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NCET-11-0902)

作品数:13被引量:42H指数:4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作者:李小荣更多>>
相关机构:福建师范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贵州社会科学》《井冈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学术研究》更多>>
相关主题:佛教禅宗语录图像传播《归去来兮辞》佛教思想更多>>
相关领域:文学艺术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唐音缭绕在禅林——论唐诗名篇在丛林的传播与接受被引量:5
《文学遗产》2016年第1期63-71,共9页李小荣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项目编号11BZW074);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项目(项目编号NCET-11-0902)阶段性成果
宋元明清禅宗语录在传播接受唐诗名篇时,其常见类型有四:单篇完整型、单篇摘句型、单篇活用型和多篇组合型;传播接受的语境则可分成三种:触景生情型、借题发挥型和诗情剧化型。若就其体现的诗禅互动之关系而言,主导层面是"以诗证禅""以...
关键词:禅宗语录 唐诗名篇 传播接受 诗禅关系 
唐代译场与文士:参预与影响被引量:5
《文学遗产》2015年第2期94-105,共12页李小荣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晋唐佛教文学史"(项目编号11BZW074);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项目"图像与文本:汉唐佛经叙事文学之传播方式研究"(项目编号NCET-11-0902)阶段性成果
唐代是中国佛典翻译史上的黄金时代,其译场大都有文士的参预。一方面,他们或以监译、监阅等身份代表了朝廷对译场的思想控制,或对译经进行文字之润色,因此,在佛典传译及定型中具有特殊作用;另一方面,文士直接参预译事,又使他们能更全面...
关键词:唐代 佛教译场 文士参预 影响 
论九色鹿本生的图文传播被引量:2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年第4期76-83,共8页李小荣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11BZW074);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研究项目(NCET-11-0902)
《九色鹿》是著名的佛本生故事,其在中土的图文传播有同有异。从传播内容言,二者所关注的人物形象都集中在九色鹿、国王、告密者以及国王夫人身上,但文学的传播内容,总体上较图像传播更丰富些。从传播途径言,图像传播线路较为明确,可归...
关键词:九色鹿本生 图像传播 文学传播 异同 
观看之道:佛教图像传播的哲学思考被引量:6
《学术研究》2014年第6期128-134,共7页李小荣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晋唐佛教文学史"(11BZW074);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研究项目"图像与文本:汉唐佛经叙事文学之传播方式研究"(NCET-11-0902)的阶段性成果
佛教图像及其蕴含观念的传播有效与否,关键在于观看,特别是如何正确地观看。就观看者与观看对象的结构关系而言,佛教图像的传播具体表现为"四种观看";而观看之道需要解决的问题,除了观看时主客体之间的内在联系以及观看的本质外,就是如...
关键词:佛教图像 四种观看 诸佛之眼 画家之眼 观者之眼 
禅宗语录与唐传奇——以《离魂记》、《柳毅传》为中心被引量:3
《东南学术》2014年第2期204-210,共7页李小荣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晋唐佛教文学史"(项目编号:11BZW074);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项目"图像与文本:汉唐佛经叙事文学传播研究"(项目编号:NCET-11-0902)
《离魂记》、《柳毅传》是唐传奇中的名篇,在两宋及其后的禅林中也广为流播,并以各自的关键情节"倩女离魂"、"柳毅传书"而形成了特色鲜明的禅宗话头或公案,进而又产生了不少颂古之作。就两个话头公案的生成而言,前者与士大夫的参禅密切...
关键词:禅宗语录 话头公案 颂古 倩女离魂 柳毅传书 
汉译佛典叙事类文体的特色及对中土叙事文学的影响被引量:1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年第6期78-86,共9页李小荣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11BZW074);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项目(NCET-11-0902)
在汉译佛典十二部经中,属于叙事类文体的主要有本事、本生、因缘、譬喻、未曾有和授记六种。它们在叙事上呈现出三大特点:一是因果报应的叙事伦理,它具有鲜明的印度佛教色彩,讲究善有善报、恶有恶报和自作自受。二是详赡、重复与夸诞的...
关键词:汉译佛典 叙事类佛经 叙事伦理 叙事风格 叙事结构 中土叙事文学 
政治、宗教与文学——阎朝隐《鹦鹉猫儿篇》发覆被引量:3
《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年第5期65-72,共8页李小荣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11BZW074);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项目(NCET-11-0902)
阎朝隐《鹦鹉猫儿篇》是一首奇特的寓言诗:它用鹦鹉是慧鸟来谄媚武则天,称颂她的智慧与仁慈;而以猫儿比喻重新被立为太子的李显,警示他要去不仁、学安忍。无论鹦鹉与猫儿,都深刻地表现了当时错综复杂的政教关系,具有特定的政治与宗教内涵。
关键词:《鹦鹉猫儿篇》 寓言诗 政治内涵 佛教来源 
庐山诗社与江西宗派关系略说被引量:6
《文学遗产》2013年第4期86-95,共10页李小荣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11BZW074);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项目(NCET-11-0902)阶段成果
北宋大观年间王铚、祖可、善权等人在庐山结诗社,社中成员在诗、禅关系的认识上有两大特点:即禅出黄龙系,诗崇黄山谷。后来吕本中在整合山谷后学(如豫章诗社等)构建《江西宗派图》时,对此认识有所深化,并且特别突出了"江西"一词所具有...
关键词:庐山诗社 豫章诗社 江西宗派 江西诗社 江西诗派 
论两宋端午诗之公共写作与个体写作——以“续命缕”意象为中心被引量:2
《社会科学研究》2013年第4期183-192,共10页李小荣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晋唐佛教文学史"(11BZW074);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NCET-11-0902)
两宋端午诗使用"续命缕"等同型意象的情况十分常见,就其写作主题而言,大致可以分成两类:一是以端午帖子词为代表的公共写作,诗人的眼光是向上的,目的在于颂上;二是抒发个人情怀为主的个体写作,诗人的眼光是向下的,更关注自身的生命感悟...
关键词:两宋 端午诗 续命缕 公共写作 个体写作 
净土三经的文学世界被引量:1
《贵州社会科学》2013年第6期42-48,共7页李小荣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11BZW074);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研究项目(NCET-11-0902)
《无量寿经》、《阿弥陀经》和《观无量寿经》合称为净土三经,从整体观照言,它们的文学世界具有四大特色:一曰构建了理想的极乐世界,二曰塑造了愿力榜样——法藏比丘,三曰指明了宗教实践日常生活化的两种方式——称名念佛与十六观,四曰...
关键词:净土三经 文学世界 极乐国土 愿力榜样 称名念佛 十六观 莲花化生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