共4页董峰 刘军文 华磊 
自然科学基金(50276043)。
ERT系统中有多种数据采集方式,分别适用于不同的系统。且不同的数据采集方式下所得到的边界测量信号有不同的形式。提出一种电流源激励、电流检测的单电极激励的新型数据采集模式,分析新型数据采集模式与原数据采集模式的差异,通过实验...
关键词:电阻层析成像ERT 单电极激励 方波电流 
基于ERT技术的垂直管道两相流流型识别被引量:5
《仪器仪表学报》2004年第4期457-461,共5页董峰 姜之旭 乔旭彤 徐苓安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 ( 5 0 2 760 43 );国家 863计划资助项目 ( 2 0 0 1AA413 2 10 )
在两相流测量问题的研究中 ,流型的准确识别是其它流动参数准确测量的基础。基于电学敏感原理的电阻层析成像技术 (ERT) ,由于可视化、无辐射、低成本等优点 ,在两相流动参数的检测中具有很广阔的发展前景。研究中以 ERT系统样机为测量...
关键词:ERT 电阻层析成像 模式识别 识别率 特征提取 流型识别 径向基神经网络 研究结果 处理 采集 
电阻层析成像技术测量两相流气相流量被引量:5
《化工自动化及仪表》2004年第2期52-54,共3页华磊 董峰 乔旭彤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50276043);国家"86 3"计划项目 (2 0 0 1AA41 3 2 1 0 )
 提出利用双截面电阻层析成像(ERT)系统,并采用相关方法进行两相流气相流量的测量。介绍像素相关与基于边界电压特征值相关两种相关方法,并进行单气泡模拟实验。实验结果表明用这两种相关方法进行两相流的气相流量测量是可行的。
关键词:两相流 电阻层析成像(ERT) 相关 相含率 
ERT数据采集系统动态性能分析被引量:2
《仪器仪表学报》2003年第z2期700-702,共3页王文辉 董峰 许燕斌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No.50276043);中科院知识创新工程项目资助(No.KJCX2-SW-L03-03)
在实际工业环境下,两相/多相流体具有较高的流动速度,而目前的(ERT)电阻层析成像系统对两相/多相被测对象,很难满足工业上的速度要求,为解决这一问题,对ERT数据采集系统的动态性能作了深入研究,分析了滤波电路的过渡时间造成动态性能下...
关键词:电阻层析成像 动态性能 滤波 过渡时间 
电阻层析成像技术的发展被引量:11
《仪器仪表学报》2003年第z2期703-705,712,共4页董峰 崔晓会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0276043)
电阻层析成像(Electrical Resistance Tomography简称ERT)技术,作为一种新兴测量技术,受到越来越多领域的重视。本文主要介绍了该技术的发展历程,然后在综合软、硬件发展以及应用现状基础上,指出了E RT技术在发展中急需解决的问题。
关键词:电阻层析成像 发展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