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社会科学规划研究项目(08JDC103)

作品数:14被引量:20H指数:3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作者:刘相雨朱祥竟更多>>
相关机构:曲阜师范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枣庄学院学报》《中国文学研究辑刊》《文献》《蒲松龄研究》更多>>
相关主题:《红楼梦》红楼梦《水浒传》出家文学渊源更多>>
相关领域:文学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关于红学学科发展的困惑和思考被引量:1
《曹雪芹研究》2018年第2期169-175,共7页刘相雨 
2012年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基金一般项目"明清世情小说中的民俗研究"(项目编号:12YJA751040);山东省社会科学规划项目"中国古代小说中的民俗意象"(项目编号:08JDC103)的阶段性成果
当前红学学科的发展,有三个问题值得思考。一是红学的研究对象,应以《红楼梦》小说为主,而不是以曹学、版本学、探轶学、脂学为主;二是红学的研究方法无好坏之分,哪一种研究方法对于研究的对象更加合适,就选择哪一种;三是红学的发展需...
关键词:红学 曹学 考证 理论 
论《红楼梦》中婚姻习俗的文学意蕴被引量:2
《红楼梦学刊》2017年第3期154-174,共21页刘相雨 
2012年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基金一般项目"明清世情小说中的民俗研究"(项目编号:12YJA751040);山东省社会科学规划项目"中国古代小说中的民俗意象"(项目编号:08JDC103)阶段性成果
《红楼梦》对婚姻习俗的描写大多是侧面的、零散的,极少正面的、完整的描写;《红楼梦》中婚礼的仪式多是残缺不全的,且缺少结婚应有的喜庆氛围。贾宝玉与林黛玉的爱情,在前八十回中是贾府公开的秘密,贾母等人都支持他们。"木石前盟"的失...
关键词:红楼梦 婚姻习俗 金玉良缘 木石前盟 
论贾宝玉出家的文学渊源和深层意蕴被引量:4
《红楼梦学刊》2016年第5期73-91,共19页刘相雨 
2012年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基金一般项目"明清世情小说中的民俗研究"(项目编号:12YJA751040);山东省社会科学规划项目"中国古代小说中的民俗意象"(项目编号:08JDC103)的阶段性成果
王国维和张天翼对于贾宝玉的出家,有着截然不同的评价。贾宝玉出家的结局在《红楼梦》中有多处暗示,脂砚斋等人的批语里亦多次提到。从文学渊源上来看,古代小说史上常见的三种出家方式:梦幻出家、绝望出家、悟明前世出家,在《红楼梦》...
关键词:贾宝玉 出家 脂砚斋 文学渊源 
论中国古代章回小说的情节与风格转换——以《三国演义》《水浒传》《金瓶梅》和《红楼梦》为例被引量:1
《陕西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年第1期66-72,共7页刘相雨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基金项目"明清世情小说中的民俗研究"(12YJA751040);山东省社会科学规划项目"中国古代小说中的民俗意象"(08JDC103)阶段性成果
中国古代章回小说的情节性非常强,经典章回小说大多重视情节之间的转换,而情节的转换又带来小说审美风格的转换。古代的小说评点家则以不同的术语来概括这一现象。其中,金圣叹以"山摇地撼"与"柳丝花朵"来概括;毛伦、毛宗岗父子以"寒冰破...
关键词:情节转换 风格转换 章回小说 
论红楼梦中的丧葬习俗被引量:3
《红楼梦学刊》2016年第1期235-253,共19页刘相雨 
2012年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基金一般项目"明清世情小说中的民俗研究"(项目编号:12YJA751040);山东省社会科学规划项目"中国古代小说中的民俗意象"(项目编号:08JDC103)的阶段性成果
《红楼梦》中有十多次丧礼活动,重点描写的有三次:秦可卿、贾敬和贾母的丧礼,其中秦可卿的丧礼规模最大、规格最高,贾敬的丧礼次之,贾母的丧礼最差。《红楼梦》的丧葬习俗以汉族习俗为主,其他民族习俗为辅,带有民族融合的色彩。《红楼...
