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07JA780002)

作品数:4被引量:17H指数:3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作者:黄尚明笪浩波更多>>
相关机构:华中师范大学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更多>>
相关期刊:《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江汉考古》更多>>
相关主题:楚文化巴文化动因先秦时期濮人更多>>
相关领域:历史地理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4
视图:
排序:
汉代及以前有关灵魂升天的艺术作品探索被引量:4
《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10年第4期452-457,共6页黄尚明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一般项目(07JA780002)
濮阳西水坡第45号墓的蚌塑龙、虎、鹿图案是目前所知的最早的灵魂升天图。两周时期的人物龙凤合体玉雕也是表现灵魂升天的一种艺术作品。楚国人物龙凤帛画、人物御龙帛画和汉代非衣帛画以帛画形式表现墓主人灵魂升天的主题。壁画墓则以...
关键词:人物龙凤合体玉雕 帛画 画像石墓 灵魂升天 
中国稻作起源的动因被引量:5
《江汉考古》2009年第1期62-72,105,共12页笪浩波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项目(07JA780002)“先秦时期三峡地区的文化变迁”研究阶段性成果。
本文依据中西方学者对农业起源研究的成果,对中国稻作起源的动因进行了探讨。认为中国的稻作起源于长江中游偏南的武夷山及南岭一线以北的生态脆弱带,始于距今12000年前的旧石器时代向新石器时代过渡期,生态环境的变迁是稻作起源的主要...
关键词:中国 稻作农业起源 环境 人口压力 技术 
人面鸟喙雕像意义的探索被引量:3
《江汉考古》2009年第1期88-91,共4页黄尚明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项目“先秦时期三峡地区的文化变迁”研究成果(07JA780002)
江西新干大洋洲晚商大墓和湖北荆州天星观战国中期二号墓各自出土了一件人面鸟喙雕像,根据《山海经》及民族学等方面的有关证据,笔者认为他们是苗民的祖先神驩头(亦写作"兜")。
关键词:人面鸟喙雕像 三苗 驩头 
从考古学看先秦时期濮人的迁徙被引量:5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1期95-99,共5页黄尚明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项目"先秦时期三峡地区的文化变迁"(07JA780002)
濮人是汉水以南一个古老的重要民族,该民族中心分布区当在今鄂西、湘北地区,他们创造的考古学文化是以釜、鼎为代表的文化遗存。我们认为濮人在先秦时期发生过两次大规模的迁徙,第一次发生在商代二里冈时期,濮人向南方的湖南和西部的重...
关键词:濮人遗存 商文化 楚文化 巴文化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