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2007AA10Z181)

作品数:11被引量:30H指数:4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作者:王乃元李毓王洪飞仇秀丽梁康迳更多>>
相关机构:福建农林大学福建省农业科学院教育部更多>>
相关期刊:《亚热带农业研究》《福建农业学报》《作物学报》《中国水稻科学》更多>>
相关主题:杂交稻水稻产量相关性状农艺性状FA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新质源水稻不育系金农2A配制组合的杂种优势被引量:2
《亚热带农业研究》2014年第4期221-225,共5页仇秀丽 王洪飞 王乃元 
国家"863"计划资助项目(2007AA10Z181);福建省科技计划项目(F2007AA10Z181);福建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006J0060);福建省农业科技重点项目(2006N0006);福建省科技重大专项(2008NZ020001)
利用金农2A为母本与生育期接近的5个父本进行配组,以汕优63作对照进行品比试验,考查金农2A配制组合的生育期、株高、穗长、穗粒结构等性状及产量表现,并对金农2A配制组合的产量相关性状与产量进行相关和通径分析。结果表明,金农2A配制...
关键词:新质源不育系 金农2A 杂种优势 产量相关性状 
新质源(CMS-FA)杂交稻组合金农2优3号选育被引量:2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4年第4期345-349,共5页王乃元 李毓 王颖 陈爱媚 梁康迳 张敏 陈启军 王建文 胡启亮 陈建康 洪培成 
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计划)专项(2007AA10Z181);福建省科技重大专项(2008NZ0001)子专题(2008NZ0001-1);福建省科技计划(F2007AA10Z181);福建省自然科学基金(2006J0060);福建省农业科技重点项目(2006N0006)
育成新质源雄性不育系金农2A和恢复系金恢3号,组配成杂交稻金农2优3号,2007-2008年参加福建省晚稻区域试验,2009年参加生产试验,主要技术指标:(1)产量.福建省2007年晚稻区域试验,比对照汕优63增产9.07%.2008年继续试验比对照汕优63增产8...
关键词:新质源杂交稻 创新育种 金农2优3号 选育 
CMS-FA胞质杂交稻不育细胞质和核质互作的遗传效应分析被引量:1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年第2期113-118,共6页仇秀丽 王洪飞 王乃元 李毓 梁康迳 
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计划)项目(2007AA10Z181);福建省科技计划(F2007AA10Z181);福建省自然科学基金(2006J0060);福建省农业科技重点项目(2006N0006);福建省科技重大专项(2008NZ020001)
利用4个CMS-FA胞质不育系、相应保持系和3个恢复系,研究不育细胞对11个产量相关性状的细胞质效应和核质互作效应.结果表明:CMS-FA胞质杂交稻不育细胞质对千粒重和生育期性状表现出显著正效应,对穗颈长性状表现出显著负效应,其他性状的...
关键词:杂交稻 CMS-FA 细胞质效应 核质互作 产量相关性状 
干扰隐花色素Cry1a与Cry1b基因的表达对水稻若干农艺性状的影响被引量:1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年第2期153-158,共6页李毓 庄伟建 庄春红 王乃元 戴飞 
福建省科技计划重点项目(2008I01021117);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2007AA10Z181)资助项目
利用已公布的水稻Cry1a与Cry1b基因序列设计引物,PCR扩增基因部分片段,构建了一个包含2个隐花色素基因片段的ihpRNA表达载体pSC1301-347-Cry1aCry1b,并通过农杆菌介导转化水稻,以期同时导致这2个基因功能缺失.根据转基因植株主要农艺性...
关键词:水稻 隐花色素 Cry1a/Cry1b基因 ihpRNA 农艺性状 
新质源(CMS-FA)杂交稻产量相关性状的相关性分析被引量:1
《福建农业学报》2012年第4期319-323,共5页王洪飞 仇秀丽 王乃元 李毓 梁康迳 
国家"863"计划项目(2007AA10Z181);福建省科技计划项目(F2007AA10Z181);福建省农业科技重点项目(2006N0006);福建省科技重大专项(2008NZ0001);福建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006J0060);福建省发改委农业五新项目(闽发改农业[2010]452号);福建省农业科学院青年科技人才创新基金项目(2009QC-10)
以新质源(CMS-FA)杂交稻遗传系统的5个不育系和5个恢复系进行不完全双列杂交,采用加性-显性遗传模型和MINQUE(1)法,对新质源(CMS-FA)杂交稻产量相关性状进行多种相关分析。结果表明,新质源(CMS-FA)杂交稻产量相关性状间的相关性为:株高...