关键词:《红楼梦》丧葬 殉葬“烧饭” 
“侬既剪云鬟,郎亦分丝发”——谈《红楼梦》中的赠发习俗被引量:1
《曹雪芹研究》2015年第4期69-73,共5页刘相雨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基金项目"明清世情小说中的民俗研究"(12YJA751040);山东省社会科学规划项目"中国古代小说中的民俗意象"(编号08JDC103)的阶段性成果
赠发习俗来源于古代婚礼中的"结发"仪式,在唐宋时期成为青年男女表达爱情的重要方式,并演变为婚礼中的"合髻"仪式。在宋代以后的小说、戏曲作品中,赠发情节曾经反复出现,并在故事的发展过程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红楼梦》中的赠发情节...
关键词:红楼梦 赠发 合髻 
论《红楼梦》中的元宵节意象被引量:2
《齐鲁学刊》2015年第2期124-130,共7页刘相雨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基金项目"明清世情小说中的民俗研究"(12YJA751040);山东省社会科学规划项目"中国古代小说中的民俗意象"(08JDC103)
自宋代以来,元宵节就开始大量地进入文学作品。在宋代词人的笔下,元宵节带有万人空巷的民间狂欢色彩,同时也有了"月上柳稍头,人约黄昏后"的浪漫。宋元话本中的元宵节则往往作为太平盛世的象征,成为小说中故事发生的主要背景,许多充满诗...
关键词:元宵节 《红楼梦》 狂欢 
牡丹共芙蓉争胜——谈《红楼梦》的以花喻人
《中国文学研究辑刊》2014年第2期69-78,共10页刘相雨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基金项目“明清世情小说中的民俗研究”(项目批准号:12YJA751040);山东省社会科学规划项目“中国古代小说中的民俗意象”(项目批准号:08JDC103)的阶段性成果
《红楼梦》中的薛宝钗以'冷香丸'来治疗'热毒'与杨贵妃'吸花露'来治疗'肺热'颇为相似;薛宝钗'肌肤丰泽',杨贵妃'素有肉体';薛宝钗有'金玉姻缘',杨责妃有'钗合情缘';甚至薛宝钗在贾府的住所也与杨贵妃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薛宝钗对于贾...
关键词:薛宝钗 牡丹 杨贵妃 林黛玉 芙蓉 
因枝振叶,沿波讨源——谈《红楼梦》中的手帕被引量:3
《红楼梦学刊》2014年第3期256-269,共14页刘相雨 
2012年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基金一般项目"明清世情小说中的民俗研究"(项目编号:12YJA751040);山东省社会科学规划项目"中国古代小说中的民俗意象"(项目编号:08JDC103)的阶段性成果
《红楼梦》第三十四回中,宝玉送了两条旧手帕给黛玉,令黛玉激动不已。宝玉为什么送旧手帕给黛玉,古今的读者有不同的认识和理解。从传统的风俗来看,赠送丝织品来表达男女之间的感情,是汉代以来的民族传统和民族习俗。同时,手帕作为青年...
关键词:《红楼梦》 手帕 爱情信物 才子佳人小说 
论张恨水《水浒新传》的改编策略
《洛阳师范学院学报》2014年第6期35-40,共6页刘相雨 朱祥竟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基金项目(12YJA751040);山东省社会科学规划项目(08JDC103)
《水浒新传》是张恨水20世纪40年代创作的一部《水浒传》的续书,它是接续金圣叹七十回本《水浒传》来写的。该书改编了《水浒传》的一些故事情节,突出了《水浒传》中梁山英雄的结局,借鉴了《水浒传》景物描写的手法并有所发展。同时,它...
关键词:《水浒新传》 《水浒传》 张恨水 续书 抗战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