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音学

作品数:233被引量:239H指数:7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语言文字更多>>
相关作者:陈芳黄易青李开董国华刘晓南更多>>
相关机构:南京大学福建师范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复旦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福建省社会科学规划项目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古音辨”与中国现代文史研究的发展
《中国社会科学文摘》2025年第2期73-74,共2页姜萌 
“古音”与“古史”是中国传统文史之学的两大“堡垒”。“古史辨”运动完成了“化经为史”的关键转变。“古音”研究的现代化问题似乎被人遗忘了。1923年4月,汪荣宝在《国学季刊》发表《歌戈鱼虞模古读考》,引发了一场“古音学上的大...
关键词:古音学 文史研究 传统学术 国学季刊 古史辨 方法论 语言学 汪荣宝 
郭锡良:为“汉语史”事业倾尽全力
《名人传记》2025年第2期29-33,共5页赵天宇 
作为中国现代语言学奠基人之一王力的高徒,郭锡良的一生几乎将全部的心力贡献给了“汉语史”学科的教学与研究。他主持编写了《古代汉语》(上下册)这一至今仍为许多高校中文系教学使用的教材,然其治学范围不限于汉语史的某一领域,而是...
关键词:学术理想 《古代汉语》 郭锡良 终其一生 王力 终身事业 汉语史 古音学 
《刘赜评传》:在中国语言学星空中寻找那颗璀璨的星
《长江学术》2024年第4期89-97,共9页孙玉文 
刘赜是我国杰出的语言文字学家,他在汉语音韵学、文字学、训学及方言学等领域都做出了独特的贡献。卢烈红、谢艳红合著的《刘赜评传》是我国第一部专门研究刘赜生平履历和学术贡献的著作。本文比较详细地研究了《刘赜评传》一书所取得...
关键词:评传体 中国语言学史 古音学 刘博平 卢烈红 
语言文字学著作导读
《现代语文》2024年第8期F0004-F0004,共1页
叶音是古代的一种特殊音注,它同时具有语音属性。围绕叶音古今争论不休的正是叶音的古音属性及其在古音学上的地位问题。《叶音研究》首次对音韵学史上的“叶音”及相关问题进行了系统而深入的探讨。该书由广西民族大学文学院副教授汪...
关键词:叶音 古音学 语言文字学 岳麓书社 广西民族大学 特殊音注 音韵学 属性 
杨慎古音学及其《诗经》小学
《安阳师范学院学报》2023年第4期105-108,共4页康国章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诗经小学史研究”(项目编号:17YJAZH036)。
杨慎著有《转注古音略》《古音略例》《古音骈字》《古音丛目》《古音猎要》《古音余》古音学诸书,其中以《转注古音略》最为精到。他把古音学研究成果运用于经籍音读和训诂上,经过深入探索、多方取证,解决了《诗经》小学上的不少繁难问...
关键词:杨慎 古音学 《诗经》小学 
基于字书字料库本借关系界面的古音学研究刍议
《唐山学院学报》2023年第4期67-74,共8页冯宝成 
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20AYY018)。
基于字书字料库本借关系界面进行古音学研究,不仅是因为字书字料库本借关系属性库的设计符合古音学研究的要求,还缘于它能够为古音学研究提供大量汉字考辨资料和便捷的统计功能。但限于其性质,字书字料库本借关系界面在研究的广度上存...
关键词:字书字料库 本借关系界面 古音学 研究工具 
试论朱熹古音学的古韵部刍型被引量:1
《古汉语研究》2021年第4期54-66,127,共14页刘晓南 
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项目“历史文化视角下的宋代‘叶音’的全方位研究”(13YJA740035)。
根据朱熹古音叶音的取音倾向,分析其体现在叶音中的古韵归类,推知朱熹古韵部刍型13部。这是古音学史上最早的古音韵类之一。
关键词:朱熹 古音学 古韵部 
据出土文献证“羔”字当归幽部
《古文字研究》2020年第1期550-553,共4页张富海 
国家社科基金冷门“绝学”和国别史等研究专项“基于古文字谐声假借的汉语上古音研究”(19VJX115)的阶段性成果
清代以来古音学家主要根据《诗经》为主的韵文的韵脚字归类以及《说文》小篆的谐声系统,落实了绝大多数字的上古韵部归属。但如果某字从未入韵或无可靠的谐声关系,那么就有可能难以确定其韵部,"羔"字就属于这种情况。《广韵》"羔"字在...
关键词:《广韵》 上古韵部 古音学 小韵 出土文献 幽部 豪韵 小篆 
杨慎古音学研究评述
《巴蜀史志》2020年第5期317-325,共9页李文泽 
杨慎的古音学研究论著在其小学类著述中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在其著作中以“古音”命名的著述就有:《转注古音略》《古音后语》《古音丛目》《古音猎要》《古音馀》《古音拾遗》《古音略例》《古音复字》《古音骈字》等,至于在各类小学...
关键词:陈第 古音 小学类 方以智 杨慎 顾炎武 转注古音略 
段玉裁的古音体系及其对方音的态度
《西南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年第4期34-43,共10页乔全生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标项目“近代汉语方言文献集成”(10ZD&122);山西省“1331工程”重点创新团队“晋方言保护传承与服务开发”(2019年度经费);陕西师范大学中国语言文学“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项目(1110011042)。
段玉裁古音体系体大思精,《六书音均表》即是段氏潜心商订的古音学力作,形成了段氏古音学的完整体系,但是书中几乎不提方言,而是用合韵说解释异部相押。事实上,段氏并非没有方音观念,其拒斥方音完全是出于维护同质性理想化古音体系的考...
关键词:音韵学 古音学研究 段玉裁 古音体系 方音 合韵说 《六书音均表》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