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社会科学基金(12ZD134)

作品数:72被引量:228H指数:8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作者:汤勤福梁满仓王美华张志云陈居渊更多>>
相关机构:上海师范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辽宁大学延安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史林》《山西档案》《江海学刊》《中州学刊》更多>>
相关主题:礼制礼仪祭祀明代礼学更多>>
相关领域:历史地理哲学宗教政治法律社会学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秦汉之后邻里关系与礼仪教化被引量:3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1年第4期41-54,180,共15页汤勤福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中国礼教思想史”(项目编号:20&ZD030);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标项目“中国礼制变迁及其现代价值研究”(项目编号:12&ZD134)。
古代中国以农为本,农业生产与居住关系的发展趋势是:从生产劳动相对分散、居住相对集中,趋向生产劳动分散、居住也相对分散。民众无论居住集中还是分散,邻里之间关系非常重要,它与国家管理直接相关。儒家倡导由基层乡里机构承担民众教化...
关键词:秦汉之后 邻里关系 礼仪 教化 
再论金朝五礼制度被引量:2
《甘肃社会科学》2021年第2期207-214,共8页汤勤福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中国礼教思想史”(20&ZD030);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招标项目“中国礼制变迁及其现代价值研究”(12&ZD134)。
判断金朝国家礼制是否实行五礼制度,现存文献是最重要依据之一。但元修《金史·礼志》代表元人对金礼的看法,不能等同于金朝实行的礼制;《大金集礼》残缺不全,因此以它们来判断金朝礼制存在着困难。金朝制订礼制大多以唐宋汉制为依据,...
关键词:金朝 五礼制度 礼典 
金朝“民族”礼仪与“汉化亡国说”辨误
《中原文化研究》2021年第1期58-61,69,共5页汤勤福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中国礼教思想史”(20&ZD030);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招标项目“中国礼制变迁及其现代价值研究”(12&ZD134)阶段性成果。
金朝“民族”礼仪主要分为三类,一是由特殊原因而创建的礼仪,不能归入“少数民族礼制”之内;二是女真族原有的跪拜礼和拜日礼,但也逐渐向汉制靠拢;三是继承契丹族的礼仪,如烧饭、射柳与汉制完全不同,确属“少数民族礼制”无疑。少数民...
关键词:金朝 民族礼仪 汉化 
魏晋南北朝乡村聚落的变迁被引量:2
《中州学刊》2020年第8期120-125,共6页汤勤福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招标项目“中国礼制变迁及其现代价值研究”(12&ZD134)。
魏晋南北朝时期与乡里制度密切相关的乡村聚落形态出现很大变化。三国时期乡里制度破坏严重,晋武帝一度恢复乡里制,南朝齐梁时行“村长”“村司”制,北魏孝文帝行邻里党三长制,里居形式部分得到恢复。隋统一后改为族闾保三长制,以村落...
关键词:魏晋南北朝 里居 坞堡 聚落 
宋代御容供奉与玉清昭应宫、京师景灵宫的礼仪问题被引量:6
《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0年第3期1-11,共11页汤勤福 
2012年度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标项目“中国礼制变迁及其现代价值研究”(12&ZD134)。
宋朝御容供奉自太祖开始,与佛道关系极为密切,实为追荐祈福。到真宗大中祥符三年(1010)祭奠御容采用国家礼仪形式,列入国家礼典,但它与原庙性质不同。神宗元丰五年(1082)按照原庙之制,将景灵宫扩建成十一殿,施行朝飨之礼,使景灵宫演变...
关键词:宋代 御容 玉清昭应宫 景灵宫 礼仪 
集权礼制的变迁阶段及其特点被引量:4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0年第1期30-46,196,197,共19页汤勤福 
2012年度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标项目“中国礼制变迁及其现代价值研究”(项目编号:12&ZD134)
集权礼制阶段是中华传统礼制演化中一个完整的发展时期。它是以大一统专制主义的中央集权为政治基础,以小农经济为经济基础,以儒家思想为理论基础,以五礼为形式,以伸张皇权为主要内容的国家礼仪制度。集权礼制可分为四个发展阶段:秦统...
关键词:中华传统礼制 集权礼制 分期 
人神之际:古代中国五帝祭祀的变迁(下)被引量:3
《河北学刊》2019年第6期138-148,共11页汤勤福 
2012年度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招标项目《中国礼制变迁及其现代价值研究》(12&ZD134)
祭天、祭宗庙、祭先代帝王等是古代中国国家祭祀中最为重要的礼仪仪式。五帝祭祀与古代中国多神论相关,萌芽于春秋时期,大约到汉初才形成相对完备的祭祀体系。自战国五行学说流行,五帝祭祀又逐渐蒙上五行色彩,五帝转化为保佑一方的先代...
关键词:  五帝 祭祀 变迁 
唐代玄元皇帝庙、太清宫的礼仪属性问题被引量:6
《史林》2019年第6期49-57,217,共10页汤勤福 
2012年度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标项目“中国礼制变迁及其现代价值研究”(编号:12&ZD134)阶段性成果
开元二十九年,玄宗所置玄元皇帝庙并非太庙,它属于古代礼制中的先圣祭祀,与文宣王庙、武成王庙性质相同。《新唐书》所载之高祖庙不在太原,而在龙门县,其性质是地方神祠。天宝二年,玄宗改西京玄元庙为太清宫,东京为太微宫,天下诸郡为紫...
关键词:唐代 玄元皇帝庙 太清宫 礼仪 属性 
人神之际:古代中国五帝祭祀的变迁(上)被引量:5
《河北学刊》2019年第5期176-185,共10页汤勤福 
2012年度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招标项目《中国礼制变迁及其现代价值研究》(12&ZD134)
祭天、祭宗庙、祭先代帝王等是古代中国国家祭祀中最为重要的礼仪仪式。五帝祭祀与古代中国多神论相关,萌芽于春秋时期,大约到汉初才形成相对完备的祭祀体系。自战国五行学说流行,五帝祭祀又逐渐蒙上五行色彩,五帝转化为保佑一方的先代...
关键词:  五帝 祭祀 变迁 
宋真宗“封禅涤耻”说质疑——论真宗朝统治危机与天书降临、东封西祀之关系被引量:8
《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9年第2期1-10,共10页汤勤福 
2012年度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标项目"中国礼制变迁及其现代价值研究"(12&ZD134)
宋真宗大中祥符年间的天书降临及东封西祀,并非是为了涤耻,也不是为了证明赵宋皇权的合法性、合理性和权威性,更不是强化意识形态和构建精神信仰的一场思想运动。真宗的这些举动,实是解决其自身统治危机的一种手段。从太宗为传位己子开...
关键词:宋真宗 封禅 天书 统治危机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