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社会科学基金(12ZD177)

作品数:32被引量:77H指数:5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作者:陈忠敏蔡华祥耿丽君顾黔郑伟更多>>
相关机构:南京大学复旦大学南通大学华东师范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中国语文》《成都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语文学刊(基础教育版)》《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对外汉语教学与研究版)》更多>>
相关主题:汉语方言方言历史比较法后缀《切韵》更多>>
相关领域:语言文字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杭州话从邪崇船禅母的塞擦音/擦音异读被引量:2
《方言》2020年第2期220-227,共8页赵庸 陈忠敏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上海城市方言现状与历史研究及数据库建设”(批准号19ZDA303);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上海市方言地图集”(批准号15AYY005);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汉语方言自然口语变异有声数据库建设”(批准号12&ZD177)子课题“上海方言自然口语变异有声数据库建设”资助。
从邪崇船禅母,今杭州话有成系统的塞擦音/擦音异读。与周边吴语不同,杭州话读塞擦音是本土的,读擦音是从周边吴语借入的,属于语言接触造成的层次。借入时杭州话在音值上有所调整,把周边吴语的[■]调整为[■]。
关键词:杭州话 吴语 从邪崇船禅母 塞擦音/擦音 语言接触 
韵律形态学研究综述被引量:2
《成都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年第1期98-104,共7页耿丽君 
教育部人文社科青年基金项目“汉语方言变音现象的韵律形态研究”(19YJC740012);国家重大社科基金项目“汉语方言自然口语变异有声数据库建设”(12&ZD177)的阶段性成果
韵律形态学是韵律音系学的一个重要分支,旨在解释韵律与形态变化之间的关系与互动。从韵律音系学产生的理论背景和原理应用来看,它在解释具体音系过程的问题上,具有突出的理论优势。韵律形态学与优选论、对应理论等相结合,为汉语形态现...
关键词:韵律形态学 韵律模板 制约条件 形态变化 研究综述 
封丘方言子变韵的韵律形态分析
《语言研究集刊》2019年第2期330-341,434,共13页耿丽君 
教育部人文社科青年基金项目“汉语方言变音现象的韵律形态研究”(项目编号19YJC740012);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汉语方言自然口语变异有声数据库建设”(项目编号12&ZD177)阶段性成果.
河南封丘方言子变韵现象十分丰富。这类音变主要源于"子"尾在名词、动词和形容词之后的附着,属于一种典型的合音现象。从合音程度来看,封丘话子变韵可分为拼合型、融合型和长音型。根据韵律模板相关规则,文章对封丘子变韵展开分类探讨,...
关键词:封丘话 子变韵 韵律形态 底层词缀 韵律模板 
南京方言入声韵的语音层次与历时演变
《华中学术》2019年第1期213-221,共9页汪莹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标项目“汉语方言自然口语变异有声数据库建设”【12&ZD177】;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长江两岸吴语边界地区语音共时变异及历史演变研究”【16CYY013】阶段性成果
南京方言一直保留入声,表现为收喉塞尾的短促调。受外来方言尤其是普通话影响,一些入声韵喉塞尾逐渐脱落,与对应的舒声韵合流。今南京方言入声韵音读形式多样,如宕摄'削'有[so?5]、[sio?5]、[?yo?5]、[?ye?5]、[?ye31]5种音读;曾摄'或'...
关键词:南京方言 入声韵 语音层次 历时演变 
通泰方言“啊”“叨”的语法功能及来源
《安庆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年第6期36-40,共5页李露瑶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标项目"汉语方言自然口语变异有声数据库建设"(12&ZD177);"南京大学优秀博士研究生创新能力提升计划B"项目(201801B007)
通泰方言位于汉语方言官话和非官话交界处,方言过渡性特征明显。动词后附成分在该地区有两种,"叨"和"啊",二者语音形式不同,来源也不同。"啊"来自于"附着"义的"著(着)",表现出与吴语的渊源;"叨"来自于"到",来源与周边方言不同,与南通成...
关键词:通泰方言   语法功能 来源 
明清以来的南京方言文献研究
《哈尔滨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8年第2期102-105,共4页汪莹 
国家社科重大招标项目"汉语方言自然口语变异有声数据库建设"(12&ZD177)
南京为六朝古都,历史悠久。南京方言自魏晋始,渐次从吴语演变为江淮方言,现属北方方言江淮次方言洪巢片。由于南京自古历史地位重要,其方言也受到语言学者的关注。明清以来,南京方言研究成果丰硕,对这些文献进行梳理,能够为南京方言的...
关键词:明清以来 南京方言 文献 
汉语方言里的双后缀被引量:1
《语言研究集刊》2017年第2期276-278,386,共4页蔡华祥 刘刚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汉语方言自然口语变异有声数据库建设”(批准号12&ZD177);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江苏江淮方言语法比较研究”(批准号13BYY046);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汉语方言的后缀‘子’‘儿’‘头’研究”(批准号14YJC740004);江苏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一般项目(批准号2017SJB1231);江苏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汉语方言高频词缀的形式功能及其地理分布研究”(批准号17YYB004);江苏省高校“青蓝工程”的资助
文章介绍了汉语方言的'子儿''头儿''儿子''头子''子子'等双后缀,并对其类型和成因做了简要的阐述。
关键词:双后缀 类型 竞争 
汉语史观和汉语史研究方法论——纪念高本汉《中国音韵学研究》出版100周年
《语言研究集刊》2016年第2期1-20,315,共21页陈忠敏 
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上海市方言地图集”(批准号15AYY005);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汉语方言自然口语变异有声数据库建设”(批准号12&ZD177)支课题“上海方言自然口语变异有声数据库建设”资助
文章通过比较马伯乐与高本汉研究的异同,来全面、系统总结高本汉的汉语史观与研究方法。然后深入剖析高氏的史观和研究方法,指出他的缺陷,并提出相应的修改方案。
关键词:高本汉 《切韵》 《中国音韵学研究》 中古音 原始汉语 
汉语方言重叠变韵问题研究综述
《新疆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年第6期147-153,共7页耿丽君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标项目"汉语方言自然口语变异有声数据库建设"(12&ZD177)
除合音变韵之外,汉语方言还存在"重叠变韵"现象,即单音节发生重叠后,重叠式中词根项或重叠项的韵母会发生规律性的语音变化,表示一些附加意义。文章首次从多个维度对汉语方言纷繁的重叠变韵现象进行全面分类,提出语义的区别和类化、语...
关键词:重叠变韵 重叠类型 韵律形态 生成机制 语音层次 
汉语方言量词重叠AAA式的韵律特征及焦点凸显被引量:1
《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年第5期175-181,共7页耿丽君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汉语方言自然口语变异有声数据库建设"(12&ZD177)
作为一种构形重叠,量词AAA式主要分布在山东、江苏、安徽等地的胶辽官话、中原官话、江淮官话及其紧邻的吴方言,呈明显的地域类型学特征。这类重叠式是独立的载调单元,属于节奏型变调,受语流中的节奏、语调等韵律因素影响,是句法、形态...
关键词:汉语方言 量词AAA式重叠 节奏变调 韵律单位 边界信号 焦点凸显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