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12YJ820123)

作品数:12被引量:87H指数:6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作者:许尚豪乔博娟解永照陈浩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人民大学山东警察学院山东政法学院更多>>
相关期刊:《山东社会科学》《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政治与法律》《法学论坛》更多>>
相关主题:《民事诉讼法》一审终审小额诉讼公益小额诉讼程序更多>>
相关领域:政治法律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程序审查与实体审理:第三人撤销之诉的二阶程序结构研究被引量:6
《政治与法律》2015年第12期136-143,共8页许尚豪 
教育部人文社科青年基金项目"程序利益论"(项目编号:12YJ820123)的阶段性成果
第三人撤销之诉的"诉"虽被称为"诉",但从程序功能的角度上讲,它实质上属于特殊的再审申请,第三人撤销之诉的诉讼程序则类似于再审程序。第三人撤销之诉的完整程序应当分为程序审查与实体审理两个阶段,前者从程序性质上审查认定是否为适...
关键词:第三人撤销之诉 再审程序 程序审查 实体审理 
有诉必案——立案模式及立案登记制构建研究被引量:28
《山东社会科学》2015年第7期67-73,共7页许尚豪 欧元捷 
教育部人文社科青年基金项目"程序利益论"(项目编号:12YJ820123)的阶段性成果
以案号为标志的立案程序存在四种模式,但其中以诉状登记为核心的诉状模式才可被称之为立案登记制。立案登记制并非只是一个简单的诉状登记问题,还是一个关涉到"诉"与"案"衔接的程序基础性问题。我国传统上的"立案难"问题有其特殊的指向...
关键词:有诉必案 立案模式 立案登记制 立案审查制 
公益诉讼的当事人研究──从“公”益、“共”益及“第三种利益”说开来被引量:6
《兰州学刊》2015年第3期113-119,共7页许尚豪 
教育部人文社科青年基金项目<程序利益论>阶段性研究成果(项目编号:12YJ820123)
我国《民事诉讼法》所规定的公益诉讼,是一种担当人诉讼,与通过普通诉讼进行的涉及公益的诉讼并非同一范畴。在涉及公益的三种利益形态中,唯有缺乏明确归属主体的第三种利益及特殊情况下的"共"益,才属于公益诉讼的适用范围。因而,公益...
关键词:公益诉讼 “公”益 “共”益 “第三种利益” 
无异议管辖制度研究——兼评《民事诉讼法》之应诉答辩管辖制度被引量:12
《法学论坛》2015年第1期54-60,共7页许尚豪 
2012年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项目<程序利益论:民事诉讼程序运转的逻辑基础及社会动力>(12YJ820123)阶段性成果
对法院未发现且当事人未提出管辖异议的隐性管辖错误案件,我国现有立法是通过应诉答辩管辖制度来解决的。但由于管辖异议期间在时间上具有确定性,而应诉、答辩的内涵及期间则具有不确定性,两者之间不能无缝衔接,法院管辖权在成立应诉答...
关键词:管辖错误 无异议管辖 应诉管辖 应诉答辩管辖 
小额案件之非规范化审理程序构建研究被引量:2
《山东社会科学》2015年第1期136-141,共6页许尚豪 
教育部人文社科青年基金项目"程序利益论"(项目编号:12YJ820123)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小额案件的特点决定了它并不完全契合于通常审理程序包括简易程序,我国应当根据小额案件的特点建立起以非规范化审理为核心的小额诉讼程序,具体规则内容应当包括程序的任意性、可以无须正式开庭、允许非职业法官审理、立审执同一、表格...
关键词:小额诉讼程序 非规范化 构建 
无主公益的特殊诉讼——我国民事公益诉讼的本质探析及规则建构被引量:7
《政治与法律》2014年第12期97-105,共9页许尚豪 
2012年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项目"程序利益论:民事诉讼程序运转的逻辑基础及社会动力"(项目编号:12YJ 820123)阶段性成果
我国民事公益诉讼本质上是一种为无主公益而特别设定的担当人诉讼。只有在实体法上无主的公益,法律才可在诉讼中赋予特定机关和有关组织以单纯的程序当事人地位,而那些具有明确主体的公益,不属于我国民事公益诉讼的调整范围。作为一种...
关键词:民事公益诉讼 无主公益 担当人 
法院能力与信任期望──信任法院的两个基础性要素解读被引量:2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4年第9期69-74,共6页许尚豪 
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项目"程序利益论:民事诉讼程序运转的逻辑基础及社会动力"(12YJ820123);山东省社科规划研究项目"山东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对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治理功能探讨"(11CZZJ06)阶段性成果
在信任法院的关系结构中,法院自身的能力与民众对于法院的信任期望是影响信任关系的两个基础性要素,在二者契合的情况下,则有助于增强信任,反之,则有损信任。法院在坚守良好品性以及增强自身能力之外,还应当顺应及引导民众对法院的信任...
关键词:法院能力 信任期望 法院角色 司法功能 
论民事诉讼程序中的个人主体性——以程序利益与程序主体的关系为视角被引量:6
《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年第4期58-64,共7页许尚豪 
2012年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项目<程序利益论:民事诉讼程序运转的逻辑基础及社会动力>(12YJ820123)
国家主体型、国家—个人主体型和个人主体型三种不同类型的程序主体性,反应了诉讼程序从国家控制到个体的人的自由的发展趋势。现代诉讼程序强调程序主体的个人主体性,个体的人应当成为程序独立的自主、自在性主体,这就需要其在诉讼程...
关键词:民事诉讼程序 个人主体性 程序利益 程序主体 
小额诉讼:制度与程序——以新《民事诉讼法》为对象被引量:7
《山东社会科学》2014年第4期155-159,共5页许尚豪 乔博娟 
教育部人文社科青年基金项目"程序利益论"(项目批准文号:12YJ820123)阶段性研究成果
新修改的《民事诉讼法》在简易程序一章中专门设立了审理小额案件的小额诉讼制度。小额诉讼制度的出现,是我国民事审判在价值层面对于社会发展与变革进行的回应,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我国的民事司法程序从无到有、从随意到规范、从规范再到...
关键词:小额诉讼 简易程序 一审终审 
小额诉讼:制度与程序——以新修改的我国《民事诉讼法》为对象被引量:8
《政治与法律》2013年第10期103-109,共7页许尚豪 
教育部人文社科青年基金项目"程序利益论"(项目批准文号:12YJ820123)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新修改的我国《民事诉讼法》在"简易程序"一章中专门确立了审理小额案件的小额诉讼制度。小额诉讼制度的出现,是我国民事审判在价值层面对于社会发展与变革进行的回应,从一个侧面反应了我国的民事司法程序从无到有、从随意到规范、从规...
关键词:小额诉讼制度 小额诉讼程序 简易程序 一审终审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