笪浩波

作品数:25被引量:109H指数:6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更多>>
发文主题:遗址长江中游《楚居》清华简考古材料更多>>
发文领域:历史地理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发文期刊:《考古与文物》《江汉考古》《文物》《考古学集刊》更多>>
所获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陕西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从考古材料及甲骨文、金文再辨“荆”与“楚”被引量:1
《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年第2期28-35,共8页笪浩波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清华简《楚居》与楚国都城研究”(14BZS069)。
文献与铜器铭文中出现了“荆”“楚荆”“荆楚”“荆蛮”“蛮荆”等多种称呼,通过对文献及铜器铭文记载的相关史实的梳理发现,这些称呼有个演变过程。“荆”称肇始于新石器时代,指的是江汉地域的某个部落。夏商时期的“荆”为南迁的芈...
关键词:考古材料 甲骨文 金文   
楚季宝钟与宜昌万福垴遗址
《考古学集刊》2019年第1期115-116,337,117-137,共24页笪浩波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清华简〈楚居〉与楚国都城研究》(项目编号:14BZS069)资助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通过对万福垴遗址出土的陶器进行类型学分析,可将万福垴遗址的文化遗存分为四期五段,即西周早期晚段至西周晚期早段五个连续发展阶段,并将其与周边同期文化进行比较,可知其与峡江地区的同期遗存存在关联,但比峡江地区生成年代略早,为周...
关键词:湖北 宜昌市 万福垴遗址 楚季宝钟 西周 
屈家岭文化时期山地生业模式研究——以湖北保康穆林头遗址为例被引量:6
《南方文物》2019年第5期189-199,共11页唐丽雅 田洁 刘嘉祺 笪浩波 瞿磊 
国家文物局十三五规划“长江中游文明进程研究”课题;陕西省教育厅人文社科基金项目“7000-4000aB.P汉中盆地出土炭化植物遗存研究”(项目编号:15JZ071)的共同资助
穆林头遗址位于鄂西北山区,是一处新石器时代遗址,其主要文化堆积属于屈家岭文化。本次浮选出土了一批重要的植物遗存,除了粟、黍、水稻等农作物之外,还包括一些果品类植物遗存。本文结合该地区的其他遗址进行综合分析,从植物性食物利...
关键词:穆林头遗址 屈家岭文化 山地生业 炭化植物 
湖北保康穆林头遗址2017年第一次发掘被引量:7
《江汉考古》2019年第1期49-54,2,129,共8页笪浩波 瞿磊 王洪琪 杨力 
国家文物局"十三五"规划重大课题"长江中游文明进程研究"阶段性成果;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清华简〈楚居〉与楚国都城研究>(项目编号:14BZS069)资助阶段性研究成果;保康县文体局;襄阳市文物考古研究所的大力协助和支持
一、遗址概况穆林头遗址隶属湖北省襄阳市保康县马良镇紫阳村七组,位于保康县城东南约45公里的重阳盆地西北部的紫阳台地上。重阳盆地为荆山山脉中的一个小盆地,呈西北至东南向,面积约2平方公里,沮河由西北向东南横穿整个盆地。紫阳台...
关键词:直肢葬 屈家岭文化时期 长方形竖穴土坑墓 
蛮河流域楚文化遗址调查简报被引量:2
《江汉考古》2017年第4期3-8,共6页笪浩波 熊兆发 刘彪军 苏文 朱高权 王新生 晏行文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清华简〈楚居〉与楚国都城研究》(项目编号:14BZS069)资助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2015年10~11月,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等单位对蛮河流域楚文化遗存进行了考古调查。本次调查是配合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清华简《楚居》与楚国都城研究"进行的,其目的是寻找与楚国早期都城有关的楚文化遗址,并对已知楚文化遗址进行复查,以...
关键词:蛮河 楚文化遗址 调查 
多维视野下的春秋早期楚国中心区域——清华简《楚居》之楚王居地考被引量:3
《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年第4期25-36,共12页笪浩波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14BZS069)
本文通过解读楚王事迹对春秋早期楚国中心区域进行了考证,并结合相关考古材料及文献资料对清华简《楚居》中的"鄀"、"焚"、"宵"、"免"、"疆"、"湫"等楚王居地地望进行了推论,认为春秋早期楚国的中心区域在宜城平原,若敖所徙之"鄀"为宜...
关键词:历史 地理 考古 春秋早期 楚国中心区域 
从清华简《楚居》看“为”郢之所在被引量:4
《中国历史地理论丛》2016年第4期27-33,共7页笪浩波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清华简〈楚居〉与楚国都城研究>(项目编号:14BZS069)资助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据清华简《楚居》所载,曾居住"为"郢的楚王达九位之多,他们的事迹也多见于传世文献。将文献与《楚居》对照可知:"为"郢近沮、漳二水和长江边,其为楚国都城的时间近60年,其建城时间不迟于春秋中晚期,鼎盛时期为春秋中晚期,战国以后降为...
关键词:清华简 《楚居》 “为”郢 季家湖古城 
“京宗”辨
《荆楚学刊》2016年第6期5-10,共6页笪浩波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清华简<楚居>与楚国都城研究"(14BZS069)
通过对近期关于"京宗"的讨论文章进行辨析,认为"京宗"非多地之通称,而是实指某一具体地名,它就是景山的假借。通过对"京宗"的地望再次进行考辨,结合《楚居》的记载和传世文献中的相关史实,认为"京宗"只有一处,其地在今湖北省西北的荆山中。
关键词:“京宗” 通称 地名 荆山 
叶家山西周曾国墓地的几个相关问题被引量:6
《中原文物》2016年第5期23-30,共8页笪浩波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清华简〈楚居〉与楚国都城研究>(项目编号:14BZS069)资助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本文对叶家山西周曾国墓地的相关问题进行了探讨,通过分析墓地的布局,认为符合西周时期的族坟墓制;对M65、M28和M111的分析对比,认为M28为曾侯谏墓,M65为其父亲之墓;该墓地存在两位曾侯,即曾侯谏和曾侯犺;M111所铭"南公"并非南宫适,而...
关键词:叶家山 西周曾国墓地 (曾)侯谏 南公 
从清华简《楚居》看楚史的若干问题被引量:13
《中国史研究》2015年第1期83-93,共11页笪浩波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清华简〈楚居〉与楚国都城研究>(项目编号:14BZS069)资助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本文将《楚居》与传世文献及出土楚简加以比对,对楚的族源、楚建国时间、楚丹阳及楚都郢等问题重新进行了梳理,提出了新的探索思路。文章认为楚源自华夏体系;楚建国于西周早期的熊丽时期;丹阳再不能作为探索楚国早期居地的依据,文献及...
关键词:清华简 《楚居》 楚史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