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调论

作品数:55被引量:46H指数:4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文学更多>>
相关作者:查清华王顺贵邓新跃李剑波孙春青更多>>
相关机构:上海师范大学复旦大学上饶师范学院湖南科技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湖南省哲学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规划基金项目四川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云间派的“风人之义”及其格调论的确立
《许昌学院学报》2025年第1期58-64,共7页李永贤 周道河 
2023年河南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选本视域下的明代诗学嬗变研究”(2023BWX005)。
云间派以“风人之义”为复古宗旨,即以性情为主,“感于时,感于地,感于物”而发之歌咏。在“风人之义”的宗旨下,云间派的格调论较前后七子有了更开阔的视野,诗人可以根据性情选择适应的格调,因时、地、物不同,诗歌的体格与音调也不同。...
关键词:云间派 风人之义 格调 性情 
明代格调论诗学中的律吕元素
《河池学院学报》2024年第4期9-17,共9页张傑 
以复古尊唐为创作导向的明格调论诗学是明代的主导诗学,明格调论者在重建诗歌的声调美和重塑诗歌音乐性的过程中,不可避免地掺入了律吕元素。沈约等人用律吕元素批评诗歌,是为了开创“四声八病”的永明体。宋元时文人开始有意识地将律...
关键词:格调论 律吕元素 音乐性 
从七子派格调论到沈德潜格调论的嬗变——以叶燮诗学为视角被引量:1
《天水师范学院学报》2021年第3期60-65,共6页曾贤兆 
教育部规划基金项目“明清性灵思潮与中国文学近代化研究”(20YJA751001)阶段性成果。
前后七子主张格调,目的在于改变明初以来萎弱的台阁诗风,以及宋元诗歌的格卑调孱和性气诗、理学诗忽视诗歌审美价值的倾向,以汉魏和盛唐诗歌刚健雄浑的格调为摹仿的典范,从而振拔当代诗坛。随着诗歌史的发展以及时代和风尚的变化,清初...
关键词:叶燮 沈德潜 七子派 格调说 
承流接响:李东阳格调论对严羽诗学的传扬
《石河子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1年第2期111-117,共7页雷恩海 
兰州大学中央高校项目“隋唐五代文学与文化共同体建设”(18LZUJBWZD003)。
明初,台阁体末流把诗歌变成了敷衍应酬、歌功颂德的工具,追求典雅平正、雍容高华,讲求近体诗格律之严整,而丧失了诗之率真情性意致的表达,背离了抒情诗的优秀传统,徒具形式之华巧。李东阳远绍严羽诗学,接受严羽“诗者,吟咏情性也”——...
关键词:李东阳 严羽 格调 声韵 吟咏情性 
以古称格以逸求调——海派的“格调”
《上海艺术评论》2020年第4期1-1,共1页
晚明“七子”所提倡“格调论”曰:“高古者格,宛亮者调”,虽是有彼时复古主义倾向,但从文艺创作的视角切入与深入解读后发现,其实可以思考得更深远。这里所谓的格,即格古,乃提倡学习古人雅正之风;所谓调,乃内在性灵与人格的显现,是为自...
关键词:复古主义 时代风气 文艺创作 自我人格 格调论 七子 王世贞 性灵 
从《唐绝新选》看赖山阳对格调派和性灵派诗学观念的接受与批判
《中国诗歌研究》2019年第2期273-291,共19页张波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日本唐诗学研究”(项目编号:18BZW045)的阶段性成果。
赖山阳是日本江户后期著名的汉诗家,在日本汉诗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他的诗学选本和诗学理论影响极大。《唐绝新选》是赖氏编选的唐七言绝句选本,集中体现了赖山阳的诗学观念,从中可窥见他对明清重要诗学流派--格调派和性灵派诗学观念的...
关键词:赖山阳 《唐绝新选》 格调论性灵论接受与批判 矛盾和困境 
明代格调论唐诗学向神韵论演化的轨迹被引量:4
《文学与文化》2019年第3期32-37,共6页查清华 
神韵一开始就孕育在格调论诗学本身,随着格调论面临困境的加深,也随着士人精神的走向内敛,而在理论上不断发育成长。明代格调论者在标举“格调”时,也都注意到范型诗歌所具有的风神韵味。但既从体格声调的审美中介入手,难免易忽略更高...
关键词:格调 神韵 诗学 明代 
谢榛诗话的格调论探析
《湖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6年第6期62-67,共6页吴玉琨 
谢榛的《四溟诗话》在明前后七子的诗论中占有重要地位,与其他论诗家一样,他也主张"格调论",但与他人的剽窃、蹈袭、模拟不同,他主张贵有新意。他推崇古人,但不迷信古人,在主张"格调论"的同时,他看到了"诗贵性灵"之处。谢榛在格调论的同...
关键词:谢榛 诗话 格调论 
由镜中之相到审音辨体——顾璘《唐音评点》与明人对唐诗的接受方法
《中国诗歌研究》2016年第1期69-105,共37页查屏球 
顾璘《唐音评点》在明代流传甚广,顾氏接受认同李东阳及前七子诗学思想,其评点时接受了他们的复古化的文学观念,其音声格调论是对李东阳、前七子诗学批评的一种实践,也是对读书音与北方化官话分离这一现实的回应;其强调《选》调与唐诗...
关键词:唐音评点 音声格调论 《选》体理念 四唐诗史 
回忆茶
《诗歌月刊》2016年第5期92-93,共2页胡竹峰 
回忆绿茶 以格调论,绿茶在红茶之上。 绿茶坦荡,红茶黑茶乌龙茶泡开后统统有些阴恻恻。普洱茶饼像福建土楼,泡开后顿入侯门,已非寻常人家。
关键词:绿茶 回忆 福建土楼 格调论 乌龙茶 普洱茶 红茶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