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09YJC751028)

作品数:4被引量:0H指数:0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作者:李秋菊更多>>
相关机构:华北科技学院更多>>
相关期刊:《海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求索》《淮阴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北方音乐》更多>>
相关主题:时调清末民初小曲曲词艺术呈现更多>>
相关领域:文学历史地理政治法律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4
视图:
排序:
程式化与灵活性的统一——论清末民初时调(小曲)曲词的特征
《海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年第10期78-86,共9页李秋菊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清末民初时调研究"(项目批准号:09YJC751028)
程式化与灵活性相统一是清末民初时调曲词的一大特征,亦是清末民初时调保持长久旺盛生命力的原因之一。时调的程式化突出表现为创作上的模式化:一方面,一种曲调往往具有固定的腔调、句式、字数,可以根据曲牌填入不同曲词,具有形式上的套...
关键词:清末民初 时调 小曲 程式化 灵活性 
论清末民初时调(小曲)曲词的传承与变异
《北方音乐》2015年第15期16-21,共6页李秋菊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清末民初时调研究”(09YJC751028)
清末民初时调(小曲)曲词既与清末之前某些曲词之间具有承传关联,又在广泛的传唱过程中衍变出多种变体。传承性是时调曲词的一大特征,是其具有长久旺盛生命力的一大表现。变异性是时调曲词的另一特征,是其永葆生机的一大法宝。导致时...
关键词:清末民初 时调曲词 传承 变异 改调 
社会新闻的艺术呈现——清末民初社会新闻类时调论略
《淮阴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年第3期361-365,共5页李秋菊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清末民初时调研究"(09YJC751028)
清末民初的社会新闻类时调大多及时采撷轰动一时的社会事件为题材,实为一种"另类的报纸",呈现出猎奇、真实、俚俗的审美特征;对于同一社会新闻事件,常能多角度、多层次、多方位地展开叙述,视角灵活。时调艺人编唱社会新闻类时调,既反映...
关键词:清末民初 社会新闻类时调 “尚奇”“尚真”“尚俗” 叙述艺术 
基于时调的清末民初中国社会之考察——以“叹十声”时调为考据
《求索》2012年第7期115-117,共3页李秋菊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清末民初时调研究"(09YJC751028)
时调广泛反映了清末民初的社会状况、社会问题以及社会大众的生存境遇。特别是"叹十声"时调,既较真实地反映了清末民初下层民众的生存苦况,是考察当时庶民生活的重要史料,又较普遍地反映了清末民初女性的不幸命运及遭际,反映了处于新旧...
关键词:时调 “叹十声”时调 庶民生活 女性生活 清末 民初史研究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