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社会科学基金(04CZW009)

作品数:5被引量:18H指数:3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作者:雷磊陈光明更多>>
相关机构:湘潭大学复旦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文学遗产》《社会科学辑刊》《求索》更多>>
相关主题:六朝诗歌创作师法古音学源流更多>>
相关领域:文学语言文字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5
视图:
排序:
杨慎古音学源流考辨被引量:4
《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6期145-150,共6页雷磊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编号:04CZW009)
吴棫《韵补》大体上是为"古音"而作,不过没有形成明确的"古音"概念。《韵补》综合运用押韵、谐声、异文、古读等方法考订古音,这也是他的开创,并被后来的古音学家所继承。杨慎古韵学出自吴棫,他的功绩在于,明确提出了"古音"概念,注意到...
关键词:杨慎 古音学 源流 吴械 陈第 
前七子派的兴起及其发展的阶段性被引量:2
《求索》2007年第12期186-188,共3页雷磊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04CZW009)
本文从唱和的频仍、主张的提出、立派的自觉意识、标志性事件等方面探讨前七子派的成立时间,认为其正式成立在弘治十五年(1502)至十八年(1505)之间。前七子派的发展分"合"(1493-1506)、"分"(1507-1511)、"散"(1512-1529)三个时期,具有...
关键词:前七子派 成立时间 分期 
论杨慎诗歌创作的师法历程与风格趣向被引量:9
《文学遗产》2007年第4期61-71,共11页雷磊 陈光明 
本文系国家社会科学基金立项资助课题<杨慎与盛明诗潮>(04CZW009)成果之一。
本文从心态、师法的变化入手分析杨慎诗歌特色与风格,认为杨慎诗风有一个变化的过程:首先,求学期学李贺,诗风“崛赜险隐”。其次,翰苑期学杜甫,得其健壮一格;又学李白,诗歌“荡放流动”,始与“七子”求异。翰苑末及贬后,转而多作六朝、...
关键词:杨慎 师法 六朝体 渊博靡丽 
杨慎与李东阳:观察明代诗学流变多样态的视角被引量:5
《社会科学辑刊》2006年第3期208-213,共6页雷磊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杨慎与盛明诗潮"(04CZW009)
杨慎诗学的形成跟李东阳有重大的关系,第一,李东阳主张“求声于诗”,即重视诗歌的音韵之美。作为诗人兼古音学家,杨慎诗学主张更进了一步,是求古韵于诗。第二,李东阳主张辨识格调,开格调论先河。杨慎将辨体意识作为其诗学理论的基石,其...
关键词:杨慎 李东阳 求声于诗 辨体意识 格调论 六朝派 
“诗家律令”——“选体”三论被引量:1
《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4期97-101,共5页雷磊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杨慎与盛明诗潮>( 0 4CZW 0 0 9)
选体含义较复杂 ,首先 ,体裁上 ,选体与乐府、歌行、律绝是并列的概念。由于地位崇高 ,它几乎成了五言古诗的代名词 ,成为诗家创作五古的律令。其次 ,风格上 ,选体有典雅、翰藻、新创三个主要特征。再次 ,选体接续风骚 ,历跨汉魏、晋宋...
关键词:选体 五言古诗 诗家律令 随时变改 汉魏盛唐派 六朝初唐派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