关键词:杂交稻 新质源(CMS-FA) 加性相关 显性相关 产量相关性状 
抑制水稻隐花色素基因OsCRY1a表达对水稻农艺性状的影响被引量:4
《中国水稻科学》2011年第6期575-579,共5页李毓 庄伟建 王乃元 洪国琴 戴飞 
福建省科技计划重点资助项目(2008I01021117);国家863计划资助项目(2007AA10Z181)
利用已公布的OsCRY1a基因的序列设计引物,扩增部分基因片段,构建RNAi植物表达载体并转化水稻,导致该基因表达水平下降和功能缺失。根据转基因植株重要农艺性状的表现,分析该基因的功能。结果表明,抑制OsCRY1a基因的表达,水稻开花期推迟1...
关键词:水稻 隐花色素基因 OsCRY1a 农艺性状 基因表达 
2001~2010年福建水稻品种现状分析被引量:10
《福建农业学报》2011年第2期206-210,共5页黄达彪 陈美容 周卫营 白玉洁 杨小飞 蔡华镇 张敏 曹榕平 许镜炜 李毓 王乃元 
国家863计划项目(2007AA10Z181);福建省科技计划项目(F2007AA10Z181);福建省科技计划重点项目(2006N0006);福建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006J0060)
分析比较2001~2010年福建省审定152个水稻品种的育种途径、主要不育系以及审定品种的产量、抗性、品质等主要性状。结果表明:三系法杂交稻组合133个,占87.5%;二系法杂交稻组合13个,占8.6%;常规稻品种6个,占3.9%。三系法仍然是当前福建...
关键词:水稻 品种 分析 
新质源(CMS-FA)杂交稻育种技术探索与研究被引量:4
《中国农业科技导报》2009年第S2期7-12,共6页王乃元 
国家863计划项目(2007AA10Z181);福建省科技项目(F2007AA10Z181)资助
依据"植物细胞质-细胞核多育性基因基础上的核质互作雄性不育"遗传学原理,通过系统探索研究,从野生稻中发掘一种与野败(CMS-WA)型、红莲(CMS-HL)型恢保关系不同的新型雄性不育细胞质,称为新质源(CMS-FA)。选育鉴定了系列新质源优质米不...
关键词:杂交稻 新质源(CMS-FA)雄性不育系 高产兼优质 
野生稻在种间杂交育种中利用的研究进展被引量:2
《云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年第1期133-138,共6页仇秀丽 王洪飞 王乃元 
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计划)项目(2007AA10Z181);福建省科技厅重点项目(2006N0006)
野生稻在漫长的进化过程中,拥有了极其丰富的遗传多样性和许多优良特性,是水稻育种重要的基因库,对解决粮食安全与维护人类生存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通过野生稻与栽培稻种间杂交,可以把野生稻的优异基因转移到栽培稻中,提高栽培稻...
关键词:野生稻资源 种间杂交 水稻育种 应用 
水稻新质源(CMS-FA)雄性不育恢复基因的遗传被引量:9
《作物学报》2008年第11期1929-1937,共9页王乃元 梁康迳 李毓 王颖 王洪飞 仇秀丽 
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计划)项目(2007AA10Z181);福建省农业科技重点项目(2006N0006);福建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006J0060)
发掘水稻新型雄性不育细胞质源CMS-FA,育成系列优质米不育系和系列新质源恢复系,在组配成强优势杂交稻组合的基础上,研究新质源雄性不育恢复系的恢复基因遗传。采用新质源(CMS-FA)不育系金农1A与恢复系金恢3号杂交获得杂交F1和F2代种子...
关键词:杂交稻 新质源CMS—FA 雄性不育 育性恢复基因 遗传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